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九州清宴

求教各位---即将拍卖的北京最早老照中两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27 22: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客人在2009-5-27 16:40:00的发言:
难道这个照片是火烧圆明园之前的?
7 e, ?4 |+ r+ N+ _; Y0 n

 

8 g* V3 }/ n3 o+ d# i9 E

排除这种可能!

发表于 2009-5-27 16: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难道这个照片是火烧圆明园之前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5-28 00: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补贴两张

图片说明:北京第一张照片是由英军的随军摄影师费利斯·比托(Felice A Beato)在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 b9 S: y$ f, d: r% L6 [ 军侵略中国时拍摄的。在照片的背后,有摄影师比托对所拍摄照片的记录。其中记录的拍摄时间是1860年9月23日。根据这个时间,可以推测这张照片是目前2 {, c" d' y$ `( m 北京地区已发现的照片中拍摄时间最早的一张!也是摄影师比托的照片第一次在国内拍卖市场出现。 通州燃灯塔在北周末期创建(577--581年),在唐代6 a- O* F$ m3 s# G% N) ~+ H 贞观七年(633)复建,在辽代重熙年间(1032--1054)重建。元代大德七年(1303)、至正七年(1347)、明代成化二十年(1484)、 0 V, z8 U4 Y* W5 P6 K清代康熙九年(1670)都曾进行过维修。康熙十八年(1679)地震被震倒后,只剩塔座,从康熙三十年(1691)起,由僧人照感四处募捐,进行重建, , R' [) V, c( U, U! T每年建成一层。康熙三十五年(1696),知州吴存礼以为太慢,就带头捐钱,倡议公捐,加速修建,终于在康熙三十七年(1698)再建成功。此塔形制是密6 ^, [' o1 P3 [ 檐式八角形十三层砖木结构实心塔,由座、身、顶三大部分构成,全高56米,基围38.4米,是北京地区最高最大的塔。


图片说明:地安门最早的一张照片 照片拍摄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是目前发现最早的一张地安门照片。摄影师从地安门内由 , n) O: j8 c' S9 ^# T2 R, ]南向北拍摄,照片中可以看到当时的重要交通工具-马车。照片中间还可以看到一块大白布,应该是一个露天商铺遮挡阳光之用。 地安门是北京中轴线上的重要标3 t) ^7 w/ H% Q n 志性建筑之一,是北京皇城四门之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弘治十六年(1503年)二月重修,隆庆五年(1571年)七月修葺,清顺治九年; |# _- y6 f( r) B (1652年)七月重建,并易名为地安门,为砖木结构之宫门式建筑,面阔七间,中明间及两次间为通道,明间宽7米,两次间各宽5.4米,四梢间各宽4.8 : B& R, p J- ], j米,总面阔38米,通高11.8米,进深12.5米。正中设朱红大门三门。 地安门属于皇城禁地,清朝时期进出管理十分严格,在1900年前,很少见到有0 ^8 e& O, w. M/ y% O. z" U' X- @ 人拍摄地安门照片。此照片又是站在地安门内拍摄,更为珍贵!
发表于 2009-5-28 13: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在2009-5-27 22:44:00的发言:
6 t! B9 L& B: z

 

, X w9 Z1 I' j- M" u

排除这种可能!

' R! Z# A# ?! B9 I( z) S

这么说这组建筑是火烧之后还幸存的。

发表于 2009-5-28 13: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 \3 N: A) H. d& `' d5 F. p% Z

 

/ y: j7 P$ x' E" g3 L& ?

 

2 f3 z7 i- m) B- O/ V* G o. s$ K

 

4 P( ~; Y0 u4 A# a; c! D& O- J

 

6 E( @; ^* a! ]

是比托拍的吗?圆明园真是深不可测啊,可以找斑马等专家研究研究了

发表于 2009-5-28 15: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张像颐和园北宫门后山那边的建筑,第二张像是广安门.
发表于 2009-5-28 22: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张是海淀礼王园
发表于 2009-5-28 22: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帝京子民在2009-5-28 22:28:00的发言:
   第一张是海淀礼王园
% |6 B* r1 M3 [- J @

真的 太夸张了吧

发表于 2009-5-31 1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能确定是广安门吗?
发表于 2009-5-31 00: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现全球第二张圆明园木构建筑未毁前照片!等着看新闻吧!
 楼主| 发表于 2009-5-31 00: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稻子的 分析很有道理,高人!莫非专门研究过样式雷的货?
发表于 2009-5-31 00: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拍卖的几张照片全是轰动效果的照片!预展一定要去看看!
发表于 2009-5-30 21: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稻子在2009-5-30 4:06:00的发言:
8 s6 g1 w. ]6 z) T, w

好珍贵的照片!

& q% B" Z( g# C/ X" B

 

# C. C: r, ?9 n& Z6 O- q

从各个方面看应该是圆明园濂溪乐处的知过堂,照片中建筑应为乾隆46年因山东巡抚送来漆雕棂楹屏扇而添建的抱厦,南向,七间,两侧弧形连墙接慎修思永,前面建筑应为慎修思永后抱厦。具体可参见样式雷图。濂溪乐处1860年未毁于火,经过一二十年未作维护应该就是这个样子。

8 w/ S. P" i% D6 H6 R

 

* l. m0 Z6 k: p6 O, {* X

颐和园后山建筑多为北向,而且如此规模的很少,因此基本可以排除,外形和外部环境看是乾隆中后期典型的皇家园林建筑,因此也可排除密宗建筑的可能性。

0 F- O+ H6 a2 l

 

) F3 z3 y+ ~6 {1 S( R

当然这只是根据这张小图的初步判断。

: ]$ V. C, g `5 {$ X& O. m

大师您才是真人不露相

发表于 2009-5-30 11: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如此,有理有据

发表于 2009-5-30 04: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珍贵的照片!

% T" r1 _- ~, D3 v5 \, w

 

& L4 L; B) B6 y. D7 |

从各个方面看应该是圆明园濂溪乐处的知过堂,照片中建筑应为乾隆46年因山东巡抚送来漆雕棂楹屏扇而添建的抱厦,南向,七间,两侧弧形连墙接慎修思永,前面建筑应为慎修思永后抱厦。具体可参见样式雷图。濂溪乐处1860年未毁于火,经过一二十年未作维护应该就是这个样子。

0 `. b: j0 J. _, ]$ P) _

 

2 f! {% G& h4 v# d* ^6 G/ p

颐和园后山建筑多为北向,而且如此规模的很少,因此基本可以排除,外形和外部环境看是乾隆中后期典型的皇家园林建筑,因此也可排除密宗建筑的可能性。

! ~2 d1 H% f. W2 q

 

* v) c x' c6 ^: |9 `* J8 D) y

当然这只是根据这张小图的初步判断。

 楼主| 发表于 2009-6-1 23: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已确定为知过堂无疑,就等着照片拍卖的时候叫价了,希望斑马能毅然决然将其拍下
发表于 2009-6-1 23: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刻意去宣传就无所谓,要不是网络我可能也不知道有圆明园的建筑照片拍卖。
发表于 2009-6-1 0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楼柱看,确是广安门!
发表于 2009-6-1 17: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在2009-6-1 17:08:00的发言:
, k! t( J5 @" ~6 T* [9 b

 

! @! w6 D) v: Y, t

是的!这次是第二张!

4 r( U3 ~1 u9 V) ^' [# M

你已经认可这就是濂溪乐处了?

发表于 2009-6-1 17: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在2009-5-31 0:17:00的发言:
发现全球第二张圆明园木构建筑未毁前照片!等着看新闻吧!
% O/ ^: f' O( R

第一张是规月桥吗?

发表于 2009-6-1 17: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客人在2009-6-1 17:06:00的发言:
, h% W/ q6 |- K- u

第一张是规月桥吗?

2 K( U, H3 l, K

 

; L" p& P9 ?- v/ L: x

是的!这次是第二张!

发表于 2009-6-1 20: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容在Google上可搜到。若有意,是否可考虑屏蔽该内容网页,或限制登录。

发表于 2009-6-1 18: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客人在2009-6-1 17:15:00的发言:
|) h/ f; J4 M* x1 B

你已经认可这就是濂溪乐处了?

) ]8 S6 A, e; y, E: r

 

f: E* `4 ~& `! U

我是认同稻子的考证。但处于斑马工作室整体利益考虑,我们暂时不对此照片公开进行评价,不接受媒体采访和询问。

发表于 2009-6-1 15: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楼主详析,你的论据的确很充分,同时也更丰富了史料价值。

: P! k3 U0 Q; W

       

发表于 2009-6-1 13: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日我也有此疑问,但后来参看样式雷图,知过堂七间加修带周围廊的五间抱厦,已是双卷殿的规模,改建后知过堂为濂溪乐处第二大建筑,较四十景图中云香清胜大出不少。

& M) V/ }. g; a2 J( T* J! K I

 

. T/ D8 u9 G3 `' {8 {

“去冬山东巡抚国泰呈进雕漆棂楹屏扇等什,以其费工无益,甚不惬怀,,,第念成器不毁,又不肯因此添修大屋,不得已于慎修思永殿后旧有之云香清胜室,接楹装用。。。”

I5 X# l( J+ |/ q1 Y. i2 a, Y- h

 

$ V t' i+ l$ ^( g# [5 F; u* ?' t

在题知过堂诗注中可知,国泰投乾隆所好呈进的建筑构件反而让乾隆下不了台,修也不是毁也不是。当然,估计乾隆对所呈什物是喜爱的,否则也不会放到濂溪乐处。只不过需要找个理由给自己。而且改建需要建“大屋”,由此也可见改建工程不会小。

8 f. O- m3 `3 D. K% V6 d& ]8 ^

 

: i8 u4 E/ t, K# E3 s3 K

慎修思永殿东山墙以东为水岸,东山墙往北就已是堆山,因而矮墙之外就已是堆山隔离。

9 [: B- n4 m1 b

 

8 ]* j& Z" l m0 W- G


发表于 2009-6-1 13: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照片上建筑的做工和体量上看,不像非皇家建筑。如此大气的建筑一般体现在圆明园。
发表于 2009-6-1 1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知过堂原本是一处体量并不大的后厅,仅为小七开间,前面能修出如此宏大的抱厦,值得推敲。

! Y9 C' M3 R k3 g

        再,知过堂东侧就是水景岸堤,堆山似乎显得高了点,还有围墙。

4 q" ] X6 a+ ~: F9 c- W. N

             仅此疑惑,还望指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5 18:09 , Processed in 0.141042 second(s), 15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