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又有问二尊神像的出处,同时因为论坛有网友十分关注云居寺的老照片,无奈的是云居寺的老照片现在看来十分有限.借黑龙提问的二尊神像简单的介绍下云居寺与原云居寺弥陀殿二十四诸天神像. % H$ G: k6 Y* c% I. Q
! v1 m- e' O% Z
云居寺的二十四诸天神像
/ ]# b. K" F; S# F1 Y, `( k$ U* r1 i
l8 T6 Y. H D+ ` 【云居寺与云居寺老照片】 + z$ F, u6 y) S' }0 H8 A6 L D+ f6 L
3 X$ w: i, E! d0 R3 A 云居寺坐落于北京西郊房山境内,寺院始于隋代僧人静琬所建,全称"西域云居禅林",简称"西域寺"或"云居寺". 云居寺依山而建,寺分三路,中路有五大院落和六座殿宇,各正殿旁又有配殿,南北两路建有僧房客舍.寺院南北有两塔对峙,寺北为北塔(或称罗汉塔),为辽代砖砌舍利塔.塔高三十米,塔下四角各有唐代方形小石塔一座.寺南为南塔,为压经塔.寺院在抗日战争时期,遭受日本侵略军的炮击,现仅存北塔及北塔下的四座小塔等物.云居寺东北石经山,凿有九个山洞收藏石经,共收藏有石经板4195块.最大的藏经洞为雷音洞.据文献记载,僧人静琬与慧思大师鉴于南北朝的灭佛运动,开始刻经于石,秘藏于室的艰巨工程.这个工程一直延续到明末结束,共刻有佛经一千多部.除石经山外,1956年在云居寺南塔发掘出辽金两代埋藏的石经板10082块.这些石经对于研究自唐至明以来历代的佛学、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提供了珍贵资料,是云居寺所特有的绝世珍品.
. ?7 y8 ^# O) a; Y 云居寺近代遭毁.现存云居寺早期照片数量有限.现个人已知的有山本赞七郎拍摄,现收藏于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邓之诚旧藏云居寺相片集(42张),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海达莫里逊拍摄,现收藏于美国哈佛大学等.目前所能见到有较多拍摄的暂只有这三位,其他零散的或有收录于某相册或书籍中,暂未多见.黑龙前几日询问的那组神像,根据此张照片的相关信息,可知这确为云居寺内原存佛像,与邓之诚旧藏的二张弥陀殿二十四诸天神像照片相符.
& d& ]. q+ G8 {- j, L' |
8 a) @3 @% C1 q9 }" }5 |# ?
云居寺的二十四诸天神像
1 k# W6 V5 O7 z- A
云居寺的二十四诸天神像
- F/ Y8 S" K3 _1 k9 N* O T5 a- I+ Y
1 ~8 R# B' ]7 M2 y- G3 ~
云居寺弥陀殿的二十四诸天神,史料记载有限.在邓之诚旧藏的照片中有这样的原文信息:"云居寺殿凡五层乾隆初多罗郡王允禧施助修建今祀为护法在弥陀殿南诸佛塑像极庄严皆乾嘉时良工手笔也".邓之诚旧藏的二十四诸天神只有两张,为弥陀殿南侧的十二尊天神像.可惜的是另十二尊神像未有.而黑龙的那张两尊神像应为这未见的十二尊神像中的两尊.海达莫里逊拍摄的云居寺照片我尚未统一查找,仅沿黑龙贴出这张前后搜寻得六张照片,具体莫里逊拍摄了几张尚需进一步查明.而根据照片所反映的相关信息来看,邓之诚旧藏照片的拍摄时间应为二十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莫里逊拍摄的照片略晚于邓之诚.二者拍摄的照片均早于抗日战争期间,是研究原云居寺建筑布局、殿宇陈设等极为重要的史料. ( }) Y& }# I. a% o
7 ~# x2 D R& h: K) D0 I9 b( u 【云居寺弥陀殿的二十四诸天神像】 9 f9 h) H( f5 x: u
: v- @( V. v& a1 [. f0 I7 ~0 I8 _
"诸天"是佛教护法天神"诸位尊天"的简称.佛经中把印度所称的神统称为"天".每位天神各掌管一方,天神的级别相当于人间的帝王.他们的出现早于释迦牟尼创始的佛教,所以他们既不为佛,也不为罗汉.佛教创始后,他们被收入至佛教中,作为佛教的保护神.北凉昙无谶译《金光明经-鬼神品》记载,最初传至中国的诸天是二十位,统称"二十诸天".后来,佛道并存的状况下,将道教中供奉的神补入二十诸天,形成"二十四诸天".
9 X6 Q; N6 J( x* x- F: [4 c "二十四诸天"中,属佛教的"二十诸天"依次为大梵天王、帝释遵天、北方多闻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密迹金刚、大自在天(摩醯首罗)、散脂大将、大辩才天、大功德天、韦驮天神、坚牢地神、菩提树神、鬼子母神、摩利支天、日宫天子、月宫天子、娑竭龙王(娑竭罗龙王、水天)、阎摩罗王.被引进的四诸天神为紧那罗王、紫微大帝(紫薇北极大帝)、东岳大帝、雷神.其中"紧那罗王"为天龙八部之一,后三位属道教天神.
4 [) I- f- f5 e; f 二十四诸天神像一般供奉于大雄宝殿的东西两侧,皆为站姿,向前倾约十五度,以示对中央主佛的尊敬.传至中国后的诸天神的服饰像貌均被中式化,历代寺院陈列的诸天神像未有定准.
) p* ~- f# j% Q, p
4 q$ `! |" E2 P! L; d# ~
云居寺的二十四诸天神像
* u' u' [* J/ O2 M7 c0 u' T- b k
云居寺的二十四诸天神像
* H- Q% e6 q3 m! l: ^8 K ; Y* c8 }4 `4 u7 V3 h
云居寺的二十四诸天神像
; h. t0 U+ \* W% M& y) O6 G
云居寺的二十四诸天神像
* g$ A6 z3 M6 V5 T6 E! C$ ]" V0 c
云居寺的二十四诸天神像
T& H3 X2 O( d4 X
' w) a0 K# [; w4 v- o$ C% Z, z1 O% l* D 根据佛像的相关记述,黑龙疑问中的佛像似密迹金刚,俗称哼哈二将.但一些史料中有相关记载,在寺院,许多工匠常把散脂大将和密迹金刚作为一组,塑造成哼哈二将式样貌.密迹金刚白面善相,散脂大将金面(或红面)怒相.一般人会误将此看成哼哈二将.
2 Z" ?5 h( v. J) p 对黑龙的几点疑问,我另生疑问的是,这为何不是立像?神像略有下蹲,但与坐像尚有差别.至于神像的样貌与法器等,历代各地寺庙所存的二十四诸天神像也均不相同,因而判断的标准不会过于精细.这里我转载一篇文档,叙述稍显简洁,我觉得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已经足够. 4 \: u2 E# _; V* v6 h0 i* j! o) a
不过我另存有遗憾与疑问的是,这"二十四诸天"的列位顺序是有一定要求的,但历代寺院中对其中的几位顺序均有不同.受照片限制,这里未能对云居寺的二十四诸天神像的列位顺序有所明确. ! S9 B. ^' W& L0 L( p( `0 S
0 b; Q C2 L# \1 q# V7 ]0 P0 U
附两篇文档下载:
! h' q) T- [ a5 o) r' _* s + H' o8 P, O# X+ v$ X# c$ Y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北京房山云居寺与石经山(右键 目标另存于) . R0 g3 C5 v2 H0 k
2 D; Y+ `* l" A! x% c0 K
二十四诸天神像(打开页面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