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906|回复: 19

宋昭陵[含5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11-6 13: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巩义的宋皇陵除昭陵和宋厚陵在市区,别的都坐落在四郊,号称七帝八陵。不过除了宋昭陵已经修复作为市民公园,别的几个皇陵都荒凉和寂寞的散落在旷野中,凄凉述说他那不凯回首的历史和遭遇。宋陵给人最大的视觉冲击就是那些石像,虽几经坎坷屡造浩劫依然完好,不能不说奇迹。

. |$ w3 o7 T8 m8 w

   巩义的宋昭陵,北宋第四代皇帝宋仁宗赵祯的寝陵,即使传说中哪个《狸猫换太子》中的太子。相对别的宋陵因为在市区,这是唯一恢复地面建筑的宋昭陵,现为宋陵公园,免门票,但是里面不对外开放。

3 B9 s' \5 Z7 `& }

  

宋昭陵

宋昭陵

宋昭陵

宋昭陵

宋昭陵

宋昭陵

宋昭陵

宋昭陵

宋昭陵

宋昭陵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11-6 19: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宋陵的石刻相当精美。陵区要不是因为盗贼挖的乱七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八糟会保存下来很多东西。
发表于 2009-11-6 20: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个问题:一是陵号为永昭陵,也可以说是宋永昭陵,不能说是宋昭陵。还有就是永定陵也对外开放,门票20元。

发表于 2009-11-6 18: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装,如假包换。

发表于 2009-11-6 19: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陵台怎么没照?还有下宫吗?
发表于 2009-11-6 13: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陵的石刻都是原装的马?都完整马?

 楼主| 发表于 2009-11-6 13: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发几张晚上的,我觉得灯光下的昭陵别有一种韵味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0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宋陵的陵名都带一个“永”字
发表于 2009-11-7 08: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reve在2009-11-6 20:42:00的发言:
; p9 {! e9 r1 m7 f! k# d

两个问题:一是陵号为永昭陵,也可以说是宋永昭陵,不能说是宋昭陵。还有就是永定陵也对外开放,门票20元。

2 _& v9 m8 {: ]. K

  涨价了?我去时才十元。

发表于 2009-11-7 08: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是刚涨的,门票都没来得及印,还是十元,我就一个人拿两张门票。那么荒凉的地方,还收我5元停车费。
发表于 2009-11-7 00: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皇后地宫开吗?
发表于 2009-11-7 1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二年如一梦,春风和泪过昭陵"

% \8 \: h9 \3 x7 a2 A* v4 R) A3 s$ }

 

, J/ A) w' W1 Z

仁宗在位四十二年内,国家安定,百姓乐业...他死后,人们还时常怀恋那个时期..

发表于 2009-11-7 18: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见识了。
发表于 2009-11-7 17: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8 G0 p4 F+ {4 n% U

亿元巨资“砸死”昭陵fficeffice" />

) K+ Z+ L* G6 D2 a4 h, ?

投资一亿元复建起来的永昭陵,看上去是比其他各陵多了个建筑的外壳,但也因此丢失了历史在其身上积存的厚重。

6 `7 {2 }0 g( N3 q0 a2 O8 A3 F

眼下的永昭陵与未被今人开发利用的“田野宋陵”相较,犹如一个毫无历史沧桑可言的孩子。面对今人的“造孽”,站在永昭陵前杜甫大道上的诗圣“气得直拍手”——“你在哪儿见过忧国忧民的诗圣杜甫如此浪漫,两手张开好像泰坦尼克号上的情圣一般?只有杜甫老家的人才敢这样颠覆诗圣吧?据说,这杜甫雕像的含义是:‘开放的巩义欢迎你!’领导想让杜甫当咱‘开放的巩义’的代言人,所以雕塑者就让诗圣摆了个泰坦尼克号上的情圣的姿势,两手一伸,说:‘欢迎你到巩义来!’但群众不理解,把这杜甫雕像误读为‘气得杜甫直拍手’,说诗圣拍手时还愤愤地说:‘嘭了(巩义方言,完了、坏事了之意)!’什么嘭了?诗圣眼下的永昭陵被搞‘嘭了’!”巩义的朋友向记者讲述了在当地流布很广的这则催人泪下的笑话。

6 h4 h2 r( `8 C2 i

 

0 q) U5 O* d% f' s; Z! M

一亿元砸向永昭陵后,连个死亡的尖叫声都没有听到,永昭陵的旅游开发就很难堪地、静悄悄地宣告结束了。如今,永昭陵被改头换面为宋陵公园,免费对市民乃至全世界人民开放,小吃摊、游乐场等杂布其间。“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搞成免费开放的公园,破坏性太大,是不允许的。”这是专家的说法。

/ f9 F6 f: B% L6 C5 q9 o

 

0 O# ^" }8 ?& C8 l" X

|不锈钢门竟来把守宋陵|

7 V. X$ Z3 O% O2 w2 [, X" X

如今,包拯、范仲淹、欧阳修、柳永等站在了仁宗一朝的中央,仁宗皇帝在他们的照耀下,倒显得有些寒碜了。

: g5 c5 {2 [ `2 L: u

在仁宗皇帝渐行渐远的时候,修复一下他的陵墓,唤起当下人们对这位“仁主”的些许记忆并靠他老人家赚些钞票,这种想法也许是善意的。“国家文物部门是反对修复的,巩义方面一再坚持,人家就说:修吧,权当一次试验,破坏一个,还剩好几个好的哩!”巩义宋陵专家孙宪周说:“但国家文物局批复的是当时已经进行过旅游开发、位于城外的永定陵,巩义方面修的却是城区内的、还没有进行任何开发的永昭陵。”

! ^# ?( P4 H3 k9 `3 ]$ t# y

新修复的永昭陵的两个鹊台(即双阙)紧邻杜甫大道,两个鹊台之间是宽达ffice:smarttags" />42的神道,横亘在鹊台之下、神道之上的,是发着明晃晃刺眼之光的、50多米长的不锈钢电动伸缩门。恕我孤陋寡闻,如此长的不锈钢门是我见所未见的。这道门可否称得上“中原第一不锈钢伸缩门”,我没有考证,也就不敢下结论,但这样的门如此霸道地充当按照宋之营建法则修建的永昭陵的急先锋,是令人惊讶的。更让记者震惊的,是建于鹊台正北、昭陵下宫之上的一幢20多层高的玻璃大楼——贝克大酒店。贝克大酒店不仅破坏了昭陵的完整性与它的“风水”,还穿过1000多米长的整个昭陵区,与昭陵鹊台下的不锈钢电动伸缩门遥相呼应,似乎在说,这不锈钢门,就是为我这大酒店而建的。站在鹊台下北望昭陵,首先看到的,也确实是高大的贝克大酒店,只有低下头来,才会看到昭陵的建筑。

2 R# B* A% v6 b$ P0 D8 F, {1 y' |- G' g

 

+ Q9 e! ^+ E1 v4 ^+ Z& v. k

宋陵各陵的地势和整个宋陵陵区的地势是一致的,都遵循“东南地穹、西北地垂”的风水法则。因为当时的人们认为,这种地势利于赵姓。因此,位于鹊台之北500左右、高16的陵台,其顶部和鹊台底部在同一水平线上。北宋帝陵一反历代帝陵或居高临下、或居山面河的传统,诸陵地面皆为南高北低,由鹊台到陵台逐渐斜降,从而把作为中心建筑、居于最崇高地位的陵台置于低处,这是宋陵的一大特点。瞻仰宋陵,你没有皇帝高高在上的感觉,因为皇帝是在你的脚下躺着的。

) ^/ I; M. l( L

 

7 r3 e6 U. m3 {1 r

“游览永昭陵,最好走一趟把永昭陵和永厚陵无情隔开的新华路,这条路自南而北一路坡降,还保留着宋陵原有的地势特征。”巩义市文物保管所副研究员傅永魁说,“而在‘田野宋陵’,只能看到狮子等造像被埋在地下,这种地势特征几乎被平整掉了。”

发表于 2009-11-7 17: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7 C$ O( N/ G* c8 b% K

|凄风苦雨击打昭陵墓|fficeffice" />

* t4 T% y1 ?- o! A3 f1 w

北宋八陵的建制与布局基本一致,由南向北依次为鹊台、乳台、华表、石像生(石刻仪仗队)、阙亭(昭陵的两个阙亭都是缺角的房子,据说仁宗认为自己执政期间还有不完满的地方,故把阙亭建成这个样子以向人民表达歉意)、皇帝陵台、皇后陵墓(以上属于上宫建筑)和下宫。每陵皆有兆域,兆域也称陵域,四周植荆棘等。兆域内除皇陵之外,还有附葬的皇后陵以及宗室子孙和当朝重臣的陪葬墓。皇帝的陵台位居整个陵区的中心,夯土筑成,是个三阶梯的覆斗,底边呈四方形,长、宽约ffice:smarttags" />60,台高约16。陵台之上柏树成林,纵横如织,陵台之下则为皇堂,即安放皇帝棺椁的地宫,用条石或砖镶砌而成。

& z7 C8 }0 m, W& G+ n+ M9 X. W

围绕陵台四周的是陵墓宫城的神墙,神墙呈正方形,边长约230,墙的四面正中各设一神门,四隅有角阙。在东、北、西3门之外,各置石雕蹲狮1对;南门的石狮则是站立的,称作跑堂狮,属“移动部队”。整个陵区庄严肃穆,诉说着皇权的威严与帝陵的神圣不可侵犯。

, L& L, d! f2 J4 \

陵墓宫城南门为正门,门道内置石雕宫人1对,陵台前置石雕内侍1对,门外置上马石、下马石各1对,加上陵墓神道两旁对称而立的华表、石像生、石狮等,共有石雕60件,这是帝王才能享有的“待遇”。

4 x2 ^/ J' K! ~

一般来说,后陵设石雕36件,亲王公主的墓设18件,大臣墓设68件。石雕数量的多少,反映的是等级的不同。

; @& R: J: u- V, ]* y! O

“帝陵石雕群中,排在最前的是望柱,又叫华表。宋陵望柱呈八角形,象征四面八方,其顶部是莲蕊,底部为莲座,中部刻有龙纹,它是皇家建筑的特殊标志。接下来是象与驯象人,象在宋代是皇家仪仗队的先导,驯象人一般来自越南,另外象也暗含万象更新的意义。象之后是瑞禽瑞兽,其中宋陵的瑞禽是宋陵石雕中的杰作,也是空前绝后的珍品,为其他帝陵所没有。再后,是仗马和控马官,这也是仪仗队中不可或缺的。马的后面是象征高贵与尊严的虎、象征乖巧与吉祥的羊(其中羊也是祭祀品之一)。羊的后面是客使,共36个,是参加皇帝葬礼的邻国及少数民族的代表,他们手捧的宝物各不相同,从其长相和宝物的差别基本可以确定其来自哪个国家和地区。客使的后面,也就是靠近皇帝陵墓的方向,是武将文官。文官靠近陵墓,武将紧随其后,这反映的是宋代的官制。在朝拜序列上,也是如此。再向后,也就是陵墓宫城门外站立的,是头戴盔甲、手持斧钺、双眉紧锁、不胜其哀的镇陵将军。”巩义市宋陵研究专家孙宪周说,“镇陵将军的后面,就是看守陵墓宫城的狮子了。”

% {. m! ] ~0 e# `5 R8 e

后陵一般在帝陵的西北,建制和帝陵相同,规模是帝陵的一半。后陵的西北是下宫,这儿是为皇帝的灵魂供奉衣食的地方,也是管理陵园的官吏或宦官、宫女日常生活的地方,设有厨房、贮藏等场所。在这里,陵区管理人员每日都要献食于下宫的皇帝遗像。官员朝陵时,在上宫行祭之后,还必须到下宫去拜谒先帝圣容。

发表于 2009-11-7 17: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fficeffice" />

& c, j& ]" ?% e9 V4 g( M8 s& o* i

跨入昭陵的南门,一个红红的庞大的木质覆斗抢入眼内。“这是陵台,我不说,你是猜不到这是个什么东西的!”孙宪周说,“修复后的昭陵,观赏还可以,古色古香的,但不介绍,你倒不知道这就是宋陵了。”为了保护陵台不受风雨侵蚀,在1998年开始的修复昭陵地面建筑行动中,有省内一流的古建专家提议给陵台罩上个木质“头罩”。但木质“头罩”罩上后,大家发现“丑死了”。很多人私下动议拆除这个木质“头罩”,但一直没有拆。

# m' n$ m7 W: O" h* ~( i5 m

如今,以保护陵台的名誉建起来的这个“头罩”,成为严重破坏陵台的“杀手”——外面下小雨,陵台上就会下大雨;外面下雪,一晴天,陵台上还会下大雨。雨水积少成多后,沿着木板的缝隙流向陵台,“水滴土穿”,如今一尺多厚的陵台已被击打成沟壑纵横的“桂林山水”般的“土林”。而沟壑中的积水难以下流,渗入陵台进而侵害陵台下的皇堂,如此,陵台不但尽失保护皇堂的基本功用,反而成为破坏皇堂的“凶手”。

. a) @$ p4 q# g* k: {8 B

这个怪物,这个“杀手”,这个耗资百万扣在皇堂之上的不是东西的东西,因披着一袭冠冕堂皇的保护昭陵的外衣,至今没人敢动,没人敢拆。

发表于 2009-11-7 17: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 {4 I9 {+ u% `

春风吹泪过昭陵fficeffice" />

# @7 X- d& H8 h- D# {; L5 x. E

所谓“仁政”,一直是中国传统政治的最高理想,但北宋仁宗皇帝赵祯之前,中国没有一个帝王敢以“仁”自称或被冠之以“仁”。

1 o& S" a9 ?/ D! i

赵祯晏驾后,庙号“仁宗”,之后的元、明、清,都有步宋仁宗后尘的皇帝,他们都成了“仁宗”,但没有一个能追赶上宋仁宗所实施的“仁政”。

$ `9 y4 j5 C2 X: I% s

|惧怕大臣的皇帝|

- Z' W- Q& x5 z- n( y0 D

记者在永昭陵遇到一个当地女郎,问她:“这是什么?”答:“宋陵呀!”问:“谁的陵墓?”答:“赵匡胤的!”

7 [1 f% i1 ]9 g" O% z5 d

其实,永昭陵是宋仁宗赵祯的陵墓。宋仁宗可能是北宋9位皇帝中知名度较低的皇帝之一,但他驾崩时,人民发自内心的悲痛却是其他皇帝难以相比的。

3 S' x& A8 f; X K& |

宋仁宗是宋代帝王中的ffice:smarttags"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明">明ersonName>君圣主,在位时间最长,达42年,其间国家太平,边境安定,经济繁荣,科学文化发达,人民生活安定。仁宗当政期间,政府正式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官交子”(相对于“私交子”而言)。当仁宗死亡的消息传出后,“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当他的死讯传到洛阳时,市民们也自动停市哀悼,焚烧纸钱的烟雾飘满了洛阳城的上空,以致“天日无光”。他的死甚至影响到了偏远的山区,当时有一位官员前往四川出差,路经剑阁,看见山沟里的妇女们也头戴纸糊的孝帽哀悼皇帝的驾崩。

- Q6 L7 a( o3 B' F. B; i2 Q$ D8 r8 Z

当讣告送达辽国时,大辽的皇帝也十分难过,将仁宗送给他的御衣“葬为衣冠冢”,岁岁祭奠。时人路过永昭陵,在陵寝的墙壁上题诗写道:

I- {% G" A9 C6 |0 z) k' ~

农桑不扰岁常登,边将无功更不能。四十二年如梦觉,春风吹泪过昭陵。

4 |1 A$ j1 @+ Z* H% `

仁宗性情宽厚,不事奢华,还颇能约束自己,因此他受到古代历史学家、政治家的称赞。史载,有一天,他处理事务直到深夜,又累又饿,很想吃碗羊肉热汤,但他忍着饥饿没有说出来。第二天皇后知道此事,就劝他:“陛下日夜操劳,千万要保重身体,想吃羊肉汤,随时吩咐御厨就好了,怎能忍饥使陛下龙体受亏呢?”仁宗对皇后说:“宫中一时随便索取,会让外面看成惯例。我昨夜如果吃了羊肉汤,厨下以后就会夜夜宰杀,一年下来,就要数百只。若形成定例,日后宰杀之数更不堪算计。为我一碗饮食,创此恶例,且又伤生害物,于心实在不忍。因此我甘愿忍一时之饥。”

9 |4 p! Q' i2 R8 `5 T" G& G) Q

仁宗的善于纳谏还成全了千古流芳的包青天。包青天实在是政治清明的产物而非其他。想想吧,如果皇帝不清明,哪会有包青天产生的政治环境?在担任监察御史和谏官期间,包拯屡屡犯颜直谏,唾沫星子都飞溅到仁宗的脸上,但仁宗一面用衣袖擦脸,一面还是接受了他的建议。有一次,包拯在朝堂上要拿掉三司使(国家计委主任兼财政部长)张尧佐的职务,理由是他平庸了些。张尧佐是仁宗的宠妃张氏的伯父。包拯把奏章递上去了,仁宗也有点为难。最后他想了个变通的办法,就是让张尧佐去当节度使。没想到包拯还是不愿意,且谏诤更加激烈。

5 j- N! K6 r, D

仁宗有些生气地说:“岂欲论张尧佐乎?节度使是粗官,何用争?”包拯的回答更加不客气:“节度使,太祖、太宗皆曾为之,恐非粗官!”

9 |1 R1 T/ m5 J! D6 h

不管是遭到反唇相讥,还是被喷上一脸唾沫星子,仁宗都很清醒、很民主。他不认为这样会龙威尽失,能接受的,他就接受,一时不能接受的,他就不理不睬。但他对提意见者绝不打击报复,有时甚至会安抚有加。

8 l# U8 R1 `% Y( t( |" H2 e6 V

张尧佐最终没能当成节度使。仁宗回到后宫后,对张贵妃说了一句现在看来还很具政治远见的话:“汝只知要宣徽使、宣徽使(史载,仁宗情急之下把节度使说成了宣徽使),汝岂知包拯为御史乎?”

$ p7 L$ ]) m5 t" V- k9 r! V

一个惧怕大臣的皇帝,一般来说是会赢得人民的热爱的,这个王朝的天也会比较清亮。          

8 {" s. Z" ?* o* t1 R

 

发表于 2009-11-7 17: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7 M a7 g5 Z' R$ M6 p, W' X

| 会做皇帝的皇帝|

# Y0 c, P0 p4 H- o; k) ^! }

fficeffice" /> 

- R0 F% w, ~- R j c

仁宗一朝不仅出现了包拯,还出现了“求之千百年间,盖示一二见”、在《岳阳楼记》中唱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以及倡导文章应明道、致用,领导北宋古文运动的欧阳修……而仁宗庆历初年实施的“庆历新政”——由范仲淹主持的那场社会改革,更为王安石变法起到了投石问路的先导作用。

8 @. u3 o) I$ U( J; u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柳永,好不容易才通过了考试。但在仁宗看来,他不适合做官,还是填词的好,就给画掉了。宋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柳永于是反唇相讥,说自己是“奉旨填词”。讥讽仁宗的柳永不但没被杀头,填词也没受影响,且填得更加放肆,这就非同寻常了。也因此,柳永非但不生仁宗的气,还“愿岁岁,天仗里常瞻凤辇”。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说,老百姓希望年年都能看到宋仁宗的仪仗,瞻仰到宋仁宗的风采,天下百姓都拥戴宋仁宗。

. Z2 c3 E+ r: c( m) e

能让柳永这样放浪不羁的人不计前嫌且大唱赞歌,除却仁宗,还有哪个皇帝能做到呢?

+ y2 Y, p( ^. E

有人说,“仁宗虽百事不会,却会做官家(皇帝)”。仁宗日理万机外,业余爱好不多,甚至面对女色,也把持得住,唯偶尔临摹一下“兰亭”。身为皇帝,会做皇帝,这应是一种难得的境界。

% R! R* W* l$ T4 J

但人们总愿意记住那些会打仗的皇帝,而忘却仁宗这样以“仁”治国的“仁主”,尽管没有多少人喜欢当战争的牺牲品。“仁宗的陵墓里有一件很特殊的随葬品,那就是他那纯白色的战马。”巩义市文物保管所副研究员傅永魁对记者说,“仁宗没有忘记战争,他养兵百万,不怒自威,以致‘边将无功更不能’,没什么大仗可打。金兵占领中原后,曾大肆盗掘宋陵,但因为慑于宋仁宗的威名,他们独独没有对昭陵下手,‘唯昭陵如故’。我想,哪一天发掘昭陵地宫时,仁宗的战马遗骸可能还会被发现。”

发表于 2010-11-7 16: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昭陵地宫被盗过吗

发表于 2010-11-7 17: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斗拱好小啊,宋代是这样的吗?另外那个彩画是宋代样式的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6-5 16:54 , Processed in 1.218651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