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引用imhsb在2009-10-21 17:32:00的发言: 再者,不建议用前门箭楼,尤其这个面,被洋人弄得不伦不类,难看死了。。。
) s. U0 [0 J+ L; T9 I; f, A5 X说明一下
# ^: }. @0 g0 i7 _这是抛砖引玉 不是定稿
; Q: ^$ H" O) Y! @: ?9 {2 c* p
: d! K% n4 C+ m但对上面的意见 因为早有考虑 " g5 p+ x2 Z; u/ X& {5 q
提出来的就根本不是问题了 & y6 ?# C- Q. i2 ~, W3 ~
$ K$ Y" z) |" C) o: F u9 w: h+ M* N: o第一,我是坚决同意使用 正阳门箭楼的 原因已经说过了
1 ~& q# H+ g( L$ \+ R/ Q: ]1 d
4 {) [; _% h; A第二,正阳门箭楼 所以是正阳门箭楼 就是因为他最后成为了一个 中西合璧的产物 这也是历史 # l3 C1 h; I/ X" ~
提意见容易 但想顺着自己的意见解决问题 就不容易了 ) C2 J4 T- c5 J1 x' q Q$ k
+ P) p" `. N: B/ W8 B: e( d+ R' v# E
如果不用这个面 恢复为最早的形态 那看上去 就无法一下识别这是正阳门箭楼 + z6 J* h* x& F: T3 n
只有专业人士 可以通过正中的门洞进行识别 但今天大多都是对北京文化毫无了解的大众 他们看不出来 & h F, L1 f) j! R
2 l! b) B3 L( n; c( s
本来在近年改造的时候 有报道说要拆除上面的西洋景
' o& X. Q# u6 p% B( ~* M: x但还是最终得以保留
: z+ S" n+ A' E& ]" D
; R6 V# E: b6 _3 f7 I, ]其实今天看来 当年的这种改造 在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下 还是相当成功的
2 ~. i! S( v m1 r) _: l: o我本人 也有一个 疑问到接受的过程
8 w) N" \3 m" R
) N9 ^* P5 B! W8 j第三,这个形象正是体现了老北京的历史变迁
: N, R$ n! C$ q4 J0 Z" z1 P B著名的大前门烟 其烟盒设计正是使用了这个“不论不类”的形象 也已经被公认是非常成功的设计作品 ( }% Q: S. d# f; Q( I
9 k! V6 h: G+ N" v欢迎大家继续讨论
* W- j9 i& H9 X任何一个有过设计经验的人都知道 作品出来 就会被品头论足 这很正常
2 w% Y$ c1 R* R7 \+ m) j: D但难就难在 学会从全局考虑问题 : W+ ]% ]) `3 a/ B2 p. y
" |: e7 V6 t, R; g6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