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510|回复: 34

大明东瓯襄武王墓[含4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7-23 14: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明东瓯襄武王 汤和之墓

# s- W: p: h! F0 t( V

大明东瓯襄武王墓

大明东瓯襄武王墓

大明东瓯襄武王墓

大明东瓯襄武王墓

大明东瓯襄武王墓

大明东瓯襄武王墓

$ v/ G. Q1 m& S* e# T: @' R


大明东瓯襄武王墓

大明东瓯襄武王墓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3 14: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 b& {8 x! }) U6 H

       汤和墓位于安徽蚌埠市东郊曹山。

0 w3 z, W/ j' d U' \

       汤和(1326—1395年),濠洲(凤阳)人,明代开国功臣、抗倭民族英雄。生前封信国公,死后追封东瓯王,谥襄武。汤和墓面对龙子河,背负曹山峰,水光山色,交相辉映,墓室是一座依山构筑的大型砖石单券式建筑物,分前后室和一侧室。高3.米,宽3石6米,共38.5平方米。1973年,从墓中发掘清理出了元青花大罐等一百多件珍贵文物。墓前神道长225米,两侧有6对石像雕塑,前端有有高达6.35米的大型神道碑。石雕马、羊、狮、武士,雕刻线条流畅粗犷,当代古建筑学家认为,此系明初石刻中的精品。现己划入蚌埠市的龙湖公园。这里山青水秀,环境清幽,与周边明皇陵、中都城和龙兴寺等景点形成“明代遗迹旅游专线”。

8 r) N, c4 D, B1 y$ J

 

$ ^# g) C. @( B# }. \, V4 Z


 楼主| 发表于 2009-7-23 15: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客气,我也在大伙的帖子上学到好多东西,相互交流吗。
 楼主| 发表于 2009-7-23 15: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汤和墓的费用

' X5 n: k& c" U5 x


 楼主| 发表于 2009-7-23 15: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汤和简介

$ s" {, W4 g9 i- ^6 v

 

5 J3 i9 T' v* i. I# {6 X% d d$ N






+ I/ N$ ?8 U+ `# \& ^9 Y; u# T







 楼主| 发表于 2009-7-23 15: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墓中的东西全都是仿制品,如果是真的怎么可能放在这里。墓顶确实是有两盗洞。

* V0 t! K! ~ w( h& J

      我去的时候刚巧墓室内的灯坏了,还好带着手电,在阴冷潮湿的墓室中打着手电,跟盗墓的似的。

2 Q! W" Z, ^: ~- }$ s5 P; \0 S+ r8 ~; l' C t


 楼主| 发表于 2009-7-23 15: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 ]4 O& @1 n' V# ?# S' M3 Q

    提到朱元璋,大多数人会想起两件事:一是肃贪官,二是杀功臣。所谓洪武功臣几乎被朱元璋斩尽杀绝。有的获罪被杀,有的无罪赐死,唯独信国公汤和能幸免于难

2 M' J( y0 g' ^2 Z9 [- O' t

 

' S7 [2 g- g9 R7 c

  朱元璋大杀功臣的理由很简单:无论是先立的太子朱标,还是后来立的太孙朱允炆,都为人仁厚,性格偏软,朱元璋当然不放心自己死后还留下一帮战功赫赫的老臣,因此在自己交班之前,想方设法把那些旧臣杀掉,为子孙后代的江山永固铺平道路。本来,汤和也在必杀之列,可因为他的机警和自律,能急流勇退,不贪恋权势,所以保全了自己和家人。

# D* e6 r' D0 m" ~5 d

 

6 n# b9 o0 ]! a9 q( c( Q% Y: I

  汤和对朱元璋有拥戴之功。他早年和朱元璋一起在郭子兴麾下效力,比朱元璋的资格还老一些。后来朱元璋脱颖而出,逐渐成为首领。其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将领看到朱元璋当老大,难免心里不服气,而汤和虽“长太祖三岁,独奉约束甚谨,太祖甚悦之。”在关键时刻,他率先承认朱元璋的领导地位,这份功劳,朱元璋是一直认账的。

8 o/ y$ c8 ?; {- x7 @, b; Q

 

- m( L1 ~9 w5 {4 z2 g$ e

  汤和不争功,能以平常心对待不公待遇。打下江山大封功臣时,朱元璋故意降汤和一等,找个茬只封他为侯,而其他同等条件的人都封为公的爵位。他却很谨慎,从不发牢骚,继续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地伺候皇上,几年后才被封为信国公。

; g/ v% ]. o1 J7 o

 

4 j* U- V) ?" a" k2 _! ~! L

  北方元朝残存势力和南方的倭寇是明王朝的心腹大患,同时也是罗织罪名的有力工具。在“胡蓝党案”中,很多人被冠以“通倭通虏”的罪名,含冤而死。汤和识相趣,迎合皇帝的心思以自保,与其等他“杯酒释兵权”,不如自己主动急流勇退。

# c2 W- |6 Q3 n7 ^7 _3 G# O5 ?; r

 

2 `5 K( w* X- L5 `9 q

       汤和识相知趣,迎合皇帝的心思以自保。《明史汤和传》记载“帝春秋浸高,天下无事,意不欲诸将久典兵,未有以发也。”也就是说朱元璋对掌握军权的老臣开始不放心了,汤和就投其所好,在众多高级将领中第一个自请解除军权,“和以间从容曰:‘臣犬马齿长,不堪复任驱策,愿得归故乡,为容棺之墟,以待骸骨。’帝大悦。”立马拨款为汤和在凤阳老家造房,让他衣锦还乡。

; Q, g1 B( Y7 l/ O W# r

 

8 Z' ? g f# e$ E

  回家后他又低调做人,从不以功臣自居,并且束缚子孙家奴,遵守法纪,善待乡邻,不授人以柄。他知道,朱元璋的耳目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他的监视,他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报到朱元璋那里,因而他就整天喝酒下棋,游山玩水,含饴弄孙,从不结交地方官和乡绅,不谈国家大事,给人一副只贪图享受别的事一概不管不问的印象,让朱元璋非常放心。

8 }- e! C6 e& t' X% ^3 p

 

# q* m O K# B. T

  就这样,他令人难以置信地活到了洪武二十八年,以七十岁的高龄而逝,是明初少有的几个能善终的老臣,死后被追封为东瓯王,谥襄武。

发表于 2009-7-23 15: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介绍的那么详尽.
 楼主| 发表于 2009-7-23 14: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东瓯襄武王墓神道

* v7 C5 k# l+ i8 u/ }* p- w





















 楼主| 发表于 2009-7-23 14: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7-23 14: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7 t5 `5 X0 C W& @3 m

 

& H; C0 ?( }/ X" |0 U' a, P

      在长达225米的神道尽头,坐落着汤和墓享堂。今天人们看到的享堂大殿,是一座三开间木结构歇山式仿宋建筑。汤和墓为明代墓葬,为何享堂的建筑风格却来自宋代?原来,在1973年文物工作者对汤和墓进行考古发掘之前,这里所有的地面建筑早已荡然无存。在多方查询文献资料未果的情况下,考古人员从原享堂遗址清理发掘出了一部分建材残件。经过反复论证,专家认为,元代统治时间较短,加之年年征战,很难形成特有的建筑模式。因而明代初期的建筑形制和构造特点,仍然沿用宋代风格。享堂之南便是汤和墓墓冢。今天,人们从位于享堂内的墓道口下行,便可进入墓室。

+ w( [7 ` s" A4 F( h


 

 楼主| 发表于 2009-7-23 14: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元1395年,开国将领汤和病逝于安徽凤阳。汤和病逝后,皇帝朱元璋追封他为东瓯王,谥襄武,敕葬安徽蚌埠龙湖南岸的曹山南麓。

) r8 \5 q4 ~' X; ^7 b2 l

 

  今天的汤和墓墓园,庄严肃穆,松风如涛。作为功臣封王者,汤和的墓葬规制享受了明朝臣子的最高规格。在墓前神道的最南端,立有一座高为6.35米的神道碑。但令人费解的是,原来刻在石碑上长达数千字的碑文,已被人逐字凿去。究竟是何年何代何人所为,至今仍无定论。业界认为是,碑文的作者方孝儒在建文帝在位时曾任翰林侍讲博士,深得器重。建文四年五月,燕王朱棣攻入南京,命他起草登基诏书,他掷笔于地,拒不受命。朱棣用灭九族来威胁他,可他回答说,“虽灭十族,亦不附乱!”结果被杀,除灭九族外,还杀他的学生,以成十族,株连至死者870余人。《明史》本传中明确记载:“永乐中,藏孝儒文者,罪至死。”因而当年由方孝儒撰写的碑文也要去……而在当地民间广为流传的说法,是明末李自成起义军所为。当时汤和墓周边区域均为凤阳府属地,李自成起义军在这里的破坏活动频繁,而且汤和墓周围的明代墓碑也有类似被凿去碑文的现象。
发表于 2009-7-23 14: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墓冢或墓体的照片吗?还是那个小房子里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7-23 14: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东瓯襄武王墓室

# I# t+ x( S D( r









发表于 2009-7-23 15: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哦,那个寿材应该是后来做的仿品吧?
发表于 2009-7-23 15: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貌似有盗洞啊  棺材上面放着小陶人是什么啊 还有左边也有啊  朱漆棺椁保存的很好很完整啊
 楼主| 发表于 2009-7-23 15: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汤和墓为大型单券式砖石结构,分前后两室,后室西侧还有一小室。墓室整体凿山而建,在前室拱门两侧,还可见裸露的山体大石。据专家考证,汤和墓墓室在历史上至少两次被盗(墓顶有两盗洞)。

0 K( [1 G7 M# g I0 p

   197311月,文物工作者在发掘该墓时,偌大的砖石墓内被捣碎打烂的陶瓷片随处可见,虽然清理出上百件精美文物,但都是一些小件。而令考古专家惊喜不已的是,这么一件大型青花带盖瓷罐竟然完好无损,未被盗走实乃不幸中之万幸。 这件“元青花双兽耳大罐”青花瓷器可谓是国之瑰宝,是研究元明之际青花作品的重要实物资料。可惜的是,墓中的物品都被移至蚌埠市博物馆了,就连墓志都是仿制品。历史已经远去了数百年,这墓园中的古冢松涛,如今已是蚌埠市的“龙湖八景”之一。

/ M& `# ~) }; u5 v. a# M3 N


发表于 2009-7-23 19: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去过不少明代开国王的墓地,可是还真没去过汤和的,可惜啊

发表于 2009-7-23 19: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详细,都是历史~~~承载

发表于 2009-7-24 13: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 m; @* p$ I7 }

挺不错的,与南京那几个功臣墓的石刻风格差不多,尤其是那个王八,一个模子。据南京名臣墓的有关介绍,有几个墓还未确定墓主,有人曾猜测其中就可能有汤和的,但后来他的墓在蚌埠被发现并确认。

发表于 2009-7-24 14: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没确定墓主的?我记得不是介绍里都有名有姓的吗?有无主墓吗?
发表于 2009-7-24 09: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汤和为什么不葬在南京呢?
发表于 2009-7-24 19: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1 i8 {& Z* a6 s

比如有一个墓,还存有部分石像生,很多人认为是胡大海的,但未经专家确认。可惜上次没有找到。

发表于 2009-7-25 09: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种〈金陵古迹名胜影集〉,里面有一些南京附近古墓老照片,其中就有失名的古墓。老照片上的古墓特别有野趣。
 楼主| 发表于 2009-7-25 15: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物以稀为贵!那么多开过功臣都葬南京那,不稀罕了!汤和他老人家一个人回老家了,落叶归根吗!
发表于 2009-7-26 07: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真详尽,学习
发表于 2009-7-27 11: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淮水安澜在2009-7-27 10:04:00的发言:
, ?' C% M; v, R7 y5 L3 N5 l

“燕贼篡位”这也叫无聊的事?,玩火自焚而已。南京的那些家伙清洗一下也是该的。

5 o$ M0 p2 R& {% }( T

建文活该被簒掉。

+ _+ ^) [, c, _' W" J- t: W

朱棣说的没错,本来就是朱家内部的争斗,不管谁当皇帝,都是朱家的人,本就是朱家的事,天下本就不该让一个废物和一群江南的酸文人执掌。

7 |. N# M* ?; p+ m, X- u

况且伪建文死掉也纯属活该。本就是伪建文在一群无聊文臣挑唆下对诸王先行发难,玩火自焚。建文身边那些无聊书生清洗一下也是应该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7-27 02: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云游的东东在2009-7-24 14:10:00的发言:
还有没确定墓主的?我记得不是介绍里都有名有姓的吗?有无主墓吗?
5 b9 G/ Y9 ~) P; v0 N2 x

    在南京电影机械厂的东侧岗子村有一座失名墓,目前仅剩下一对较残的拉马侍和一对石翁仲(武士),神道碑和其它石刻早已不存在了。

$ v* d( D; E3 g& L

    这组神道石刻的水准不亚于其他明初功臣墓,一对石翁仲雕刻的体态安详,细节雕刻的十分精美。虽然不知这组神道石刻到底是何人墓的神道石刻,但从石刻风格和规格来看,应该是明初高级功臣的墓。

 楼主| 发表于 2009-7-27 0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yger在2009-7-26 21:34:00的发言:
# d5 S' O6 L1 N! \% j; D

说难听点,就是粪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 f6 k3 r I9 b

对建文伪朝的那批臣子向来没有好感。削藩纯属玩火自焚,很大程度又是因为那些佞臣的挑唆。

0 Q% ]! [( ] ?3 C. |: U

何况,明朝为了没意义维护旧道统死的人,贬官的人很多,从靖难到大礼议,再到争国本,这些人不值得

      虽说胜者为王败者寇,但是方孝孺一介书生,手无束鸡之力,却面对专制君主的屠刀视死如归,抗节不屈,这可谓感天地泣鬼神!受到后人的无限敬仰和赞颂。就其个人气节来看,历史上实在不多见,这正应了中国人的一句话:“士为知己者死!”
 楼主| 发表于 2009-7-27 10: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yger在2009-7-27 8:14:00的发言:
# @$ I, y! b8 X8 ?/ C" f

 

$ r# b `' Z! ]" [5 ]: X$ @

方孝孺同样是封建专制制度的孝子贤孙,事实上他就是为维护封建专制制度死的。

/ b: x+ ]5 M7 |* W

一介腐儒,死不足惜。可惜明代这样的腐儒忒多,喜欢为一些无聊的事情较真儿。

8 f& s1 p0 Z2 C2 G# Y; d

“燕贼篡位”这也叫无聊的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5-18 11:09 , Processed in 1.208483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