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荣幸对你有所帮助,我奶奶快89周岁了,硬朗依然,据老太太所述,祖上是道光年间由山东迁入北京的,所以咱们算是老乡吧,客气就见外了。你的疑问作答如下 9 v% c6 Q; X. o" s2 _' c& d
: n6 f" z# V, u7 T* b" g1.所以原本的四合院已改成簡易樓,可否再請教您什麼是簡易樓?
7 i/ @0 M9 ]$ M$ X" o- F 简易楼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政府为了解决低层干部日益强烈的住房问题修建的,集体宿舍式的三层楼房,最显著的特点是三无:无厨房无厕所无阳台,老少三代十几口人住在二十多平米的开间房里的不在少数,其尴尬之处在于既公开又独立的集体化家庭生活模式。1981年拍摄过一部电影《邻居》,想了解简易楼里的人是怎么生活的,可以找来看看
$ F- g/ u8 K& E. h7 y2 a ( o1 N; v: ]) P9 a- @: E
2.路南是双号,就到十号,意思是東縧胡同只有到1--10號?
* [5 f! A* t5 S( s* V' D/ Q 双号只有2、4、6、8、10,单号从1至57号,照片上就是57号。不存在12至56的偶数号牌 * g+ ^/ R. o( y
# k- v/ V1 a2 ]- A4 G* K! V1 |" r
3.路北是单号,平房不少,杂院儿居多, 再請教您雜院ㄦ與簡易樓有何不同?
V Y2 U, o8 U* ` 原本是四合院,由若干户共同居住其间,庭院被各家利用,搭建上各式各样的小厨房,不似四合院的幽静,街门常闭,杂院儿里很热闹,尤其大杂院儿,由于人们的作息时间的迥异,街门一般到晚十点以后才会关闭,有的干脆是全天候院门大开了。至于说与简易楼的差别, 4 o* ]$ o# e3 `3 Q; u7 F
一是平房一是楼房;
6 |3 s+ c$ E% R" V1 \: d* w简易楼内的公共厕所还是要各家轮流清理的,住平房的人用的是街面上的公厕,由环卫工人每天打扫;
, s+ y& U8 {' }0 h. q* x简易楼开始是按集体宿舍设计的,时过境迁,最初的居住者陆续搬了出去,现在的简易楼已没往昔那么拥挤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已然和杂院儿差不多了 % v/ v( x: l) K
: }7 c; x1 M0 M$ o5 e
4.10號是否是您第三張照片的右手邊第一間?(靠單行道標示那邊是南嗎?) 北鑼鼓巷是靠近照片近端還是遠端?
% s/ p+ [$ |1 { 是。北锣鼓巷在照片的远端,近端是与中绦和宝钞胡同形成的“丁”字路口 8 [5 @# Y, O+ k& K7 J4 A.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