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03|回复: 3

[分享][推荐]红螺三崄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7-30 09: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 ~/ ^ k, W

红螺三

6 T0 ]( a) }1 }4 O2 k8 h, u) y) x

怀柔有座红螺山,红螺山上有座红螺寺。知道京郊还有一处古代名胜红螺崄(同险)的人就不多了。

8 k# L+ ]) v: e9 Q- G

非但如此,古之红螺崄还屡屡被现代人误读。明代文人刘侗、于奕正一段描述红螺崄的文字被多个介绍红螺寺的网页所引用,并冠之以红螺山原称红螺崄。实际上,红螺山和红螺崄,一个在京

& G, N. U" E' A# I

城东北,一个在京城西南。一字之差,谬之千里。

4 ^: [5 I0 n" u1 W2 @# Z

红螺崄亦称红螺三崄,旧名幽岚山,一曰宝金山。

3 `' }5 D0 M$ \, S

见周口店政府网站:生态旅游-红螺三险介绍:

; @- _, t+ i! Y+ T7 A% i

红螺三崄位于周口店镇黄山店村西北。著名的红螺三崄是明清时期房山八景之一。

+ D5 f: o9 J8 p1 {6 X

山体呈螺旋式上升,分三层,每层悬崖下有盘道,所谓红螺险,又称幽岚山,是指当年在上岭的红螺洞里有红螺出现且释放红光,故此得名。另据流传,在十多万年前,这一带是一片汪洋,这里有个海眼。有一天,人们忽然发现一个巨大的海螺堵在海眼上,它遍体是鲜红的鳞,被阳光一照,放射出红彤彤的光彩,映红了半个天,染红了这一带的海水。不久“轰隆”一声巨响,地壳变动,海水没了,红色的海螺变成了一座奇妙的山峦,像个大海螺的盖子,分上、中、下三层,人们叫它红螺三崄。自明代起就在下崄建竹园寺,中崄建极乐寺,上崄除小庵之外每一洞穴就是一座庙宇。红螺三崄,其山峰陡立,在群峰中显得挺拔而又雄奇。山间有高大的古松、古柏、橡木遮云蔽日,红叶的品种就八种之多,有数不尽的野花草散发着淡淡清香,还有清泉淙淙流淌,古庙、古碑、古塔点缀其中,景色如画,可谓“无限风光在险峰”。

+ b' v& {) s3 p8 h5 r7 N

红螺三崄是一处风景绝佳之处,它那毫无修饰的自然美,如象一位天生丽质的山村美女。

; i- E* y, X" X/ ~, H1 Q

 

" F" E' ^; ]& p2 k' r' F7 h

红螺谷采摘观光基地

) v5 W/ m7 o$ x$ G

据报道:周口店镇将充分利用地区旅游资源,准备将红螺三险、龙王堂、吉乐寺、云会门、铁佛寺、观音洞、降蓬山等多个历史文化景点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红螺谷采摘观光基地”旅游产业带。明朝避暑胜地-红螺三险及庄公院、宝金山、棋盘山、云峰寺等众多名胜古迹多达22处之多。

1 k1 @/ ^# I3 F# s: q. i

众多的奇山丽水、莽川秀林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在这里,不仅可以抚今追昔,还可以饱览大自然造化之神奇,领略山光水色的无限情趣。


" Y. L3 H; R' @9 r& T @) C f

攻略资料

7 y: ]' _* I a& O4 @

宝金山,小路上山了。上到宝金山,顿时被那“诸峰罗列、如剑如戟”的气势震住了。高耸的群峰犹如巨大的屏风围起一片无比幽静的沟谷,山高林密、溪水潺潺,红螺险崄就深藏其中。进到红螺崄反倒“不识庐山真面目”,只有在山脊上才能观赏到宝金山的全貌。视线所及,一片青翠,间有山花,除了几根高压线杆,还都保持着原来的风貌。

- D- }2 ~* y% l# o- q% m

玉虚宫,下到沟底,便与循沟而上的古道汇合了。沿古道下行可达曾负盛名的道观——玉虚宫,当年大太监李莲英常到此避暑。据村里人讲,玉虚宫的最后一位住持上世纪70年代才过世。如今保存下来的是两进院落、殿堂数间、古松、古碑和古塔。玉虚宫的地方,据说是李莲英的别墅,建筑规模很大,由前宫、后宫、塔院三部分组成,前宫四合院布局,正殿前竖两座碑, 云会门沿古道上行遇三岔路口,进右侧沟。走不多远,只见一坠落的巨石,一端倚山一侧,一端斜插沟底,中间的空隙刚好形成三角形石门。这正是古人所说“坠石开裂,真若门然”的“云会门”(亦称云聚门)。进了云会门,栈道是在半山腰绝壁开凿的,一侧是崖壁一侧是深渊,风光十分险要。只能容一个人走。石缝很窄必须手脚并用,石头上原有铁的痕迹,是以前是固定铁链子用的,现在铁橛子和铁链子都已经没有了,只剩一点儿痕迹了,从这里才算真正进入红螺崄。

" l* A6 }$ @4 U+ b, J, O" r

下险竹园寺,过了栈道就到了一个叫竹园寺的地方,这里大约有一亩多的空地,有很多破墙烂瓦,残破的石碑等,据说以前是红螺三殿,现在已经破烂不勘了。紧挨着石壁旁边有一口井,殿前空地上种植着不少兰花、牡丹、竹子,据说竹子是明代修行的僧人种的,竹子园因此而得名。转过山脊,还有一个石碾子。

1 e1 ]. t( ^; ~

中险极乐寺,继续前行,经过另一段栈道,颇费周折之后总算到了中险的平台上。在一个半山腰上,这是最引人注目的是极乐寺的遗址。虽然庙宇不存,但厚重的墙体与高大的石碑显示出当年寺院的规模。庙前两块石碑,碑上的字已经看不清了,隐约有“极乐寺”的样子,大概意思好象记录修建寺庙的情况。转过山脊有个破成两半的石磨。

: w# F4 D7 y! ?# A. }

上险朝阳洞,铁佛寺,在中险平台找通向上险的小道。上险就是像鲫鱼背一样的石阶,很高,石崖上插了一根铁棍,铁棍的圆孔上栓了一根尼龙 绳,攀爬时可以稍微借助一下,铁棍上刻有“天津积善堂李”六个字。上险的平台不大,一处小庵依石壁而建。不远是一洞窟,洞口颇大,因洞口向阳,被当地人称作朝阳洞。据老乡说,此洞原有千手千眼佛,“文革”中被毁。沿小路顺沟一直走到崖根石壁之下,可见断墙和倒卧的石碑。这里就是铁佛寺遗址。当年建有大殿,供奉七尺高的铁佛旌。听村里人讲,铁佛在抗战中“献了身”,佛头得以幸存,可能现在还埋在沟里。

" J% F) v( } c3 U* X+ p9 e& e

到了铁佛寺就离山顶不远,可另外择路登顶。


) P, ?% Q; \- C/ H3 h- J

红螺

2 f, V2 K# y9 d0 Y9 P

作者 赵润东

! t3 X5 _+ u& l+ C1 C: z

红螺崄,旧名幽岚山,又叫宝金山,侠于京郊房山城西南四十里的黄山店域内。多年来,人们很少知道京西学有这么一处旅游胜地。据《帝景景物略》记:“上方山之僻,未险僻也,东去三十里,有红螺崄焉”。崄者,即指关隘,山路危剑,行走艰难,不易通过之所在。所谓红螺崄,传说当年在上崄红螺洞中曾有红螺出现,且释放光芒,故名。

) z, y- @3 h8 A: D: B* f

红螺崄,群山环抱,东临巍峨嶙刚的黄崖山,西倚风景秀玉的上方山、涞沥水,沟谷纵横,悬岩险峻。居其中,“山间苦喧,耳不给聒”,缘其行,“山路苦陡,趾不给错。”《房山县志》上记:“红螺崄,山势歧崄突兀,诸峰罗列,如剑如戟,北自蔡树庵,南至对子鞍,皆其脉也。无东南支出之山,其西北分布甚广,然地僻人少无著者。”其间,殿宇层迭,宏伟壮观。黄栌、红枫漫山遍野,古松古柏参天蔽日,因其峰险景奇,幽雅静僻,且有寺、观,历史悠久,故被世人称为房山八景之一——红螺三崄。

3 o$ y+ R4 {& J$ Y4 _' `- n

红螺崄分上、中、下三。顺阒宝金山的出口向里走,或踏河床卵石,或攀山腰羊肠小径,披荆棘、越险境,约七、八里,旧时所筑砖石路苦便隐约可见。继而攀登,有古藤缠绕,荫翳蔽日,酷似天棚。不远处,两峰之间有地平坦,尚存殿宇残垣,旁有水井,周围榆、槐、柿树生长繁茂。此处坡度较缓,行走也较方便。据《房山县志》载:“循九龙峪,度八达岭,入桃叶口为下崄。”此处盖为下崄。

6 W/ q! z, `* _; `

沿水阴小径继续登攀,且陡且险。曲折蜿蜓,或山腰,或峭壁,有砖石台阶,山石有凿刻痕迹,因年深日久,人迹罕至,故尔苔痕累累。约上千米左右,半山腰凸出悬崖,上有石碑和殿宇遗迹,远观其景,犹如悬空寺,十分壮观。此即为红螺中崄。

- W2 I& t$ v% P1 V5 m$ l2 }2 ]

据中崄碑文记载,此处有极乐寺,登上中崄俯视四周,“苍然一色诸峰难陈,琐细莫辨”。“此山可望而不可登。此寺可仰而不可近”。极乐寺由释伽弟子“每每募化重修”。明朝万历年间内监总理张公祯因公差路过这里,捐资修复。极乐寺左侧有竹林,牡丹园,有石碾,磁陶残片,可以见想当年香火之盛。

6 s4 M1 G$ Y6 M3 Z; D2 c0 A

从中崄再上半里路,左面有松棚庵,再右是观音洞,“曲而客坐,深而朗朗,如是者上 ”,此处“意渐弛,僧渐拓其宇,峰蹙者渐列,面面见其巧,然势仍仄逼。直上视,莫及列峰之顶”。(《帝京景物略》)。清人佟有年作《红螺崄》诗曰:"奇险天开列九岚,幽人随意结禅龛。几番径绝烟云路,每夜龙归风雨潭。千人石梯悬上界,一枝松影盖茅庵,山僧尽日无他事,野鹿闲游一样憨。”

J) j+ ] b/ \* y) x

综观红螺,景致奇巧。到这里观光探奇,的确别有一番情趣。

" J% x# g/ O/ E. q2 g. f) S

 

8 ~: p8 x$ u$ y9 l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7-30 12: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玉虚宫的遗迹不错!

发表于 2009-7-30 12: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把怀柔红螺寺和房山红螺险混淆的太多了

发表于 2011-1-1 12: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好多遗迹都在子弟兵的势力范围以内,而子弟定却并没有将它们利用起来,而是“放任自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6-19 18:26 , Processed in 1.143843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