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818|回复: 30

(特别公告)希望后细瓦厂与锣鼓巷回来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6-3-26 00: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告)希望后细瓦厂与锣鼓巷回来
      后细瓦厂,本名曾一智,黑龙江日报资深记者,做文保事业已有八年,全国多家媒体曾做报导。她只身一人多次出入拆迁现场,并在现场向有关部门举报。可以说这个城市中近八年来所保下来的文物建筑中都有过她的声音。
她主持编辑了《城与人》专版,出版有专著《城与人》,她对哈尔滨的多处重要古遗址、重要人文景观、文化名人做了多期采访。有人在采记她后写道:“曾一智不能阻挡哈尔滨的发展。”由此可见她对哈尔滨文保事业的影响。说她为哈尔滨的文保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并不为过。长期以来,她对老北京网也给予了无私的关怀,对拍记队无论是资料还是技术上都给予了无私的支持,对此我深感拍记队只有用更多的成果做为回报,因为她最喜欢的是听到我们记录的声音。
     后细瓦厂的第一故乡就是北京,她对北京的爱,对北京人的爱,使我们这些长住北京的人觉得都无言以对。
     后细瓦厂待人真诚、大方,她对文保者充满关切,而对拆者充满仇恨。爱憎分明是人们对她最初的印像。
     后细瓦厂学识渊博,她在文学、艺术、音乐、古建筑方面的修养使她高洁卓然。
     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我没有将工作做好,致使她离我们而去。现在我代表老北京网与拍记队郑重地请曾先生(先生:对在某一领域中做出杰出成就的女士的尊称)回来,因为这支队伍中不能没有你的声音与身影,就像一个社会中不能没有正义之剑一样。请先生慎思!
      另锣鼓巷先生也与曾先生一样,学识渊博,我虽然与您见过一面,但是我忘不了您对我们的教导与鼓励。您曾对老北京网与拍记队寄予厚望,现在我们正处于发展时期,各种关系复杂,特别是在一个网络世界里,出现各种情况也是难以避免,我们也正在学习与调理中,我们请求您的理解与宽容。现在我一并请您回来。让我们大家求同存异,为了一个目的——而在一起。我们需要良知与良心,而这些正在你们那里。
                                                                                                

                                                                                                        老老北京2006年3月26日——北京

& b" a8 r6 o5 e* v$ J% j- Z5 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26 0:55:49编辑过]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6-3-26 09: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后细瓦厂不到老北京网站来了?为什么?

我只与后细瓦厂见过一面,但“待人真诚、大方,她对文保者充满关切,而对拆者充满仇恨。”虽然那一次只是短短的三四个小时,我却受益匪浅。

 

后细瓦厂回来吧!北京的文物古迹保护需要您呀!“这支队伍中不能没有你的声音与身影,就像一个社会中不能没有正义之剑一样”!

. |, }) Q$ r ~) e. c! N. f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26 21:09:50编辑过]
发表于 2006-3-26 18: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后细瓦厂不是真的走了,她只是对以往做了些调整,此时的她比任何时候都要坚定,只要我们的目标没有变,无论在何地,都会殊途同归的。

后细瓦厂并没有走,更没有放弃北京,她始终都于热爱民族文化的人们在一起。

发表于 2006-3-26 19: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已经老久没有二位老师的声音了,我们一直在等待,等待二位老师的归来.
 楼主| 发表于 2006-3-26 2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曾老师一直支持我们,一直支持着北京的文物保卫事业!无论是因为什么原因,有一个纽带一直把我们联系在一起。我们并非拘泥一些形势,希望后细瓦厂老师回来,只是为了我们能更加方便的交流,更加清晰的看到方向!

发表于 2006-3-26 22: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许有些误会,只要我们的目标一致谁都不会走开的,是不,二位老师?
发表于 2006-3-27 12: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期盼两位老师与我们并肩作战。
发表于 2006-3-27 14: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虽然未有机会与两位老师见面,但很希望能有机会见到两位老师,并当面向两位老师请教

发表于 2006-3-28 09: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快回来!

发表于 2006-3-28 09: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在的,看了老北京的溢美之词把我吓了一跳——有点像追悼会上的总结性发言。我已强烈抗议了。

朋友们的跟帖让我极为不安。其实,我从来没有离开过大家,没有离开老北京网。这一点掌柜的、老北京、Fenken、虫子、飞哥还有苜蓿、哪吒都很清楚。

前一段的确是有误会,那误会也是由于我对老北京网的珍惜和热爱。现在,我知道我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而朋友们一而再再而三的劝说让我觉得自己好像是在犯老年痴呆。

我回来了。掌柜的说过我们都是一家人,那么,我是回家来了。

既是一家人,就不言谢了,但希望能得到家人的谅解。

发表于 2006-3-28 1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顾问好!
发表于 2006-3-28 13: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如您所说,您从未离开过我们,能再次的见到您,是对老北京网,对我们大家深深的鼓舞和激励。
 楼主| 发表于 2006-3-28 14: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知道这个抗议来自于您的谦逊,我没有也不可能在一些基本事实上有所夸大,我说的也许只有您做的一角,从您的身上我看到的是正义与一个中国知识分子良知的闪现,而这种精神带给我们的是久违了的并且是一个社会急需的力量。阳光下的这种力量也是我们每天所愿看到的。因为这种阳光带给我们的是一个干净与正义的世界。知道您回来,我很多高兴,当一个网友在第一时间告诉我这个消息时,我说:“这更证明的她的深明大意。”我到是觉得我们给她的理解与支持不是多了,而是太少了。期待在春天里见到您走在古都的胡同中。
发表于 2006-3-28 15: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之前没发言,但一直看着……看到今天就最开心了……[em20][em20][em20][em20]
发表于 2006-3-28 17: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候自家人!
发表于 2006-3-28 17: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没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发表于 2006-3-28 17: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最高兴的事就是老街坊-后细瓦厂回家了。
发表于 2006-3-28 19: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天,大家伙儿可别这么宠着我,我的压力太大了。老北京连“深明大义”这么吓人的话也拿出来说,我不仅万分尴尬,还有点儿觉得没脸见人。

什么也别说了,还是开始进入工作状态吧。

 楼主| 发表于 2006-3-28 19: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后细瓦老师说的对啊!再说多就见外了!大家快快进入工作状态!为我们接下来的工作而努力!
发表于 2006-3-28 21: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今天刚从北京回来,见此公告十分震动。首先我受不得这般抬爱,是沾了后细瓦厂老师天大的光啊!我才疏学浅,于文保事业寸功未立,怎么能与德高望众的曾老师同日而语!

其实我说了离开却舍不得离开,总是悄悄登陆看看那些沉甸甸的话题,有时就情不自禁地跟上几句。直到有人警告;离开了,就别说话了。才开始自律地保持缄默。

天赋造就我不会说假话,看到我们的队伍在壮大,理性思维在系统化,年轻人在成长。我很感动,曾老师的深明大义,更是无愧于作我们大家的楷模。

当初一时的误会(可能有吧,忘了),我就离开,我错了。其实我的心每天都挂在这里,说不来,偷偷来,不是爱,为何来?

为了保卫老北京,锣鼓巷要向后细瓦厂学习,再也不说不来了。

[em02]
发表于 2006-3-28 22: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锣鼓巷老师也回来了!太好了![em01]
发表于 2006-3-28 2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就喜欢两位老师的实在!
 楼主| 发表于 2006-3-29 01: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个重要的事情,因为我们要团结一切我们认为还有良知的人们,不管他做了多少工作,也不管他的能力大与小,对于长期以来与我们战斗在一起的网友,我们不许可,也不能容忍他们处于独军奋战的局面,如果有这种现像就是老北京网与拍记队的失职。而两位老师不仅是我的老师也是民间文保战线上的旗帜,没有你们我们还会走更多的弯路,这于文保事业是一种最为沉重的打击,也是多年来保护经验的严重流失。
     后细瓦厂与锣鼓巷老师不用客气,我深感对不起你们的地方太多,而你们又太不计较。这也是造成这次事情的一个原因。我在别的网上也看到锣老师的文章,感配不已。锣先生我们以后要请教您的地方还很多,您的归来让我真的高兴。你们是财富、是力量、是我们不可丢失的朋友与亲人。在此我也感谢各位网友特别是暮教师、前细瓦厂等对此事情的关切与理解,只要大家心相同就可同道而行,只要同道而行就可办成事。年长的、年少的让我们团结在一起,为了我们的文保,为了我们的拍记、为了对得起我们的良心而在一起。真诚的谢谢两位先生给足了我“面子”。

     我会永远与你们同在,与拍记队同在,与老北京网同在,直到永远。

发表于 2006-3-29 11: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位老师回家了,真好!心里一块石头也落地了。高兴!!
发表于 2006-3-29 12: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了,大家都乐呵呵的了……

两位老师实在,又都是有激情的人,胡胡还有很多要向二位学习的!!

 

 

[em01][em01][em01]
发表于 2006-3-29 14: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家里人都回来了,高兴啊

 楼主| 发表于 2006-3-30 01: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锣鼓巷在2006-3-28 21:57:20的发言:

我今天刚从北京回来,见此公告十分震动。首先我受不得这般抬爱,是沾了后细瓦厂老师天大的光啊!我才疏学浅,于文保事业寸功未立,怎么能与德高望众的曾老师同日而语!

其实我说了离开却舍不得离开,总是悄悄登陆看看那些沉甸甸的话题,有时就情不自禁地跟上几句。直到有人警告;离开了,就别说话了。才开始自律地保持缄默。

天赋造就我不会说假话,看到我们的队伍在壮大,理性思维在系统化,年轻人在成长。我很感动,曾老师的深明大义,更是无愧于作我们大家的楷模。

当初一时的误会(可能有吧,忘了),我就离开,我错了。其实我的心每天都挂在这里,说不来,偷偷来,不是爱,为何来?

为了保卫老北京,锣鼓巷要向后细瓦厂学习,再也不说不来了。

[em02]

有一些说法是错误的:

1、这不是抬爱,是同志之爱,是真爱。

2、这不是沾了后细瓦厂老师的光,而是自身所拥有的‘光’。

3、不是寸功未立,而是言语不多道理深。你是立了功的。只是自己不知道罢了。

4、“有人警告”是因这出于网站安全运行的考虑,这一点谁都可能遇到,也包括我。所以这一点请各位先生一并理解。所有网站都是这样办事的。

5、“当初一时的误会(可能有吧,忘了),我就离开,我错了”您没有错, 是我没说清楚。责任在我不在您。因为我是误会的制造者。

后细瓦厂不让我再说客气的话了,我说:我是代表大家说的。也是没办法的事,

到此为止,我们一起开创新局面吧!!!!!!!!!!!!1

6 z7 \4 D J" M% 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30 1:16:00编辑过]
发表于 2006-11-6 23: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6-11-7 10: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都回来吧,老北京网需要人才啊。
发表于 2006-11-7 13: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团结就是力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6-13 10:14 , Processed in 1.204317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