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49|回复: 3

[转帖] 黄道婆墓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7-31 13: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道婆墓

' d2 X! M% [8 ~2 @- ]
% n' W9 p8 p! B4 F# L2 O
/ e& |* {! `8 \% ^) K$ v
; T+ d9 Q% p# b( m( m$ C; O
5 j5 @$ N D* x; m+ B
3 a6 }9 t; U% N/ o a( I
- `. `- S$ ~, i" m! U7 U
. [. _3 T$ R3 M5 m$ h' y

    黄道婆何许人也?她是一个元代女性,这么出名是因为我们初中时在历史课本上学到过。但是黄道婆的事迹史书没有记载,最早记载的元陶宗仪的《辍耕录》。记载黄道婆是松江乌泥泾(今上海华泾镇)人,生活在宋末元初。从崖州ANG="EN-US">(今海南省三亚市)来到上海,从事纺织,传授棉纺织技术。至于我们通常所说的什么“由于家庭贫苦,十多岁时被卖为童养媳,婚后不堪家庭虐待,逃到海南岛崖州ANG="EN-US">(今海南省三亚市)。在崖州随黎族人学习纺织。年老时回到松江乌泥泾”之类说法,没有记载。但是黄道婆对中国的纺织技术发展所做出的创造性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她使得上海成为当时中国的棉纺织工业中心,这也是伟大贡献,至今上海都是重要的纺织中心。我手中的两部明代方志《正德松江府志》及《弘治上海志》中,都没有黄道婆及其墓冢的记载。古时不尊重劳动人民,没有记载可见一斑。

. V' N' A2 x1 c3 ], h/ d; f

    据上海通网站记载:黄道婆墓在徐汇区龙华乡东湾村。在黄道婆去世后,乡里人民不忘她的功绩,为之公葬,年年祭扫。至20世纪30年代,墓地已成为义冢地。民国25年(1936年)8月,经上海市通志馆胡怀琛、徐蔚南、胡道静、吴静山以及熟悉当地历史的老教师等勘查认出地势较高的黄道婆墓墓基。1956年,上海历史与建设博物馆筹备处再度勘察,认定墓址。1957年由上海县修复。“文化大革命”期间,墓被铲平。1986年重修。黄道婆墓占地666.6平方米,四周筑围墙,墓台有2级,均为砖铺地坪,围以石栏。从墓道至第一级,置文物保护单位标志和原上海县人民委员会所立介绍黄道婆事迹碑刻。第二级中央为墓,以土堆砌,底部驳黄石。墓前有石供桌、石凳和汉白玉石墓碑。1962年原中共华东局候补书记魏文伯题写墓碑。墓地周围植松、柏、黄杨、冬青等。1988年墓地前筑东西向甬道,道口立石坊。1962年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在上海植物园还有黄道婆纪念堂。

f( `: S) M$ j& V

    2008年11月4日,实地考察黄道婆墓。墓地位于徐汇区华泾镇东湾村13号,驾车由龙吴路向南在进入外环线时,可以看到一旁的黄道婆纪念馆指示牌,车不上外环,走边上的一条小道,行进约700米,就可以看到旁边的黄道婆纪念馆了。

) U6 r; H+ S; w6 g. J6 G' v: l

: O, S( c1 w( v7 l- M0 S

现在的黄道婆墓用围栏圈了起来,里面很安静。门口是一个石牌坊,上面书写着黄道婆墓四个大字

% W$ [# H+ x6 R1 k! e2 N; \' D

9 _$ ?; M" G+ F5 v

墓建在两层台阶之上,上有亭子遮盖

+ ?5 a& O/ g- G% Q# j/ ?& J

# h6 f0 X- \% u( U* h. A7 G7 {4 t

墓碑是1960年立的,墓冢上青草萋萋,前有祭台。根据记载,“文革”时墓被铲平,现在看到的应是后来重新修建的。想不通的是文革狂人为什么对一个劳动妇女都不能放过?

, g: ]. [0 s% I; o+ O* }- C

+ P {/ l+ b& R# K1 v: h

在墓的侧方的一块石碑,上面记录了黄道婆的人生经历,1957年由上海县人民政府所立。部分字迹看不清,颜色较深的字是有人以墨水浸染

, r) T+ Z! ~" {$ v8 u

- T* Y+ M# d3 K; T) |- S

碑的背面,上面的字已经被人磨掉,依稀能辨认出第一字为“元”字,估计是“文革”时期造成的

7 x6 Y! Y/ Y/ [$ [ t6 \7 L

8 j! f# S) _1 O: |1 l/ K. H

在墓园外侧观看,墓区很安静,绿树成荫,隐约能看见树下有人读书,这真是个读书的好地方

[0 J# c# A6 H, {& q3 D$ V K

& h) N( C H+ M( O9 {

    在墓区的侧方是黄道婆纪念馆。一个小院内,座落着三间仿古建筑,规模不清楚。我来的不是时候,中午11点半工作人员休息,禁止参观。门前的白色牌子就是关门的告示。门上挂着“先棉”的匾额。

0 k/ v, I5 X9 L6 w8 ^

    经纬度:N31°07'33.8”,E121°26'38.2

: y. z% j) E0 G6 u f7 f

    考察时间:2008年11月4日

6 ^: x% ]2 E E( i

    寻访难度:☆☆☆☆★

, G# ]6 M! R3 M5 P& A; B5 a4 \

    观赏指数:☆☆☆☆☆

    文物价值:☆☆☆☆☆ , {/ Z$ x& A, C5 O+ Y

    访问指数:☆☆☆☆☆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7-31 14: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您好。您上面所引用的全部文字以及图片,都来自本人的网站。你引用需要注明出处,不能这样,会让别人误解的。也许您也是为了发扬传统文化,但是法律,知识产权,我们不能不理。照片其实很简单,网上类似的也有很多,但是我的文字却来之不易,那是我翻阅了很多资料,搜集很多书籍才得到的。希望您下次不要转贴我的文字和图片了。保护我的网站,如果您喜欢,可以多上我的网站浏览,但不要采用这种方式。

8 I& H) q* V" B) v4 Y( M

 

b5 [' K: V- o3 M% O! N* }& j6 z

小弟初来贵宝地,希望得到您的谅解。

发表于 2009-7-31 21: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想到追得这么快。

 楼主| 发表于 2009-7-31 17: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reve在2009-7-31 14:35:00的发言:
2 g9 I/ X. ?. _! N8 R5 T: E

楼主,您好。您上面所引用的全部文字以及图片,都来自本人的网站。你引用需要注明出处,不能这样,会让别人误解的。也许您也是为了发扬传统文化,但是法律,知识产权,我们不能不理。照片其实很简单,网上类似的也有很多,但是我的文字却来之不易,那是我翻阅了很多资料,搜集很多书籍才得到的。希望您下次不要转贴我的文字和图片了。保护我的网站,如果您喜欢,可以多上我的网站浏览,但不要采用这种方式。

$ P5 b) V" `5 Y0 G& ]1 j

 

) Z8 W4 B8 A" h& ~9 j

小弟初来贵宝地,希望得到您的谅解。

6 j. a' ]. K) t1 k7 `

转贴没有注明出处是我的错,不过你的图片都有水印,不用注明出处别人也知道!而且你的网站不让转贴也请注明一下!!最后你的劳动成果在网上传播会提高你的网站知名度有什么不好!!?????

% ~8 S. R# l& l; d

我的博客收录了几千张各个朝代的皇陵图片!随便在各大搜索引擎搜索"朝代的遗迹"就能找到!!!

% v9 m8 v" n, Z0 M

里面也有在本论坛转帖的文章!如果愿意欢迎转帖!!!

; r6 w/ A: D2 J) J+ j' W

 

2 J8 i* P6 n2 B$ H' H3 R F" r

好东西就是给大家分享的,不然何来网络共享!!!

; B. z2 H. s; Y, v/ }1 T q, x" V

欢迎你来到这里发帖,也谢谢你带来的好资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25 06:36 , Processed in 1.144688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