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88|回复: 0

3月3日《人民》海外版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6-3-11 15: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胡同拍记组”:留住胡同的记忆
 
韦川南
 
  2006年03月03日08:51


 
  当人们熟悉的鲜鱼口街、长巷头条已成为记忆中的名词时,一群热爱胡同的人走到一起,拿起相机为这些京味文化拍照留念,记下曾经发生在这里的荣辱兴衰、悲欢离合。他们就是北京“胡同拍记组”。

  客观完整地记录胡同变迁

  北京“胡同拍记组”的诞生源于半年前“老北京网”的一次网聚:拍记组现在的组长老张招募一群活跃在论坛里的胡同爱好者,拍摄和记录北京老胡同,得到热烈响应。这支特殊队伍年龄最大的60岁,最小的20岁,年轻人居多,行业各不相同,平时各司其职,周末聚集一起,走进老胡同。

  张巍说:“北京有很多胡同爱好者,各自拍摄会有许多缺陷,比如重复,对历史考察不够等,组织起来可以弥补这些不足,能够拍记下更多的胡同。之所以叫拍记组,因为不仅仅是拍照片,同时还要考察胡同建筑、历史变迁、风土人情、陈年旧事等,要为这些老胡同留下尽量完整的视听资料。”

  拍记组的四大元老之一王龙说:“第一次活动时只有4个人,现在已经拥有40多名成员,还有3名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外国学者,以后队伍还会壮大。”

  据文献记载,北京的胡同在明代多达1200多条,清代发展到1800多条,民国时有1900多条,上世纪80年代统计有3000多条。近些年随着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这些胡同已经消失了大约40%。拍记组计划拍下北京城现存的所有老胡同,目前已经拍下700多条,积攒了10余万幅照片。他说:“只有进行覆盖性的拍摄,才能客观完整地记录古都近些年的变迁。”

  从了解和牵挂到责任和义务

  拍记组成员对中国民俗文化怀有非常质朴的感情:迷胡同、拍胡同、记胡同,为某一条保存完好的胡同欣喜若狂,为一条胡同的消逝叹息心疼。很多人在拍记胡同的过程中,也成了中国历史、古建、民俗文化的“专家”。

  王龙是老北京网的版主之一,他的胡同建筑知识颇丰。在草厂四条,他指着一座造型奇特像云彩的门礅介绍说:“门礅主要起固定门轴的作用,便于门的开关,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成了一种装饰,从门礅上可以看出宅子主人的等级,比如文官用方的书香型门礅,武将则用鼓一样的抱鼓型门礅。这个门礅是书香型门礅的变体,在北京只剩下最后一座了。”

  同样是版主的刘阳学表演出身,现在从事文物保护工作,从12岁起就对北京的历史文化建筑感兴趣,对北京的胡同做过很多专门性的研究课题。

  老北京网的创始人张巍无疑是为胡同牺牲最多的人。29岁的他为了专心做网站、拍记胡同,放弃了工作,成了网站的专职“掌柜”。为了保证网站的资源共享,张威坚持不把它做成商业性的,网站的开销都由他个人承担,加上日常拍记费用没有经济来源,他现在已经负债一万多元了。他开玩笑说:“你爱上胡同,就离倾家荡产不远了。”许多网友向他匿名捐钱,王龙他们也义务帮他看管网站。有时张威也会觉得坚持不下去,比如退休的父亲为了支付家庭开支还要出去工作的时候,但是想到还有那么多人在支持他,他就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2月末的一个下午,三井胡同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旧旧的老木头门在阳光的映射下,笼上了一层淡橘色的光芒,门上的漆已经剥落得残缺不全,一群孩子欢笑着在胡同里赛跑,天空中传来阵阵的鸽哨声……拍记组的刘洋飞说:“北京的胡同太美了,我们的民俗文化太博大精深了,以前这么美的东西都是外国人在关注,现在我们自己拿起手中的相机,记录下这些文化遗产,这是我们的义务。爱胡同是每个中国人应该做的。”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董晗)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6年03月03日 第二版)

: f% D0 G4 |. b7 ?
[此贴子已经被吉祥月半丸于2006-9-4 16:53:29编辑过]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18 22:05 , Processed in 1.119564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