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linMali:
看得出这么多天还沉浸在1.3聚会的热烈而友好的氛围中,同样也没原谅老同学我呀!那我就自罚三杯吧!这几天我想,杨建中都去了,为何马琳没一起去。开春还要聚一次,真真要羡慕嫉妒死老同学不成!
举报
laojy学长:
承蒙您的夸奖!在您重发的照片中,我又认出后排左起第六人是我同学的父亲曲秀山叔叔。可惜的是他老人家也于近年突发心梗去世了。
能保留这么多年机校建校时期的老照片,认出熟悉的长辈人,还应该谢谢您啦!
机校的校长当时应该是老红军刘化南,他身披将校呢大衣的模样印象极深。
确实,从后面照片中可以看到建设中附小宿舍楼(11号楼)的楼顶。
那时的水碓子和团结湖地区还是田野一片,院内正在火热的建设之中。
54年我随父母从沈阳搬到干校所在地----朝阳区小猪店。
我看出来了,68届生日宴会上有陈家祉,杨亚平,李军红,曲继宏。
家祉是俺们的楼哥、发小,打小就是怪话洋相一摞摞的。革命后代发的这组照片非常真实体现了家祉兄的本质,哈哈。。。
我看那位学姐的模样特像我班的高仲夏,是不是高三儿的姐姐啊 ?
她叫高民宪,23号楼的。
换一张全体的(是曲三过生日)!
陈家祉、曲继宏、冯景山、杨亚平、李军红、万维新、何文琪、高民宪、熊文娟、张楚莹、郑凯俊、摄影制做:张琳
有善若水兄弟帮助,我在这里找到了父亲的老同事吴叔,在北京机校筹建和建设时他与我父亲同在北京机校基建科工作,我想老人家的子女是不是也与我一样曾经在附属小学上过学。还有吴叔与我们家又同是山东胶东人,都是山东“棒子”,还真是有缘有情。当年基建科的叔叔阿姨我认识几位,吴叔可能对我有印象,但遗憾的是我当时对吴叔我并不熟识。不过两家人在机校、与附小相同的经历还是使我们缘不断情还连。我父亲在2004年去世了,两位老人年轻时参与建设的学校不管十几年、几十年,只要在这块土地上工作和生活的人都在享受他们曾经奋斗的成果,所以我们不会忘记他们。下面两幅照片,可能有校友见过,也会有人没见过。第一幅是当年基建科全体人员的合影,背景就是机校的主楼。他们都学校的众多奠基者的成员,人们是不会忘记他们的。第二幅是初建机校的全景,可以看到教楼后面将要建成的附属小学。那时机校的周围还是广阔的的原野。在这里我衷心祝吴叔的家人新年幸福安康,万事如意。我还要谢谢善若水,有他的热心,才有了我表达这份心意的机会。
laojy学长保存的机校基建处同事们54年9月在21号楼前的合影弥足珍贵。后排左数第六人是曲三的父亲年轻时期,曲继武是附小63届的,曲二和我同班,那时还没有曲三呐。
还好,我赶紧通知让单姨看看这张弥足珍贵的老照片。
热闹吧!我还有热闹的呢等着看吧。。
活宝一:杨亚平。特点:急了就用英语骂人,对男同胞动手动脚。
活宝二;陈家祉。特点;张口就是黄段子,风流不下流。
应该是的。我班高仲夏同学也住23号楼,其父是机院教工Gao Jing.
善弟,你真是一心为母校师生热心服务的又一个活雷锋。根据你热心提供的线索,我记得父亲生前细心保存的另一幅照片中也有吴叔与曲叔的身影。这幅照片是1952年12月27日在长春枝工学校照的。也是基建科的全体人员。我想这个学校也我们父辈参与建设的。当时我们家是住在沈阳东北工业局家属院,我在子弟小学上二年级。当时的政治体制可能是分几个大区,东北可能是几个大区中的一个,好像头头是高岗。后来组建一机部把这一批人员整体调到北京,参与了北京机校的建设。1956年冬父亲奉命又带着基建科的一部分人员来郑州参与郑州机校的建设,这部分人待建设任务完成后又调往全国各地。只有二位留在郑州。往事如烟,随着父辈陸续离去,把他们的故事也带走了,只能靠我们儿时的记忆找回一些。不过他们留下的足迹如这几个学校则是他们留给后人的丰碑。谢谢你,好兄弟,因为你,让父亲留下的这些照片为勾起对父辈往昔的思念,对校友情怀的延续发挥了作用。烦请代我向吴叔曲叔两家人问好,祝他们在新的一年幸福安康,万事如意。
老照片还是比较清晰的,不知为什么经过扫描上传反而不太清晰了,不过基本面容还可以辨认。如果他们两家没有这两张照片,有机会我可以请人复制送给吴叔与曲叔两家。
laojy学长:您好!
看到您的介绍和上面这张珍贵的照片,确实可以认出吴叔与曲叔.今天我与曲叔最小的儿子通电话,告诉他下载这两张您保存完好的老照片.我再通知西安吴叔的子女下载这两张照片吧.
如果没有您的精心保存与介绍,让我们了解到那些老一辈的建设足迹.从大连到沈阳(东北局),再建设长春后回到沈阳后全体迁到北京.这里还有个巧合,曲叔也是山东人,好像离海边不远.等有空和曲婶聊聊那时的事情和话题.
去沈阳出差我还看望过两家干校培训过的东北局干部,大概都是参加五几年在北京一机部干校的学习,为东北局输送的具有专业知识的干部.
谢谢您提供的珍贵老照片,留下当年建设者的身影,保留下这些珍贵的记忆.也使我们看到了父辈们的建设成果,怀念那火热的、真诚的年代.
冯景山、何文琪生日聚会
男生;张凡、冯景山、曲继宏、杨亚平、李军红、万维新
女生;孙幕贤、何文琪、张楚莹、郑凯俊
摄影制做;张琳
冯景山是5号楼中门的邻居啊,离革命后代和千秋雪父母家最近.
没想到景山已经发福啦!听说他们哥俩干得不错,都很有头脑,是巧干加实干的人,也算成功人士啦.
脑袋大脖子粗不是老板就是火夫,千真万确!
美好记忆老弟:
没想到1月31日是个好日子,三拨聚会的.我只答应专职为你们同学聚会服务啦!当然也想见见40多年未见的王小宁啊.
你们定制的纪念章我已经取回来了,何时交给你呢?等你的信儿吧.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22 08:57 , Processed in 0.169821 second(s), 15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