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039|回复: 17

明信片记录的岁月 - 旧京大观(三)[含20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9-26 09: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题,一组明信片.图较多,慢等.

# a' s! s) v) S# r

 

1 D+ n; ]) _7 L9 S* T9 { R

明信片记录的岁月 - 旧京大观(三)

明信片记录的岁月 - 旧京大观(三)

! o2 i) F' \5 l


明信片记录的岁月 - 旧京大观(三)

明信片记录的岁月 - 旧京大观(三)

J- I8 A% N$ E6 b7 S

 

1 d8 w) ^! u7 ]) U1 Q% L4 ^

明信片记录的岁月 - 旧京大观(三)

明信片记录的岁月 - 旧京大观(三)

' _$ ]8 k! N1 w8 R6 y$ d


明信片记录的岁月 - 旧京大观(三)

明信片记录的岁月 - 旧京大观(三)

' S3 T: U" U, K, _: _7 m- B/ l+ d


明信片记录的岁月 - 旧京大观(三)

明信片记录的岁月 - 旧京大观(三)

/ C) m! U0 d2 U3 o' P


明信片记录的岁月 - 旧京大观(三)

明信片记录的岁月 - 旧京大观(三)

5 K: w' U5 V! a+ T9 X8 V6 u5 V


明信片记录的岁月 - 旧京大观(三)

明信片记录的岁月 - 旧京大观(三)

& n$ L \1 Y7 m. }+ \


明信片记录的岁月 - 旧京大观(三)

明信片记录的岁月 - 旧京大观(三)

9 p2 N! t! B7 w6 F3 Y/ j m4 v, w

 

) K) b: Q$ [0 C8 [4 E

明信片记录的岁月 - 旧京大观(三)

明信片记录的岁月 - 旧京大观(三)

$ S) [- r% V% ~

 

% n( s- N, t; [+ D

之前曾在论坛发过此张

明信片记录的岁月 - 旧京大观(三)

明信片记录的岁月 - 旧京大观(三)

" J* P/ Y7 j0 d


明信片记录的岁月 - 旧京大观(三)

明信片记录的岁月 - 旧京大观(三)

! d- \0 N- F+ S: c


明信片记录的岁月 - 旧京大观(三)

明信片记录的岁月 - 旧京大观(三)

$ Q1 i+ h! m. A) n

 

. E9 v, ^. t2 i/ e& A* N

士兵后是装满了物品的箱子

; Q3 P, F1 r! r, U9 |% o

明信片记录的岁月 - 旧京大观(三)

明信片记录的岁月 - 旧京大观(三)

8 i# \% P, C: f+ B7 B9 K- ?


明信片记录的岁月 - 旧京大观(三)

明信片记录的岁月 - 旧京大观(三)

1 q0 d5 P! N4 S3 o

 

% j! N w7 P# s3 n( y

这种似曾于斑马书中见过

明信片记录的岁月 - 旧京大观(三)

明信片记录的岁月 - 旧京大观(三)

4 Q+ \2 r8 b+ d% p; y% U


明信片记录的岁月 - 旧京大观(三)

明信片记录的岁月 - 旧京大观(三)

+ h! Z' {2 F5 D" _ n1 f

 

& N- b. x k2 Q. N' v

明信片记录的岁月 - 旧京大观(三)

明信片记录的岁月 - 旧京大观(三)

4 f0 W z" m+ {! c, U+ t( M: N


明信片记录的岁月 - 旧京大观(三)

明信片记录的岁月 - 旧京大观(三)

* d9 R- m+ y$ b. ]& c% c2 ]

 

# U$ m2 m! }! |

此张也曾发过,之前定为高梁桥,但可能有误

明信片记录的岁月 - 旧京大观(三)

明信片记录的岁月 - 旧京大观(三)

( E" Y( Q6 S! ]& h+ T& K- s


明信片记录的岁月 - 旧京大观(三)

明信片记录的岁月 - 旧京大观(三)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9-26 10: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通往颐和园的城关是哪?
发表于 2009-9-26 10: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皇帝的轿子那张是画,我手头正好有一张,看文字说是根据T.Child的照片所绘,不过没找到可以对照的照片,而且这幅画本身有很多问题,比如比例。

+ e4 h, @$ a3 A3 j; A0 I6 C

桥那张是不是步压桥(好像是这个名字),就是御河最北端那个。

发表于 2009-9-26 1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 b/ H/ G0 z/ Y8 C8 a

"the temple of agriculture,peking"

. k; Z$ N. d2 n; \: M y" ^

 

* X# R; Y0 I- p8 ^$ Z! Y4 k

先农坛吧。。。

 楼主| 发表于 2009-9-26 16: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楼网友 提到的这张我标错了开始,不过也不是先农坛,是帝王庙.本张以前论坛有人发过,斑马指出是帝王庙.

! O: l& H/ x! v \; J* {) W+ }

http://bbs.oldbeijing.org/dispbbs.asp?boardid=16&Id=38501

3 T1 I% D w' l i4 O# s1 i

 

% {8 A0 j) N' Z

三楼网友 网友的博客里以前似乎提到过一张北海上光绪皇帝乘马车的画,据说也是根据T.child 的照片所绘.我觉得根据照片不假,只是根据北海照片描绘的背景.这张乘轿的如果说是根据T.child的照片绘制,或许道理同上.不过我记忆中似乎有张光绪皇帝出大清门去天坛的一张明信片,这张上的说明似乎和天坛有关,是否和出大清门的为同时期的?

4 H& N7 ` C; c9 [1 {

 

" k1 x: m' v) E0 F8 T! M

四楼网友 我只是根据法文说明里的意思翻译而来,也很想知道是哪里?有哪条路是以前通往颐和园或西郊园林的必经之路呢?

( W L i6 _# g

 

4 J3 Z$ o! C: F# f, q

 

发表于 2009-9-26 1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照片
发表于 2009-9-26 21: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张城外石料厂不是北京,是盛京

; `% A' e0 |4 f D& G1 v

 

W) ^2 P5 ^9 d3 j, {

去往颐和园的城关怀疑是香山脚下的被毁的城关,或者是挂甲屯城关

0 k/ t! x& ^, n

其他近郊村镇似乎城关不多

( W2 l3 t3 t* h& ^

 

% W/ V4 \8 W$ g& ~& b# h: I+ i0 g

 

发表于 2009-9-26 21: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imhsb在2009-9-26 10:21:00的发言:
+ q+ E7 K- O( R$ S. t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9926948178548.jpg

5 H4 _# a" D6 G4 A! ~) t4 X3 p

"the temple of agriculture,peking"

2 a$ O/ ~. F' Y) T

 

* o/ y8 X1 G) ~6 Q7 Z

先农坛吧。。。

3 {( E0 N* j6 l) T4 ^

 

. D, {- O6 A' x& Q

别被老外误导了,北京重檐庑殿顶一侧有碑亭的只有帝王庙

发表于 2009-9-26 22: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挂甲屯城关,匾前几年还仍在路边。
发表于 2009-9-26 23: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和一张出大清门的完整版

8 g! a# Q9 V# |

 

" M0 O% j4 U# W+ m6 b2 u4 c


6 `* v" m& a M( C5 v" o

 

+ p, M; U9 p' B& B

照片要说明的事件的确是说要去天坛,但具体是什么时间还缺乏证据,这幅画作部分的说明文字如下。因为是翻拍的,字迹有些模糊,我简单调整了对比度。

* {4 m. H3 W; S

 


发表于 2009-9-27 0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在2009-9-26 22:10:00的发言:
就是挂甲屯城关,匾前几年还仍在路边。
8 Y- {0 `1 s9 ~8 G

不是吧,那关上曾有一藏式塔,文革中被毁,近年来又在老关上重建一白色藏式塔.

发表于 2009-9-27 09: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黑龙在2009-9-27 9:25:00的发言:
) ?# ~! u- L/ b$ ?0 O& |7 y

 

6 P5 s" k( S& N! a

这轿子级别似乎低些了,不可能是皇帝的,可能是某个王爷或大臣;

! Z4 ^* ]( R3 D t/ T' ^) e

 

8 [; O, [4 \. }) a" O+ M0 I! S! j

祭天只能是光绪年间吧,总不会是咸丰年间。

3 R7 e6 ^. O0 p/ S0 e

大清门这副是照片还是画?以前印刷无法用照片,都让画家画照片上版。那副大点的图片,似乎应该是印刷品上翻的。大清门满汉文看着都别扭。这地方就露馅了。如假定画作比较忠实于照片,那么通过那匹马能知道拍摄大概年代。那是匹洋马,清军和政府部门庚子年后才开始引进洋马。不过也许这幅图片根本就是副画,外国人画的,马自然都按照洋马的比例来了。

发表于 2009-9-27 09: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敢问盘子兄如何看出是洋马,看着并不高大异常;

' t4 x, o' S" [# }3 D k w( i7 E

 

) _: s4 s+ e" [3 A- g2 _

看这场景还是比较真实,应该有照片参照,不过轿顶形状确实有点奇怪,

) Z4 B9 u/ M; `3 L' h6 L/ p1 w

 

6 w2 q1 |* q, x! [4 [

当然不排除绘画的素材来自不同的照片,如大清门的照片,和其他地方轿子照片

) h R" X [$ y; @5 O

 

; Z- M* i2 n( f

另外这种这种画风似乎流行于庚子事变之前,照片并不普及的时期

发表于 2009-9-27 09: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析津志在2009-9-27 0:39:00的发言:
5 H4 G& O+ ~4 Z2 E

不是吧,那关上曾有一藏式塔,文革中被毁,近年来又在老关上重建一白色藏式塔.

. t2 B6 Y6 i }+ B

你说的是挂甲塔,在山区,

; Y3 u1 j. q, v( U! B0 U

我们说的是平原地区,承泽园北边的挂甲屯

l7 D- |! ~/ V' \/ Y

 

: \( x6 f5 D: {( h& j$ K" i( w# o

 

' s l/ R$ _5 ], Z L

这照片只能是疑似挂甲屯城关,最好再有直接些证据就好确认了

发表于 2009-9-27 09: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jnxu在2009-9-26 23:37:00的发言:
7 E1 M4 Z$ Y7 N

和一张出大清门的完整版

. g# q. N: m4 N+ u# S. ~' d; j- H

 

/ I# u! Q% n, D* V

 

" J! g7 i4 y7 n! o3 y! H1 i

照片要说明的事件的确是说要去天坛,但具体是什么时间还缺乏证据,这幅画作部分的说明文字如下。因为是翻拍的,字迹有些模糊,我简单调整了对比度。

# j" h5 x& ~6 a4 r* I, V

 

! h1 f m& V$ u# m% [0 }

这轿子级别似乎低些了,不可能是皇帝的,可能是某个王爷或大臣;

! ?1 k0 a1 \8 o# r) `3 y" Z& ?

 

! p& f+ | n) H) t1 ?* |9 f$ ~3 v

祭天只能是光绪年间吧,总不会是咸丰年间。

发表于 2009-9-27 1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盘子在2009-9-27 9:47:00的发言:
2 o8 n1 X' ^0 J* s @

大清门这副是照片还是画?以前印刷无法用照片,都让画家画照片上版。那副大点的图片,似乎应该是印刷品上翻的。大清门满汉文看着都别扭。这地方就露馅了。如假定画作比较忠实于照片,那么通过那匹马能知道拍摄大概年代。那是匹洋马,清军和政府部门庚子年后才开始引进洋马。不过也许这幅图片根本就是副画,外国人画的,马自然都按照洋马的比例来了。

# c% o5 F+ p1 L; S1 L

这个是画作毫无疑问,我贴的这张图是一张蛋白照片,清末翻拍自某本书或杂志。从画面的内容来看,臆造的成分很多(比如建筑的比例、轿子的等级、中国马的身高等等),这一点在早期介绍中国的铜版画中经常出现。根据画作下面的注释“From Material Supplied By T.Child of Pekin/根据北京的T.Child提供素材所绘”来看,画作作者是从Child的照片中找了些参考,加上自己的想象绘制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9-27 12: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提这张轿子的画作,我觉得如果说是根据Child的照片的话,一则根据的是大清门的照片,二则根据的是Child拍摄的轿子的照片,根据Child现存的照片来看,这都是他拍摄过的物.就像北海光绪乘车那张,北海是参考了Child的照片,至于西洋车或当时北京却有存在,也或是画作人的有意为之.所以其实这幅称照片也却有参考照片的影子,说是画也却是为根据照片为背景或素材而画.只是不像照片那样百分百的描绘出来.
发表于 2009-9-27 12: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黑龙在2009-9-26 21:31:00的发言:
5 L" p# l5 I3 _. t$ s& X

 

3 k( f; W, t! b! G4 A' X

别被老外误导了,北京重檐庑殿顶一侧有碑亭的只有帝王庙

( o0 \1 }% I' z7 o7 H2 I' r" k: I

 

4 w8 D4 O7 \7 D, n

 

' c2 N' k+ x( W7 w9 r8 z. |/ q

   多谢黑龙赐教。

) M$ D4 Y: h) ?# ]

 

6 U" J1 G6 \- m( ~* M

   并谢楼主指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9-10 23:05 , Processed in 1.199224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