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193|回复: 14

旧纸 哈尔飞 西单剧场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7-6 08: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见到张破纸,引起些思绪,收集点资料。(全部文章照片均来自网络,其中关于戏曲的照片来自本论坛网友于浩波)

/ k& p* {6 N$ n4 g

 

, M; J2 ]. `8 F) Z

) y. t3 C8 D( F) Z x0 A




; T4 E1 N: ^, r3 R( I

 

4 n7 Q( Q6 u. {; G8 R' m- O


哈尔飞戏院位于西单旧刑部街东口内路北,占地面积1820平方米(包括东花园),建筑面积1309平方米。初建成时仅容纳观众600余人,后经过多次改扩建工程,已可容纳1089人,成为北京重要演出场所之一。

6 K; ~- \2 i( v7 k

    20年代末,时任吉祥戏院经理,兼北平市剧场同业公会会长的郝锦川,承租了奉天会馆的戏楼院及东花园,将戏楼院推倒重建为一处对外开放的戏院,选聘经营城南游艺园多年的彭秀康任经理。戏院为占地400余平方米的砖木结构棚式建筑。戏台坐南朝北,半圆形,有灯光、幕布等设施。楼下观众厅有长条靠背椅,厅内有十根方形明柱支撑二楼观众席,因二楼面积有限,只设包厢,没有散座。开业一年后在东侧加建了观众休息厅。

/ ~! {: P- x- i9 i$ Y/ v

    开业前后,彭秀康在报纸上大做广告,称剧场名字“取义英文HAPPY福利欢乐的意思”云云,音译应为“哈培”。不知何人拟写广告词时误写成HAIPY,音译为“哈尔飞”,剧场便将错就错,自称为“哈尔飞大戏院”了。

* E& s7 r" i; z5 h% n8 T

    1930年《戏剧月刊》(第三卷第一期)有则报道称:西单旧刑部街哈尔飞大戏院定于9月14日下午1时开幕。该院于开幕前已经布置一新。一时党政军商及新闻界到者甚众。3时举行开幕典礼,首先由该院经理彭秀康报告筹备经过,次为梅兰芳致词,旋为赵丕廉和梅氏共同揭幕。礼毕后戏剧开场。首出为新艳秋之《女起解》,杨宝森之《打渔杀家》,刘宗杨之《恶虎村》,至6时始散。晚场戏是王又宸、郝寿臣、新艳秋、朱斌仙合演《法门寺》中“大审”一折,周瑞安主演《金钱豹》。原定场间休息10分钟后,由梅兰芳、姜妙香、曹二更合演《贵妃醉酒》。这是梅先生访美归国后首次登台。当时剧场内观众的反响,在许姬传、朱家先生记录整理的《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第三集)的一段“按语”中可见一斑:“这次在哈尔飞是北京第一次演出,观众的情绪是觉得久别重逢,休息10分钟的时候好像已经急不可待,不知不觉就鼓起掌来,越来越多,全场掌声如雷。后台也懂得观众的心情,就立刻重新开戏了。那天是《醉酒》,帘内一声“摆架”,掌声又哄然而起,等到出场时,又是叫好加鼓掌……场内的热烈气氛是十分感人的。夜戏散场时,观众拥到台前,长时间地鼓掌,梅先生一次再一次地谢幕,最后在前后台管事一再劝说下,观众才恋恋不舍地离去。”

X+ Q7 o. C- W" G/ R3 y! c- w

    哈尔飞开业后,除正常业务演出外,为扩大影响,招徕观众,还经常开展大型演出活动。如10月下旬举办“游艺大会”,在一台节目中有国发技艺团的杂技魔术;益智白话新剧社的话剧;女子音乐舞蹈;大轴是京剧名家上演京剧。这种综合各门艺术于一台的演出,深受观众欢迎。是年底,又接待了以著名音乐家黎锦晖为社长,专演儿童歌舞剧的上海明月歌舞剧社,演员均为10岁上下的少女,所演节目如《湘江娘》、《大江东去》、《五日落梅花》、《小小画家》等20几个节目,全部是黎氏自己创作,其内容大多反映了“五四”时代科学与民主的精神。节目受到教育界、少年儿童及其家长的热烈欢迎。因该剧场在西单地区独此一家,业务兴旺,吸引了戏剧界名家,如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四大须生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花脸郝寿臣、侯喜瑞等。另外如昆曲名家韩世昌、陶显庭、白云生;评剧白玉霜、喜彩莲;河北梆子秦凤云、李桂云等纷纷来此登台献艺。

6 m% _6 D5 S8 x- `2 F, a( h0 e

    1937年2月1日和3月7日,长安大戏院和新新大戏院在西单地区相继落成开幕,竞争局面从此形成。相比之下,两家新建戏院无论从规模、设备、位置等均优于哈尔飞,当年又处在“七.七”事变前后的动荡年代。为了求生图存,遂将业务重点转移到曲艺杂耍上来。这里开始邀聘京津地区的曲艺名家来此登台献艺。并于1938年9月18日正式更名“哈尔飞瑞园茶社”。这年1月份举办一台“曲艺杂耍大会”,由燕北大武术团刘静斋、刘燕忠等表演武术杂技。另有姚俊英河南坠子,谭凤元文武大鼓,曹宝禄文明单弦,于凤兰京津大鼓,傅士亭乐亭大鼓,李兰芬京韵大鼓,杜真福、果万林改良双簧等节目。因其票价远远低于戏曲票价,故吸引了大量城市平民和劳动阶层,上座经久不衰。瑞园开幕后,又约请曹宝禄、高德明、常连安、二蘑茹、王佩臣等十几位曲艺界名家常年在这里演出。大轴则由各位名家同台反串滑稽戏如《打面缸》、《打城隍》、《柜中缘》、《一步来迟》、《饭桶家人》等。压轴则临时聘请如“鼓界泰斗”白云鹏,“京韵鼓星”方红宝,鼓界新星小彩舞(骆玉笙)及特聘由津来京首演于此的相声名家小蘑菇(常连安之长子常宝)、赵佩如登台献艺。

Y. E' |* [" Z# B6 e0 o

    适值北平沦陷时期,百业凋零,瑞园茶社于1940年冬季因亏损而停业,被一天津人杨宜之租赁后创办“大光明电影院”,直至建国初期。1953年大光明电影院划归中央歌舞团,首任经理肖英,杨宜之任副经理。1954年1月划归中国戏曲研究院。是年7月17日正式改称“西单剧场”。

8 r' M+ E+ e0 {' K, O

    西单剧场为影戏兼营,先后接待过中国评剧院、新中华秦剧团、荀慧生剧团、北京京剧一至四团和北京市曲艺团等。那时上映的影片有《小姑贤》、《在压迫下》、《妇女代表》等。

! y( X9 ^+ q5 N. q

    1957年6月剧场划归新建的北方昆曲剧院,昆曲名家韩世昌任院长。白云生、侯玉山、侯永奎等名家长期在这里演出。1959年秋划归北京越剧团。1961年2月划归北京曲艺团。著名艺人魏喜奎、高凤山、关学增、罗荣寿、赵振铎,青年新秀李金斗、王谦祥等常年在这里演出。这时上演的电影有《五朵金花》、《洪湖赤卫队》、《以革命的名义》等。“文革”开始后停业。1980年曲艺团改称“北京曲艺曲剧团”,下设曲艺、曲剧两个演出队。1985年该团分成曲艺团和曲剧团,各自独立。西单剧场划归曲剧团领导。

; |) ~) c/ X" S, _2 u: V% J6 Z

    进入90年代以来,戏曲演出不景气,增加了对外营业的食品部、电子游艺厅、录象厅。西单剧场位于北京市统一规划的西单商业区改造工程范围之内。1994年11月26、27日举办两场向社会告别演出。演出剧目《大劈棺》,魏喜奎扮观音大士,王莲璋饰坟女,李金声饰庄周,王紫苓饰田氏,徐宝祥饰春云,白凤鸣、李世清分饰童男童女。该剧为50年代禁演剧目,此次经过改编重新亮相舞台,吸引了大量观众。荣高棠、张百发等中央和市领导观看了演出。同年12月15日演出了最后一场电影后,西单剧场被拆除。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7-6 09: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90年代在那好像还看过1块钱的电影

发表于 2009-7-6 09: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回忆,咱六几年跟着老父在这看过曲剧,七几年自己常去看电影,票价比首都电影院便宜。

发表于 2009-7-6 10: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那个剧场看了最后一场曲剧后,听说过曲剧团要解散了,后来剧场也拆了。

& a; q b& f* k. }+ o0 j# Y; Z

小的时候老去那看电影。

发表于 2009-7-6 1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后只能在梦中出现了
发表于 2009-7-6 12: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09-7-6 17: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勾起往事了。五十年代中期以后,北昆学员,每周六日,在西单剧场演折子戏,我几乎每周都去。四毛钱,池子,前排。实惠。

发表于 2009-7-7 16: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仁兄    好久不见了

$ X8 X2 W3 v j! N$ x5 u- m

 

& L' h' h: B5 k

这张戏单  太珍贵了

/ `7 j3 \8 p+ [9 C3 l

 

5 Y. M8 T2 b6 l# i2 f

是海报  还是  戏单

9 ~4 T' ~' d3 V. g

 

2 U6 l0 l. H+ M% ]1 E+ t8 E

请您 赐告

( d7 ?7 d5 U" @: G" x7 C

 

4 J9 g2 ]2 H Z4 \3 |

谢谢

发表于 2009-7-8 1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大大小小的字还没一定顺序呀[em69]
发表于 2009-7-7 20: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单剧场是否就是西单路口往西快到民族宫的那家吧?在那里看过电影红色娘子军,和伏击战。牛角石等电影。
 楼主| 发表于 2009-7-7 22: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于浩波在2009-7-7 16:04:00的发言:
! J+ ~% i- X. f" q

仁兄    好久不见了

! i% L, b8 o* i* m3 Z: k

 

) [6 A2 t, V, v: Z/ {4 v$ L' {: g% g

这张戏单  太珍贵了

) c, r2 p+ ?* d( p! _$ F. H; v

 

) \0 v: o% @" R4 K3 y

是海报  还是  戏单

* Q- ? W$ Z9 |9 R# m2 K; X

 

9 i2 V3 r5 f$ d" l+ D0 p

请您 赐告

: C2 z* t4 y3 r8 J, f1 W

 

5 F1 J; q6 E8 O" c3 J

谢谢

+ \' ]: }* Y# Q$ S

海报550乘310mm

 楼主| 发表于 2009-7-11 13: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09-7-8 10:48:00的发言:
都是大大小小的字还没一定顺序呀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Z. i, U& z1 p; q2 Z& t! P

当时的海报书写习惯,谁是角儿,谁写中间姓大名小

发表于 2014-2-21 10: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建西单剧场了,把盘子兄的精帖回炉,重新拿出来各位回味一下。
2 q! M! m6 r  K- ?9 s0 v
发表于 2014-2-21 21: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重读唐鲁孙先生作品集,其中《故园情》一书中对哈尔飞戏院开幕剪彩描述与楼主援引的《戏剧月刊》报道完全不同,难道当年搞过两次开幕活动?有请研究或了解这段历史的专家学者答疑解惑。
$ E$ C0 D" Z: U; m- r/ T( j) w, G2 S0 u
捕获2.jpg
捕获1.jpg
捕获.jpg
发表于 2014-2-21 21: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华文正 于 2014-2-21 21:13 编辑 6 s1 ^4 i3 [4 p' N; y6 }

: \% n' O5 h! x2 _6 E. y6 U' e最近重读唐鲁孙先生作品集,其中《故园情》一书中对哈尔飞戏院开幕剪彩描述与楼主援引的《戏剧月刊》报道完全不同,难道当年搞过两次开幕活动?有请研究或了解这段历史的专家学者答疑解惑。# E) ~7 h7 F, }, i1 m6 m
捕获2.jpg 2 S( d1 k4 y- v# ?/ a/ D

" h- C" G5 H! \4 m 捕获1.jpg
  z' F+ w8 J& F+ H- p9 Y5 C  d9 A1 ~% [. B
捕获.jpg 4 v7 E- M; ^% y5 U+ t5 Y4 L

( d% ^3 m( E) @( y' p& p7 O3 A! v
" W" ~/ L$ P( l2 N+ |) `7 o6 D6 Y# C
3 O1 ]* Q# Q( \4 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5-4 23:01 , Processed in 1.166705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