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了一个朋友的故事,谁能理解那时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 ]% E4 l+ v# F& K+ S
' f+ e# S$ a" g) g1 ?. I, m7 ]/ f
辛 老 师
4 e8 J; J3 e" Q; ]* q( k' r4 w& H 因为父母都在海外,他就不能如愿进入自己梦想的高等学校求学,那时的政治要求就是这样。高中毕业后,就分配到花园小学当了一名数学老师。虽满腔不满和郁闷,可凭借着聪明的头脑和天生开朗的性格,很快,他就成了骨干教师,当然也是有名的孩子王了。 $ V! I; I3 O$ d; c+ w9 S
他就是辛老师。男性,瘦瘦的、高高的,说话爱带手势,他走到哪里,哪里就是轻松欢乐。上课,他允许学生发问,讨论;课下,他的办公桌旁总是围着一群孩子,孩子们脸上是笑容,眼里闪着光,争先恐后的说着自己的见解------;老师们也都爱和他探讨,尤其是年轻老师,在遭到老前辈的冷眼后,都到他这里敞开了说,争的面红耳赤后 ,带着心满意足再接着侃天南地北。
! X% W3 @; s0 [* m6 ]8 M ^) ~ 暑假后,学校里来了几个师范学院的毕业生。校长找辛老师,让他在教学上带一个新老师,是个女生。辛老师二话没说就答应了。新老师年轻、辛老师也不大,备课、听课、讲课、辅导-----,辛老师耐心、细致、严格的观察、毫无保留的指导着新老师的教学。很快,新老师就熟悉了教学的全过程,业务水平也显而易见的上升。教师大会上,校长表扬了新老师,当然也重重的夸奖了辛老师。
) ^, O' Z! l" f3 x" W8 {* K6 g$ ?. j% P 这样就这一年多的时间,辛老师竟慢慢减轻了海外关系给自己心理上带来的压力,有了一丝工作奉献带来的喜悦。新老师对辛老师也是尊敬、好学,还常常给辛老师带来一些想不到的关心。辛老师仍是在教学上对新老师给以应有的指导和讨论互进。 5 z( V' _( \5 G5 X c5 [7 m
虽说那时的学校的生活,尤其是小学,有些与社会隔离,但当那一阵风起的时候,哪个角落能逃脱得了呢。学校里开始学习,从讨论“三家村”开始。辛老师是个数学老师,却偏偏喜爱文史政论,开会没人发言,组长就点名让辛老师给大家“讲故事”。年轻人怎能想到那么多,和平时一样,从上到下、从古到今。辛老师打开了话匣子,大家、还有新老师都听得高兴,新老师还给辛老师倒了一杯水。
" u& [6 y3 H! l: w& X 组长当然最高兴,小组讨论热烈,向上汇报都有内容。 $ e5 Z+ L s3 U: f( h& A2 A% b9 U# i
怎想到,接下来,轰轰烈烈的就开始了。 9 h: _8 l9 k/ X5 d
辛老师自然没有红袖章,但新老师有。一天,新老师来找辛老师,神秘的说,“你的问题,我给你挡开了”。说着,并用期待的目光看着辛老师。辛老师奇怪,说,“我的什么问题?为什么要你挡开?”。新老师噘着嘴走了,辛老师不解。 8 @1 t. \* [& [* b9 x
运动期间,学校里的课铃声依旧按时在响,却没了意义。辛老师因没什么“重任”,太阳升高了,还在睡梦里。门被敲开了,绿军装、红袖章、站了一屋,最前面就是新老师。 ( \+ O; }* V9 w
于是,“反党分子、反社会主义分子、海外特务、狗崽子”,就开始成了辛老师的又一个称呼。 $ f- H$ D7 b' s1 B+ q
天天的写检查、批斗会、交待、劳动------。一头漂亮的黑发没有了,辛老师沉默的没有了话语。
$ h) m, X7 D9 I0 A" c c7 O2 Z 学生们都小,批斗会主要是老师们开。每次辛老师的批斗会,总是新老师揭发批判,从辅导她教学时的崇洋媚外、走白专道路;到借用历史反党反社会主义;隐瞒家庭情况,为海外传送情报-----。说的有根有据,立场坚定,态度鲜明。辛老师听得目瞪口呆,来不及想自己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什么话语;他只记得有一次父母的来信是新老师给他带到了办公室,他还十分感谢------。新老师撕声裂气的喊口号时,辛老师低着头,偷偷的斜眼瞅瞅她,不解的轻轻摇摇头,被红袖章一巴掌拍下去,“只许老老实实,不许乱说乱动”。 5 c: r# ] L8 D& f- C7 \6 n+ m. F
因为只是一个“小爬虫”,也没什么油水,慢慢地,辛老师落得每日扫厕所、陪斗,也是“忙”的不亦乐乎。辛老师心里虽气愤屈辱,但也明白,原因自然是从小把自己留在了国内、在国外留学的父母的海外关系。可是他不明白这个新老师,这个自己真正无私的帮助过的新老师,为什么会是这样。当他带着高帽子、随着牛鬼蛇神的队伍,去食堂领取窝头的时候,他看到远远站着的新老师,他会用他那双大大的眼睛狠狠的瞪着她,眼里充满了疑问和鄙视。
: @ K; H: J- s7 M( e& A' K! a ------。
6 W+ \) {) L* T 就这样,运动在深入地进行,目标也在不断的转移。有一日,辛老师一列就下放到了香山附近的煤矿,下井挖煤、背煤。虽是完全的体力劳动,却免除了每日挨斗的紧张。劳动之余,相互间竟也有了玩笑的机会。有一日,辛老师和同组的程老师说起原来的生活时,想起了自己的不解,问到了程老师。谁想,程老师却笑的眼睛都眯成了缝:“她爱你呀,你不知道!?”,“ 她和组里的女老师说过,她早就爱上了你”。 + A* U3 c- u* d
------。 + x0 b( Y! I! s. H- r5 j$ \
辛老师只觉得手脚开始冰凉,凉到了肢体,渐渐凉到了心里,心紧紧的收缩。 ; O, Q: T/ K4 b7 P1 U
她爱我!?他想不明白。想不明白新老师、想不明白人的情感、想不明白情感与政治的关系、想不明白什么样的爱,能爱到成为一种“阶级仇恨”的宣泄;更想不明白这是一场怎样的运动、怎么就把人变成了一群疯狂的动物,疯狂到了连爱的本能都成了一种扭曲!
: N2 M' q7 Q5 _( Y2 o 后来,辛老师去了国外,成了博士。
2 I/ u& ^1 N* g 但到了儿,他也没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