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正遗址发掘先期启动
5 J: Z w) s- K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所长宋大川介绍,目前已经发现12处文化遗址和墓葬,其中在岩上墓葬区发现古代墓葬近50座,丁家洼遗址发现房屋遗址和灰坑300余处。此外,皇后台遗址和洪寺遗址因地表为苗圃和现代建筑尚未进行勘探。
, Z5 D, c5 I) Q+ D9 ^ 在已经确定的12处重要文化遗址和墓葬区中,南正遗址的考古发掘已经先期启动。在勘探的过程中,这里被确定分布有窑址和汉代至明清时期的墓葬。 ! c6 A3 q, p$ w! K* v6 S0 z1 C
昨日,房山区南正村北,南正遗址发掘工作正在进行中。几个墓坑探方自西向东依次排开。目前经过发掘,发现东汉砖室墓10座,汉代窑址3处,明清时代土坑墓6座,发掘面积达到2000余平方米。 + f0 t- a! N9 F1 [7 S. K/ u _
$ `) n9 _5 i- j! _南正行官遗址
( P7 G5 |7 y; s+ `2 T
/ L# G2 v' D* a# A I. Z. v 长沟镇南正村西200米的地方。距北京城约65公里,是北京去河北易县西陵的第二座行宫,行宫坐北朝南,占地约2万平方米,前抵南泉水河,后靠山坡。行宫前是汉白玉拱桥,过御河桥,是小广场。正对御河桥是左右并排的两个月台,左侧月台旁边有一棵梨树,径粗70厘米,它本是两棵树长在了一起,酸梨树怀抱着鸭梨树。右侧月台也有一棵树,在杏树的朽心内又生出一棵繁茂的梨树,这两株怪树,是南正行宫之奇观。小广场上的两眼水井,至今还保存着。广场后面是行宫的主体建筑。中轴线上有两层殿堂。殿前有月台。大殿两翼有厢房。东西长廊的墙壁上,镶嵌着皇帝的石刻御制诗共30首。后院是御花园。南正行宫毁于军阀混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