|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086|回复: 7

[原创]第一次参加老北京拍记队拍摄纪实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6-4-6 14: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6年3月份,自己想再次拍摄11年前即1995年就已拍摄菜市口观音院过街楼的照片,但过街楼随着菜市口大街修建已于1998年被彻底拆除后,自己心痛不已,回去就写下了“逝去的过街楼”的文章来表达自己的凭吊之情,并萌发了记录老北京,保护老城区,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文化保护的念头。

经通过朋友推荐,我知道了老北京网,知道它是以全面、真实、客观记录北京民俗,传播北京文化,保护北京遗迹为己任。我也通过想参加这个网站的老北京拍记队活动,用自己手中的相机来记录正在消失和将要消失的北京老城区。想通过我的照片告诉世人和我的子孙: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的本来面目及现在我们这一代人对祖先遗产的态度,呼吁全社会共同保护全人类的遗产,为保护北京老城区尽自己一点微薄之力,同时结识更多的志同道合的朋友。

42日下午一时,我按网站通知如约来到了东城区宽街的东南角,这时大家也从不同的地方赶到这里集合组成拍记队(由网站的网友组成拍摄队的简称)。这次参加拍摄的一共有20多人,由“掌柜的”和“虫子”带队,队员里最大的有50多,最小的就20出头,30岁以下的占多数,唯一的女性是网名叫“小三”年轻女孩。最引人注目的是还有一金发碧眼的德国人尼克也加入了拍记队,他是通过网站知道了这次活动的。CCTV新闻频道的记者也加入其中报道这次拍摄活动。另外,还有几个广播学院的女学生用DV拍摄了这次活动的全过程。

这次拍摄的行程:山老胡同→南剪子巷→魏家胡同→什锦花园胡同→南吉祥胡同→道湾胡同→育群胡同→大佛寺东街→钱粮胡同→轿子胡同→连丰胡同→盐家大院。

这些摄影人,大部分用数码相机拍摄,也有用传统相机拍胶片,只有我和掌柜的用三脚架拍摄。有的人很仔细的用小本子记录的地点,文物等有价值的东西。有个叫“城根”的50多岁老先生拍摄的不多,他热心为拍记队做顾问和向导。

在魏家胡同38号发现一门口前的门墩是三个戟,据说在该院应该住过在科举考试中前三甲之人。在1820号之间发现了一个王府建筑的后门,它的前门在什锦花园胡同。

在南吉祥胡同拍摄过程中,CCTV新闻频道的记者还对掌柜的等几个会员进行了采访,其中也采访了我。据他讲他这次拍摄的新闻专题将于近期播出。

此后,CCTV的记者一行和广播学院的学生先行回去了。

在南吉祥胡同11号,发现了一个木结构的二层小楼。大家很兴奋,拍了不少。在17号甲有曾是吴裕泰茶庄老板的旧式二层楼,现为东城区保安公司所占用。

在南吉祥胡同里看到有几个孩子在玩我们小时候也曾经玩过的拽包,引起了我对童年的回忆。“小三”童心未泯,经不住其诱惑也加入了孩子的游戏中,纵情玩了起来,与这些孩子融入在胡同里。

道湾胡同原名是八道湾胡同,我小的时候曾到那里玩过,当时我的一个小学同学家也在那里,后来因与市内其他胡同重名,后改为道湾胡同。

育群胡同原名马大人胡同,原马大人府的位置是现在的北京市165中学也是自己就读的中学,在民国时期它是崇慈女子中学,文革期间更名165中学。我小的时候曾到这里来过一次,这里曾有假山流水,亭台楼阁,所有房屋都有走廊相连,即可观景又可避雨。而王府在文革期间彻底拆掉了,只有现代的教学楼。

在育群胡同西口正对着的大佛寺东街21号院门口北侧的西墙上,发现了一个旧时驱邪避灾的“泰山石敢当”石碑,据说这样的石碑目前北京仅有3个。

在钱粮胡同44号,我们看到了据说是北京内城区目前已知最大的门墩。胡同里的北京市第一商业局,原是隆福寺的遗址。我小的时候,曾穿过隆福寺到其南面的隆福市场。

轿子胡同向南进去不长就向东、西分成两个方向,轿子胡同向东再向南拐了,而向西再向南则是连丰胡同,两个胡同的南出口都在隆福寺街上。

盐家大院的北口斜对着轿子胡同南口,该胡同不长,胡同从北口进来在中间向东拐了一下再向南就到了东四西大街。

拍摄完盐家大院已是日落时分,此次拍摄活动结束了,大家来到加州牛肉面馆歇息。

大家在相互闲聊中知道德国人尼克在中国呆过近十年,他是学中国文学的,他非常热爱中国的文化。他不只一次地发问,北京的老城区很美,很有价值,政府为何要对北京老城区进行拆迁,表示很不理解。大家也对这个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有几个人虽没有参加白天的拍摄活动,但特地赶来与我们聚在一起。其中有一位叫“哪吒” 女网友,她是网站一个版块的版主,还有一位63岁的老先生。

大家相互寒暄,由于有像我们这样的新人加入拍记队,所以相互做了自我介绍。这些人当中,有中国著名的摄影师,有年轻的北京民俗专家“斑马”,有个年轻人叫“正方形”专门拍摄大画幅,也有拍过电影的摄影人。在其中,还有3个是外地人,他们已经融入了北京,非常热爱北京,热衷于古城的保护。还有一个在天津上大学的网名“张小柔”的北京男孩每周都特意从天津赶回来参加拍摄活动。 “老猪871”、“逝去的光阴”和我3人是第一次参加网站每周日搞的拍摄活动的。

在交谈中,大家对网站成立以来的活动做了一些的回顾,“老老的北京”特别提到了今天没来参加活动的3位女士,其中一为是法国人。她们3人为保护古城做出的努力,让我们所有在座的男人都汗颜的。“掌柜的”简单讲了下一阶段的打算,他还向会员发了与一家美国照片代理公司销售照片的合同书。

 “逝去的光阴”他对我1995年拍摄的菜市口观音院过街楼非常感兴趣,他家原来就住在过街楼附近,他小的时候与他妈妈经过过街楼,曾非常渴望登上过街楼去看看一周围的景观。也想用相机把他拍摄下来。但1998年过街楼拆除后,他的愿望未能实现,他非常的难过,这段心结至今都没有解开,他曾在潘家园旧货市场花了100块钱买了一幅雪中过街楼的旧照片。他后悔自己没有及时把过街楼拍摄下来,他为自己取“逝去的光阴”,以追悔自己没有拍摄的行为。为了不让这样的遗憾再次发生,他于1999年买了相机,开始拍摄北京老城区。他诚恳而渴望地提出要买一幅我拍摄的18英寸过街楼的照片,我答应只收他一个放大照片的成本钱,他非常高兴。看到他心愿得到满足的神情,我感到一阵欣慰,我能理解他这段难舍的情感。

“哪吒”不时地用外语与尼克先生交谈。后来尼克先生和一个家住昌平的网名“就那么回事”因有事和路程远先走了。

几个年龄大的会员,讲了以前老北京的一些情况,还为自己由于无知毁坏了文物而自责,63岁的老先生在讲述中,眼圈都红了。

通过这次活动,自己感触良多,大家为了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没有任何功利色彩。虽然拍摄很辛苦,费时、费力、费财,但是,大家不怕吃苦,不畏压力,不求报酬,只是为了更多、更全面、更客观地记录老祖宗为我们留下的遗产,并想通过拍摄活动和自己手中的照片,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无声而有形地呼吁社会善待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财产,呼吁有关部门措施保护文化遗产。同时,自己也为有如此众多保护老北京而不求经济回报的人而感到感动,为自己能为保护老北京尽力而满足,为自己能结识如此众多的朴实朋友而庆幸,为自己能找到如此众多的志同道合的朋友而感到欣慰。

九点多了,大家在意犹未尽中结束了,大家相约下周日再见。

清风不识字     

200645日于北京海淀

) ~7 A2 ]& E; R6 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2 21:31:24编辑过]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6-4-6 19: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非常好佟老师,不过希望您下次捎带手把飞哥提上.
发表于 2006-4-6 19: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佟老师写的真好!
发表于 2006-4-6 22: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不错啊。~~
发表于 2006-4-7 07: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愿看这种原创的贴子,一是有了记录,二是有见识,我们的游记近来写的少了,但是又有前辈来了,我向您表示谢意。
发表于 2006-4-7 11: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佟老师写的真好!~我以后也要写拍摄日志!
发表于 2006-4-8 22: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真好.作为拍记队的自身记录资料,日积月累会很珍贵.
发表于 2006-4-26 11: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楼主下次把我带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6 04:13 , Processed in 1.130239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