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 B( p0 Q- J: l
我家有园寝四处,即:密云县董格庄荣纯亲王园寝、丰台区大灰厂荣恪郡王园寝、房山县大南峪绘贝勒园寝、海淀区马连湾钧贝子园寝。
+ N& E$ c+ O9 P: m* ?0 h' Z 大南峪绘贝勒园寝,在房山县大房山之东,太行山余脉婉蜒至此,四面回环,中为平地,成为一天然的山圈。明神宗生母慈圣李太后为宝珠禅师王能贵(即当地所称之豆儿佛)建天台寺于峪中,大南峪始知名于世。
' e7 `: v# ?. q5 _; E: t/ H# G, \ 到了清朝道光年间,天台寺已颓败,四面地界又受到当地豪强的侵夺,寺僧颇想用寺址换取别处地亩,避免纠纷,有益收入,因之求于府中。
3 U! |4 o* ^1 [, e 时奕绘方袭多罗贝勒,派府员求访圣地,爱天台寺山林幽邃,遂命二等侍卫阿禅泰用府中采育地两干亩(多于天台寺地三倍有余)与寺僧相商换得之。又亲自写了“易地券诗”,交天台寺惜存于下院法源寺,以为凭证。 . u' Q/ S* o9 m
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奕绘命二等侍卫阿禅泰、鄂克陀为正别监督兴工建造园寝,前后历时五年方始建成。 - [: {% s4 t+ l' a% |" L
这里必须说明,奕绘虽为世爵,但是宗室中有名的文学家。他在政府中的工作也是管理御书处及武英殿修书处,并曾管观象台及钦天监事务,所交游多王引之、阮元、潘世思、许滇生等学者。自己著有《子章子》、《明善堂文集》(集中诗名《流水编》、词名《南谷樵唱》)。又与嫡室贺舍里夫人合著《妙莲华集》 (奕绘著《妙莲集》,贺舍里夫人著《妙华集》)。侧室西林夫人(西林春又名顾太清)著有《天游阁集》(集中诗名《天游闻诗》、词名《东海渔歌》)。而奕绘不但擅长满、汉文,还兼通拉丁文(钦天监西人所授)。
. a0 j$ ?7 \* K5 S" ?在修建大南峪园寝时,贺舍里夫人已去世,是奕绘贝勒与西林夫人共同设计的,虽是园寝规模,却先修成了一座别墅,工程完竣后,分为大南峪十景,即:
3 n9 Q) T% e& p# y) f* \; N; U 杨树关
% `5 O& K5 X* n2 M; G 大南峪山口,杨树成林,建关门一座,推蝶有窍门,门上石额,绘贝勒题“杨树关”三字。
' ~ |4 l- ]. }0 C1 D 第一桥 2 F4 p( D, O& r6 S% F+ G5 B- I
入杨树关,西向有石桥,涧深一丈八尺。 . B$ i* q% i1 Q7 ^0 N
山 堂 9 j# [8 n0 A$ A, E: `! k
大南峪园寝,以西为上。进杨树关,西行二百一十步,至宫门。门内即山堂,后改为飨殿。殿内暖阁中供给贝勒、贺舍里夫人、西林夫人神牌。 " M1 F+ b: k. Q4 ^7 F/ _, _
霏云馆
9 C8 H" o2 L1 s# V4 M' K4 I 山堂左、右有马道通后面垂花门,门内抄手游廊穿山,正室五楹有绘贝勒篆书“霏云馆”额。室前有月台,台上右侧置石制日晷一个。正室两测为南北厢房。院内游廊随山势斜上,廊壁楼窗,窗形不一,或如葵花,或如方胜,或如蝙蝠,或如扇面。霏云馆后为清风阁。
& L7 R f/ K2 i) \* Q+ @8 x, q& _ 清风阁 , t2 u9 r. D- P
即后楼。阁二重,上下各五楹,两旁有鹿顶(小屋)。阁上悬绘贝勒所书“清风阁”额。阁上南室为“栖神宇”,北室为“延年行馆”(太平湖邸中有室名“延年馆”)。清风阁两旁有马道,前接霏云馆游廊,后通园寝。 6 Y' `' S6 v v/ U' K; `1 q
园寝在清风阁后,绘贝勒宝顶朱红色、四周绕以石栏,前有石阶。石栏内四角,尚有小宝顶四,亦红色,乃贝勒幼荡子孙载同、博棣、毓守、毓乾之墓。后临后山,山腰有豆儿佛洞,即昔年宝珠禅师静修之处。豆儿佛塔原也在洞侧,后给贝勒死后修宝顶时,方拆去。
+ P3 u( E3 {2 R' `9 c+ a7 T 自宫门至宝顶,是为园寝主体建筑,随山势渐高七丈有余,前后石阶共一百二十三级。 * y6 T# _& A7 V# \$ Q: l D- \
牛羊呰
6 H! X, U9 x. v( K% t4 F 即牛圈与羊圈,在大南峪山国内南端山坡下。
2 @" M0 ~9 z# x/ W3 q* m9 u 菜 圃
" N. `, z" O! V0 g) V% [ 即种植蔬菜之园,亦在南端。
, U% p, @2 \5 c$ T# m& m5 A$ w8 M 红叶庵 8 o( p/ ~8 s/ Y1 H' p8 R% T
共三间,又名三间房,民国后改为苏拉居室。
) r4 d1 T: J4 }4 s8 a .大槐宫 ' ~' o+ P8 g) V
后改为吕祖庙,大槐尚存。每届四月,远近进香者络绎不绝 2 [) Y; Q0 ?/ I* N6 Y' m
东坡小石城
* b8 M# {, e1 c实力一防洪所筑之墙,外表有雉堞之势。在东方影壁山之北。 : C: J- v( L; ^: W+ d
此外,复有平安精舍等处点景其间。其房舍布局,窗棂花样,皆绘贝勒手自摹画。树木除原有古树外,又命侍卫鄂克陀移家峪中,屯田、种树。因而峪中古树新植合计六百余株,松、柏、榆、槐、椿、擂、揪、杏、桃、柿、栗、梨,以至胡桃、银杏、黑枣、合欢、白杨、海棠、玉兰、木瓜悉备。每春秋佳日,鹂鸣深树,鹊报枝头,婉转悠扬,递唱不歇,虽值炎夏,峪中不知褥暑。
5 y; V7 ^% W6 P% r 大南峪除地基是以采育地二干亩换得之外,修建费用系绘贝勒向清政府户部借支俸禄十年之额,约为银二万七干两,分二十年扣还户部。 9 {" o- b/ U l' z
房屋主体建筑及四外景点均由工人李祥瑞包修,合计大小房间六十四间,工价共合八个纸钞,三万二干六百九十六干八百文。 1 b, h7 O4 p' S E) [3 P( _
道光十八年(1838)七月,绘贝勒去世。长子载钧降袭贝子,是为钧贝子。钧贝子以大南峪不合园寝规制,撤去平安精舍等处,改主体建筑大门为宫门,改霏云馆前宫门为垂花门。在主体建筑宫门逛南稍后退,建小四合院一区,亦坐西朝东,俗称章京所,为以后历任守护章京所居。章京所下坎,坐南向北有兵房十二问,为守护兵士携眷所居之处。
5 }/ X2 D4 r* W) r% M 绘贝勒园寝之北(实左昭),有其次子迫封镇国公载钊之墓,地名俗称五老爷沟,以载钊大排行行五之故也。绘贝勒园寝之南(章京所后)有辅国将军载初之墓,地名俗称八老爷沟,以其大排行行八之故也。其余散葬小口,不赘述。
9 h4 [2 D" r% y' ?1 X& _1 i 大南峪四至:除主体建筑所占地面外,尚包括五老爷沟、杏树沟、桃园、十八亩、下八亩、菜园十二、南顶子、八老爷沟、老米港、河滩东十亩、任家坟、白花港、格格坟、王八盖山、上下场院三亩、车园地等处。 1 ?3 p. m6 a$ J! m% g1 X- _
守护园寝之府员,初为二等侍卫鄂克陀,名为管理山田事务。改为园寝时间系道光十八年,置守护园寝章京一员、守兵若干名。近期自光绪初年起,大南峪园寝章京为丰顺,丰顺死后,继任章京为张振声。振声任期后期值民国十三年(1924年)修改优待条件。民国十七年(1928年)北伐成功,旗饷已无着落,遂裁撤守护人员,委苏拉(满语“散差”)王永福任守坟之责。
5 L' f! D, a6 I 大南峪至民国二十年,犹尚完整。抗日战争初期,此处曾为战场,遂大破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