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干的事 我帮他干了:
$ d8 O. K( i" f- x
% o* o4 V4 [" s+ i& D# [北京都城隍庙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成方街33号。供奉都城隍神。始建于元代至元四年(1267),名佑圣王灵应庙。元代天历二年(1329)加封大都城隍神为护国保宁王。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重修,改名为大威灵祠。以后又多次重修,并改名为都城隍庙。清同治十年于火灾后,修复后殿及仪门。
. \* K$ ^! E1 {6 ?1 ~# v都城隍庙是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雨侵袭,现仅存后殿(寝祠)5间,作为水电印刷厂的库房,被私搭乱建的低矮房屋团团包围,飞翘的屋檐要靠砖头及木头的支撑,镂刻精致的门窗断裂脱落,油漆彩画荡然无存。建筑面积420平方米。占地560平方米。
- f5 P6 m3 m$ `9 s h3 {年久失修造成大殿已“病入膏肓”,2007年进行大修,该修缮工程持续近一年,共投入430余万元,其中吸引社会投资370余万元。拆除百余平方米的违章建筑、清理倚着大殿堆起的煤堆、更换30%以上的内檐木构件、殿内的水泥地面全部换回青砖、降低殿外地面近1米……
% |8 P9 p6 e1 ]* D8 L; A, q据说,这座庙宇的瓦顶为黄琉璃瓦黑剪边。但当工人更换瓦顶时发现,黄琉璃瓦实际是由一种没上釉的白坯瓦“冒充”的。为了保证原汁原味,最后没采用黄琉璃瓦进行替换。(注:此说不明何意?) % f1 W& i" U) A% |- i& {8 t
经过修缮,不仅彻底解决了大殿的安全隐患,还有不少新发现。如今,大殿两边竖起了三座石碑。其中两座石碑曾被作为民房的墙壁,另一座石碑则被敲碎后深埋地下多年。在修缮过程中,石碑重现天日。其中两座碑身上的字迹仍依稀可辨,分别为雍正和顺治的手谕。
% @+ a& J8 W# M.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