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刚参加《北京纪事》杂志社“北京我的家”征文颁奖回来,得知网友 我的什刹 老先生的一篇文字:鑫园澡塘 http://bbs.oldbeijing.org/dispbbs.asp?BoardID=38&ID=45760&replyID=&skin=1 荣获特等奖,从心里为老先生感到高兴,也为老北京网能够聚拢如此高水平网友而自豪。 ( f# e+ M w# u
+ N7 Q6 F I- n! i' | 我的什刹 老先生没在北京,由儿子代领的奖项,本来想一晤老人的愿望落了空,多少有点遗憾。
6 }% [: H0 d. j0 n7 W' K 06年来到老北京网,跟各位网友的接触学习中让我懂得了谦逊,懂得了静水深流。 9 A. S3 O X; S1 k" c: h. b( C) \
面对矗立面前不断变化着的北京,每个人都十分无奈,仿如拆却胡同瓦砾堆上的一株草,孱弱,无助。 : m! ^0 ?' }! m' `) \0 D$ A0 R
没有在胡同中生活过的人们无法想象失去胡同倚靠以后人们心中的怅惘与茫然,那曾经全身心的依附一去不回。
2 l1 U; ~8 t2 ^" T; M! w5 E 没有在胡同大背景衬托下的北京是标本的北京,而标本没有生命力。
- t3 E1 Z6 D) p
; l' B# y2 G$ n/ m, R9 R$ I9 |! g9 N 3 j, l( F' [! j: x6 u3 m8 ]
好在还有一些人肯执着的默默做点儿事儿,用镜头也好用文字也好,哪怕述而不作,人们用各种方式挽留属于自己那一块儿碎片,多了,一样也能锔成一只花碗。即使已不能盛水,变成了一个放在多宝格上的饰物,有,凭着这物件儿还能给自己讲述,还能给后辈人讲述,倘若连这个花碗都没有,他人的、自己的、北京的历史将陷入一片虚无的白雾中。一个身陷白雾中的民族找不到方向那是肯定,重要的,自己在哪儿,往往都不会很清晰。 6 K. m. Q \; m0 ^6 H p% C5 o4 K
慢慢垒吧,如同当年砌山墙盖房子,有整砖呢,干起来省点儿劲儿;没整砖,砖头瓦块也能立起来遮风挡雨。砌入墙头的每一块砖瓦都有生命力——不管是为自己还是为他人支撑。 ; {+ _0 T9 E: f( ]
祝福每一位网友,感谢每一位网友。 ' b* |0 j/ z' a; W" D& C9 _
大家努力!!
; D) x3 ?$ k0 d/ k$ P! r* r
7 J: I. _+ g6 n4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