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748|回复: 17

关于安化楼的问题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4-26 22: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坐57路从广安门去双井。途中有一站叫“安化楼”,这个站名挺有意思,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诸位有知道的吗?而且车站南边就有一个大高楼,看样子像是5、60年代的建筑,个头不小,是因为这个楼所以此地才叫安化楼的吗?请知情的先进给讲解一二吧~~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4-27 07: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五在此在2009-4-26 23:02:00的发言:
" {* }' f" I& L+ V% ?3 c

不是庙,我搜索了,是60年盖的人民公社大楼。和福绥境街道的大楼一个意思!原来除了福绥境大楼,这里还有一栋呢!有意思!文章里说北官厅还有一栋,没见到过。

: Q) A% q! t& g) S+ u1 P! l& T! y

是因为那里原来有个庙叫安化寺  所以那楼才叫安化楼,我的单位就在安化楼对面,我的中学在安化楼南面  ,那地带 大家统称 安化寺

发表于 2009-4-27 08: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五在此在2009-4-26 22:06:00的发言:
0 V |) k6 {6 x& |

今天坐57路从广安门去双井。途中有一站叫“安化楼”,这个站名挺有意思,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诸位有知道的吗?而且车站南边就有一个大高楼,看样子像是5、60年代的建筑,个头不小,是因为这个楼所以此地才叫安化楼的吗?请知情的先进给讲解一二吧~~

; \4 |( H$ c1 F" ~+ B% B' X. z _

我看你这个帖子主要是对为什么叫安化楼很稀奇,问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是为了回答你这个问题 ,告诉你这里原来有个庙叫安化寺 ,所以大楼就叫安化楼了,北京的居民楼都是根据楼所在位置的地名起楼名  这是个惯例了,看来你不是老北京吧!

发表于 2009-4-26 22: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五搜索公社大楼,介绍很全面

发表于 2009-4-26 22: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五在此在2009-4-26 22:06:00的发言:
3 x4 P' b6 W. p/ O

今天坐57路从广安门去双井。途中有一站叫“安化楼”,这个站名挺有意思,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诸位有知道的吗?而且车站南边就有一个大高楼,看样子像是5、60年代的建筑,个头不小,是因为这个楼所以此地才叫安化楼的吗?请知情的先进给讲解一二吧~~

. f& H& Q3 }) D' ]

那里有个庙:安化寺。

 楼主| 发表于 2009-4-26 23: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北京花市女在2009-4-26 22:45:00的发言:
/ E+ H$ W. J0 i+ k7 S

那里有个庙:安化寺。

5 t2 R3 c+ y$ B Y8 X! ^

不是庙,我搜索了,是60年盖的人民公社大楼。和福绥境街道的大楼一个意思!原来除了福绥境大楼,这里还有一栋呢!有意思!文章里说北官厅还有一栋,没见到过。

发表于 2009-4-26 23: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官厅公社大楼前几年拆了,那楼我熟,我小学就是在北官厅小学上的,在那附近的青龙胡同住了10年。那几个公社大楼都是疯狂年代愚蠢的见证!
 楼主| 发表于 2009-4-27 21: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北京花市女在2009-4-27 8:06:00的发言:
# t$ ?1 G+ |6 p- a

我看你这个帖子主要是对为什么叫安化楼很稀奇,问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是为了回答你这个问题 ,告诉你这里原来有个庙叫安化寺 ,所以大楼就叫安化楼了,北京的居民楼都是根据楼所在位置的地名起楼名  这是个惯例了,看来你不是老北京吧!

* E- ]! p2 Y, H% K

行行行,你对你对,哪儿来那么多话真是。

发表于 2009-4-30 09: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公交23路在此处有一站,叫“安化寺”。
发表于 2009-4-30 15: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广渠门内大街上原来有个寺庙叫安化寺,大概位置就在广渠门内大街14号楼(安化楼)偏东南一点,后来寺庙渐渐破败,大跃进时在原址盖了一个九层(局部为十层)高的大楼,每户家中有厕所但没有厨房,为了方便人们集体开伙,每层楼道东西两侧各建大厨房一间。当地人们以原安化寺的位置俗称此楼安化楼,过去那可是崇文区最高的楼房啊。现在已经湮没在幸福家园的高楼之下。

发表于 2010-12-7 18: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安化楼的问题

关于安化楼的问题

发表于 2010-12-7 20: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盘子在2009-4-26 23:03:00的发言:
北官厅公社大楼前几年拆了,那楼我熟,我小学就是在北官厅小学上的,在那附近的青龙胡同住了10年。那几个公社大楼都是疯狂年代愚蠢的见证!
0 m, b. ?9 u2 Q, Q8 l" }9 @; ^

好像蒲黄榆还有一个。这批楼没修厨房。当时“人民公社化”,吃集体食堂。当时因为这几座楼算市里面的高大建筑,所以,在福绥境和安化寺大楼,都在楼顶装了防空警报器。在京山最高的那个亭子上也装了一个。防备美蒋空袭的。

发表于 2011-6-21 02: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化楼和福绥境大楼一样都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期建起的人民公社大楼,在东城的北关厅和宣武区还各有一个,福绥境大楼据讲还是建大会堂剩下的建筑材料修建的,其实当时大会堂建成后剩余材料建成了好几处建筑,四个区各建的一个公社大楼中,似乎只有北关厅的大楼在外墙上有“公社大楼”或是“人民公社”字样,也是最早被拆迁的建筑,以前上班常常能在路上见到这个楼,但可惜从没有想过要留张影像。

1 X" y" e3 i: q; g9 g

宣武区的公社大楼在什么地方?不会是蒲黄榆吧,那不是崇文的地界吗?

发表于 2011-6-20 08: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片在2011-6-19 19:49:00的发言:
和平里商场还在吧?是不是面目全非了? * h1 U- L* i2 n2 Q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19 19:48:56编辑过]
, _; \% O' c7 \4 \- Y5 K% i

好像已经没有啥“面目”了。

: Y1 b& M, Q2 @5 t4 G+ C6 t% M

 

. O, l% C8 j' A# G; j8 T& [

但是同时期的“第五俱乐部”还在,几个旧住宅区还在。

6 _) l! j, K3 e" D# J0 K: h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20 8:48:59编辑过]
发表于 2011-6-20 1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鸵鸟在2011-6-20 8:47:00的发言:
# E3 v' [4 N4 Y1 _6 x

好像已经没有啥“面目”了。

+ U& ]" G7 }. A1 {' v6 |3 r3 j

 

* j- z0 h. m" l

但是同时期的“第五俱乐部”还在,几个旧住宅区还在。

$ E! `. Y; B( O& D! J4 b Y. 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20 8:48:59编辑过]
) V: C+ }# e6 T+ \+ p

 

, L; _; r3 P) `( k

和平里商场好象原地起楼了!第五俱乐部门面已经看不出来了!筒子楼部分的住宅区基本已经没有了,但五六十年代的砖楼大部分还在.

发表于 2011-6-19 19: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平里商场还在吧?是不是面目全非了?
/ U0 e' Q( l6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19 19:48:56编辑过]
发表于 2011-6-15 12: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化楼是大跃进时期的产物,和福绥境大楼是一个模式,是一个较长时期内北京市最高的居民住宅楼。楼道宽得可以骑自行车,住家没有厨房,要到楼西面开门脸的半地下的大食堂吃集体伙食。楼顶安有一防空警报器和景山顶上的一样。地下室为防空型,据说可防原子弹,其门窗全是钢筋混凝土的,有20cm厚呢。之所以叫安化楼完全是因其位置东南面有一安化寺而得名,其西南面有座弥勒庵,小寺庙不大,但很精致。安化楼的北面有天龙寺、东北一点儿是卧佛寺、东面还有隆安寺、东南稍远一点儿是夕照寺。盖安化楼时周边寺庙是相当多的。沿安化楼西侧、大食堂门口往南过弥勒庵就可以到26中(如今的汇文中学)的后门了。其实当初通公共汽车时的站名就叫安化寺站,北面3路汽车斜街站原来就叫卧佛寺站,只是后来文革时消灭封资修而改成的现在这样的名字。 1 G, |. i+ ?$ x4 S(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16 10:33:22编辑过]
发表于 2011-6-18 09: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这里,还是想再重提一下我的建议。

$ s8 b2 [1 x8 j& j! N, k

“大跃进、人民公社时代”,北京城出现一大批类似安化寺大楼这样的标志性建筑,比如“简易楼”,比如“朝内菜市场”及与他同一图纸的和平里商场、百万庄商场、永定路商场、礼士路商场,这些建筑已经成为北京在那个时期的时代符号,但是随着旧城改造,基本上已经消失。

$ `! V/ L$ @/ J; s5 |

能不能抓紧时间,组织几次“拍记”,留下最后的影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2 10:36 , Processed in 1.15514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