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横窗瘦影

[原创]五行八作说瓦匠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22: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琉璃阁在2009-4-14 19:28:00的发言:
好文章
. C [0 R7 V2 v. o$ P+ x' w

谢谢朋友的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22: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路丁在2009-4-14 20:42:00的发言:
8 r3 M% f+ a4 k( S

嗯,是了,看师傅们和完泥就走了说是第二天再说,敢情是闷出“肉头儿”好使。和泥可不是省劲儿的,我试过,板锨在泥里搅都搅不动------。

5 S% _5 m/ Z& e. L4 \1 v

玩沙子啊,那会儿只要有沙堆儿,就去拍窝窝:把手埋在沙里,在上面堆上沙子拍,然后慢慢把手抽出来,就是一个沙窝儿,可不好拍成窝儿啊------哈哈!

) D- E9 j/ X) Y; Q5 F5 F8 {" w1 {

写得真好,问好,横窗老弟!

) M( f; D" J7 G, u+ o ]

路兄晚上好~~~~~~~原来我家的院子外面便道比较宽,经常会在那儿左近堆放沙子,经常还是那种潮乎乎有些湿的,附近的孩子都来玩儿,大家玩得常会忘记吃饭,光着脚丫子碴上去,感觉很不错:))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22: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续一点儿吧~~~~

6 c. f* b' ?9 Y! v* l) o5 S

 

8 J F& k1 ^5 i) h* l! [

泥巴闷透了就该搅和了,照说这活儿谁都能干,至大就是个效率高低的区分。咱还是以房管局为例吧,第二天上工来了,老大姐们先是要给泥塘再潲潲水,遇到塘小的就可以由大家伙儿一块从外向中间翻搅堆积,让石灰泥土搅和到一起,塘大的就得一块块地切开搅拌,然后将成了堆的泥灰再翻腾倒成另一堆就可用了,到这褃节上老瓦匠们还要咧着嘴讲究着“搧砍劈剁”,说是手法,听起来挺“斜唬”,其实也就是码码外行捎带说说山而已。fficeffice" />

; x4 O3 i/ q0 o) F7 M- W8 b; A" C

解放前以至上世纪六十年代,那些土得掉渣儿的老瓦匠们经常在后腰上挂个脏乎乎的灰兜子,嘴损的人就将其戏称为糞兜子,与漫步长街国道上骡马用的东西靠个齐儿。我想这应该是旧社会瓦匠个体单干而遗留下来的老传统,灰兜子是粗帆布的,大约一尺多见方,四角各结扎着麻绳子,再居中汇成一根,灰兜子是为了在高处或房顶干活儿时往上系泥灰而用的。

) F. m: B# a( ^% J e

随着社会发展,灰兜子已经被完全淘汰了,上泥上灰开始大量地使用铁制的灰簸箕,三面是寸来高的槽梆,上面有提梁,可供挂钩子,在房顶或架子上干活儿就用铁簸箕将泥灰系上去再倒在灰槽子里。只是上了架子上大量用泥时,大家伙儿更喜欢单用铁锨,那干着痛快,因而每个班组里都会有许多块二米长一米多宽的铁板和数十个灰槽子,下面供泥的用板锨将泥甩到架子上的铁板上或灰槽子里,架子上的人再给瓦匠师傅们上泥,就算是两步架子高,也有些小伙子们会叫着劲的比着用长把锨向上甩泥巴。

9 l) j) T' ~' ` f4 o

直到后来才又有了胶皮槽子胶皮桶,于是也就有了窝窝头师妹“将泥巴吊上去”的开心时光。

. h/ C: g2 J7 N# D5 s

瓦匠们用泥是如此,而用灰则讲究就更多了一些。

$ N2 G) d- R0 R- H

房管所班组里用的灰基本是三种,一是白灰,二是青灰,三是沙子灰。

* o% l5 @" P# K5 o: R3 _5 a8 B' P

白灰基本是给老百姓抹内墙的,室外偶尔会用但极少。材料很简单,只两种:麻刀和灰膏。

( M6 u, r( S1 _6 x

发表于 2009-4-14 20: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嗯,是了,看师傅们和完泥就走了说是第二天再说,敢情是闷出“肉头儿”好使。和泥可不是省劲儿的,我试过,板锨在泥里搅都搅不动------。

, v# p. n, M1 _. Q

玩沙子啊,那会儿只要有沙堆儿,就去拍窝窝:把手埋在沙里,在上面堆上沙子拍,然后慢慢把手抽出来,就是一个沙窝儿,可不好拍成窝儿啊------哈哈!

# T5 I0 U6 ]. d3 a* h& ~5 |3 l0 e

写得真好,问好,横窗老弟!

发表于 2009-4-14 19: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楼主| 发表于 2009-4-14 18: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瓦匠还有个小名儿叫泥瓦匠,南方的一些地方也叫他们泥水匠,顾名思义,这瓦匠与泥水肯定是脱不得干系。fficeffice" />

0 V" n# F9 r% h; o8 x

老瓦匠们确实与泥沙渊源深厚,大家在挤兑瓦匠的手艺时通常会讲:齐不齐一把泥。大约这也就是如山铁证了。虽说和泥是壮工、小工的天职,可用泥用好泥就成为瓦匠们的专利。   

8 Z/ L* u; Q. d4 g9 K. b$ V

    老北京的孩子们从乍巴着小腿儿会走路,就喜欢玩沙土,和泥巴,说是那会儿穷当然有点儿关系,但恐怕其中也会有我们人类的遗传天性。旦凡街道的宽敞处堆放上一堆沙土,消息网立马就传遍整条街巷和胡同,随后这里就成了迷你娱乐城,大孩儿,小孩儿,家长牵着的,哥哥姐姐带着的,形成一幅壮观场面。

+ U) W2 M) a+ N

    即使大宅门、书香门第深居简出以家教夙著的那些小少爷小小姐们也难以免俗。天天整着个脸子的严父慈母们偶尔会想着让晚辈亲近下市井,体察下民情,便稍作放纵,由他们挎着小桶,拎上土簸箕,携着小铲等工艺器械混跡于喧嚷打闹的孩子群儿里。

8 b g" h- W1 Q; l/ g" H+ c5 S/ |

    至于玩儿法,这里不细说了,为的是让大家伙可以愉快地回忆回忆。

% L1 ^% s. r! h3 k" U

可怜的孩子们,曾几何时,他们又摇身一变,成为嚼着薯条,啃着汉堡包,坐在电脑、钢琴前的泥雕木塑式的玩偶了。只是场景换了,道具换了,角色换了,人物换了而已。

" R4 b* `: @/ S2 w0 i2 W0 \

和泥、玩沙土,做为孩子的游戏其乐无穷,但做为成人的工作就满不是那么回事了。

2 a w3 _4 N5 }! n2 e0 c4 j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房管所的一个班组每年拆砌墙要几百间,挑顶子最少也得三四十间,泥土的用量非常巨大,解决起来唯一的办法只有“原汤化原食”,业内叫这种泥是“碴(叉 三声)灰泥”。

$ j1 {$ M" P3 G2 g8 B% `7 z

屋墙倒塌、房顶子落架的瞬间是最脏的一刻,碎砖破瓦和碴土,里面还混和着老房积年累月的细尘土面子,干活儿的完全变成个土猴儿,那扬尘呛得人喘不上气儿来,同时这也是比较危险的活计,基本都是由班组里年青些,腿脚灵活些的人承担,此时分不得瓦匠壮工和小工,精诚团结相互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

K6 p# H+ T' b) g

操作规程在拆墙时严禁“搜根”,可实际干活儿时多数还得那么做,特别是破旧的碎砖墙,墙上站不得人,层层拆又太高够着困难,最有效快捷的办法,就是先将墙两头的柱子部位刨出两道立缝,再一点点儿沿墙体底部水平刨开,于是墙体也就自然向外倒塌。

; l2 E: n2 T7 d2 t1 p( }

拆房顶子难度更大些,首先要揭瓦,再将可用的瓦拆下,一般是顺檐头并排斜立两根杉槁,让瓦顺着杉槁溜下来,底下要刨个土坑或垫上厚厚的软土,以免滑下来的冲击力硌碎了瓦或溅起来伤了下面接瓦的人。接下来拆房顶的就得是有经验的木匠或瓦匠师傅了,他们必须站在比较坚固的山墙上,用撬杠将房檩撬起来移位,由于顶子上的椽檩已糟朽,铺的蓆已经烂掉,大部分房顶在檩条移位时也就瞬间落架了。

6 u7 h1 B: @+ Q r" Y+ o4 l2 e! t

值得一提的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极少听说房管局的瓦匠木匠师傅们出过重大工伤事故,也很少听说谁让砖墙给捂到下面了,或是谁从房顶子上掉下来了,这点恐怕也大大地有别于建筑公司。

7 r7 [/ O; v5 F

待浮尘灰土落下后,就得清理现场了,拆墙的要把还能用的整砖碎砖挑拣出来,单独码放;挑顶子的要将还能用的木枓椽子拣拾出来。

% o/ s3 n& x' O4 y

接下来就要将碴土过粗筛子,土留下,不能用的碴土清运出去,堆放在胡同稍宽绰能进汽车的地方。

' u* c" B2 }8 @3 \

由于老北京的胡同宽窄不一,院落深浅不同,出碴土也就难易有别,各个班组里都会有四五辆手推车,甚至还会有辆独轮车,抬筐、挎筐以至扁担更是必备的了。

' l0 s" V8 M5 w' i7 d: S3 x% P

出碴土难,开泥塘也得因地制宜,就近为主,有的开在大街上,有的开在院子里,也有的就开在屋子内。

; ?4 x7 u( z" J7 K

将大堆的土开好塘后,管运输的师傅会用三轮车拉来生石灰倾倒在泥塘中央,灌上水,生石灰立即像开了锅似地沸腾起来,到这会儿,大家伙也才能轻松一些,一人操着一把板锨围着泥塘插科打浑,互相开着有荤有素的玩笑,碰到有了跑水的地方,还得发扬一下大禹老先生父亲的精神头,赶紧封堵。

: s- F* I D0 D7 k1 I* n K

接下来瓦匠师傅们便可以坐下来,喝茶抽烟了,泥要是“肉头儿”好使就必须将它闷透,一般总要等到第二天。

发表于 2009-4-17 0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 p3 F/ h" _1 | C. v

 

9 \: e9 D! u2 z* p

上月,在一位善篆刻的老师那里,看到一方鸡骨白印石,滑腻可爱色如象牙,死皮赖脸非要老师给刻印,要“瓦匠”二字,不久见到作品,是“泥瓦匠”三个字,老师心中的看法跟你们一样,没有单的瓦匠,只有泥瓦匠。小印古朴可爱,屋甚宝之,今献于各位共赏。

5 D2 Y$ ]% V) I- ~0 U

 

- a" ~* w" ], `

 

6 k4 u- N- ] }* D/ u; v. e( n% o


发表于 2009-4-18 18: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印精致无比,先生雅兴所至
发表于 2009-4-20 1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聚集了不少匠人:



 楼主| 发表于 2009-4-20 22: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吴老的贴图让人大开眼界~~~~~~~~谢谢!

' R1 ]" E( q( {, X" m

看来在康熙朝也称泥瓦匠为泥匠,不知此称谓只是个案,还是与当时当地的语言环境有关,还是此前没有瓦匠之说。

5 J. j% t$ \! [" E I# l5 W

很不错----再谢:)

 楼主| 发表于 2009-4-20 23: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平湖的湖水流入了一道老墙,墙内雕梁画栋,琼花瑶草,昔日,这不知深深深几许的庭院中曾经徜徉着锦衣玉食的天潢贵胄,更是养育过大清国一代储君的潜龙之邸。fficeffice" />

; r* M- [2 ^( y4 C

秋千小院闲金索,芳草长堤老玉骢。”袅袅婷婷的杨柳岸,细雨微醺的丁香花,绿窗绮梦,宝鼎香浓。也许经过这儿会让人记起二百多年前那红颜素手锦心绣口的绝代女词人,虽说“一骑传笺朱邸晚”或为作者梦境,或为诗人臆造,然而就在这肃穆厚重的王府宫墙内曾经演绎过多少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却可资无数人遐想。

) z' P! x. t9 W: U* s" U

沿石驸马桥向西,不上半里,就到了亦曾繁华一时的南闹市口,再西行不远,迎面就是“老七爷”府的高大院墙。

$ Z s( Z V& t& U

文革中,石驸马大街改名为新文化街,据说这是因为鲁迅先生执教于今鲁迅中学,而先生为新文化运动之旗手,因此整条街道也沾了先生的光,命名为新文化街。不过,新文化街也并非浪得虚名,从鲁迅中学向西数起,计有:鲁迅中学,新文化街二小,受水河小学(原光明日报社旧址),新文化街一小,鲍家街小学,铁一中,至到顶到头儿,占据了老七爷府的第三十四中学。短短一条街的街面上竟然有中学三所小学四所,也可算得着实未负新文化之名了。

3 A+ s2 i* Z6 ^# j: L1 b

世间的事情有时也着实做怪,就在这块与王府宫墙及莘莘学子朗朗读书声相和之区的周边不远,还有着汽油库、化工厂,以及天天三班倒“歇人不歇马”震耳欲聋的冲压机床和石灰贮存场。当然这里说的是早年间的老话儿了,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 h( k* G- _2 t

前面酸了半天,绕了半天弯子,在下只是想说说石灰场,这才与本题有关。

4 W' ^: ]: Q. x* r# M+ S1 i

王府院墙外的街道很宽,但住家户很少,两边的树木高大葱郁,由于晚间少有人行,在丈多高院墙和暗淡路灯的掩映下,很是有些糁人。这也就是路兄说的,家长严禁孩子们去玩耍的三处禁地之一,因为再向南不远过了音乐学院的大门就是太平湖公园了。

7 Q5 T2 G! c! z0 ?4 @8 L

老七爷府的这段院墙很长,向东开的只有两个门,朝向新文化街的是原三十四中的校门,不知为什么,这个校门曾经一度被当作旁门,而将开在宗帽胡同的操场门当作了正门。这座门向南几十米处还有个小门,显然是从王府院墙上后掏的,小门经常紧闭。而就在小门路对面的胡同口上,有一道向上的高大的斜坡,坡道终年布满了石灰面子,干燥时就算行人走过也要爆起一片白色粉尘。这就是二龙路房管所的唯一的一座石灰场了。

: b1 e1 `5 Q/ g% c6 Q

灰场很大,占据了西太平街西口路南到前老莱街西口路北的大片场地。灰场由于经常进出大卡车,大门只是个类似铁拍子式的两片大铁网,进门处先是个小院,院北有七八间排房,做为传达室和供工人师傅们休息住宿之用,院子南面有个十来米见方,深达三米多的灰膏池子。小院的南面就是那非常大的石灰场了,里面堆积着小山一般的生石灰。

/ [! k& e/ }1 ?) o6 [

在那个时代,隔不了几天就会有带拖挂的大解放整夜向灰场内运石灰。随后各个班组的运输工,就要将石灰和“淋”成的灰膏用带槽帮的三轮车一车车拉往班组点儿或大街小巷里的一处处工地上。

& z! `1 i4 ~- K& f0 D. M

房管所使用的灰膏都是自己工人师傅“淋”出来的,而瓦匠所用的各种灰都是以灰膏为主的衍生产品。灰场“淋”一塘灰膏大致要一星期的时间,所以在忙时,各班组就必须抢着在点儿上储存一些以备急用,为此,班组点儿上除了必备一二个和灰的大铁灰盘外,通常还会备有几只特大号的灰桶。

发表于 2009-4-21 09: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1:楼上师兄的这一段文字,如诗如画,这么一大早看到这些可爱的文字,一天都是润帖的了!!我等着听神奇的灰膏的故事。灰,经常听人家说起,也注意看了一点,终究是不太明白,不过很感兴趣,我记得去年去箭扣长城的时候,看见那些可爱的建筑,我弄了一块白灰膏尝了尝,没找到糯米的味道,让人笑话我半天。毕竟好几百年了。

9 H5 I1 `) a5 W& q' o3 @( \) E

 

' ?% f! _2 F: V8 P% }3 g

俺的电脑中毒休克,今天终于出院回到俺身边了。高兴。

+ m5 N5 U9 R7 M" \' I8 Z& B

 

5 B( V- U! @' Z0 H& }6 }

 

+ G# C4 r+ S* Q; d

2:颐和吴老的照片是应县木塔的顶棚下面的文字吗?我去的时候也拍了些,这些印记多珍贵哦!

 楼主| 发表于 2009-4-20 22: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窝窝头子屋在2009-4-17 9:09:00的发言:
9 P5 p, @) o5 _+ N

 

: p+ M+ i) c( a( R; u3 K

 

$ I8 z# l' F& x+ N

上月,在一位善篆刻的老师那里,看到一方鸡骨白印石,滑腻可爱色如象牙,死皮赖脸非要老师给刻印,要“瓦匠”二字,不久见到作品,是“泥瓦匠”三个字,老师心中的看法跟你们一样,没有单的瓦匠,只有泥瓦匠。小印古朴可爱,屋甚宝之,今献于各位共赏。

O. c |) P9 q. K% S$ k

 

' S* Y6 C+ u) a3 p

 

/ l/ _6 ^( F+ {, T5 I# \! W C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泥瓦匠印.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 i. g' O M% W% ^) c

 

" \- j& F9 C- L$ T

真不错,让我妒嫉~~~~~~~

& v. T% `6 Q! U9 F/ I, |

连印章带篆刻么?

. }; r( e2 g5 W4 v: v' o

尽管是死皮赖脸,也难得一副菩萨心肠--------羡慕一下:)

4 ?1 K! w( Z+ _# `1 U

 

发表于 2009-4-21 22: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横窗老弟好!

9 |6 j; N8 E8 Q( y* ? r- u l

去年我家院墙翻新,拆下来的全是老灰砖,比现在砖大也厚,中间还有一条细细的凹槽。随着这老房,我想这砖也得有百十来年了,可真结实啊,拆下来整整儿的,一点儿没缺。还有一种是薄的,我听砌墙的师傅说是小砖,现在已经没这样的砖了。

# `7 k9 r; c. O

看您的文字,真长知识,谢谢!

' O, L$ s5 _4 v, w

以后有空儿侃侃太平湖------。

发表于 2009-4-22 09: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吴先生,蔚县玉皇阁俺也去了,满墙的壁画吸引了我,还真没注意顶棚上面呢,光线这么差您拍这么清楚可真是高手啊!!应县木塔我见过一个匾上写了工匠的名字。很是新奇。
发表于 2009-4-22 11: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壁画很美我也拍了。我是提高了相机的ISO拍的。

5 b( G. Y5 r+ T* H7 n( {3 N0 z

除了康熙年的,还有乾隆、光绪年的:


发表于 2009-4-21 19: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窝窝头子屋在2009-4-21 9:16:00的发言:
+ m& p; t. s: v' Z( j6 A, N 7 C* e; a( O. J/ Q: l! G1 Z

1:楼上师兄的这一段文字,如诗如画,这么一大早看到这些可爱的文字,一天都是润帖的了!!我等着听神奇的灰膏的故事。灰,经常听人家说起,也注意看了一点,终究是不太明白,不过很感兴趣,我记得去年去箭扣长城的时候,看见那些可爱的建筑,我弄了一块白灰膏尝了尝,没找到糯米的味道,让人笑话我半天。毕竟好几百年了。

2 h/ N; V# F' D

 

m) @+ n2 K. K8 u/ E& N

俺的电脑中毒休克,今天终于出院回到俺身边了。高兴。

4 Z! |* C) I- A( U+ V2 X* a

 

0 L/ V+ R. m1 `. W

 

3 m& s. |1 `. @; ]

2:颐和吴老的照片是应县木塔的顶棚下面的文字吗?我去的时候也拍了些,这些印记多珍贵哦!

. M Z" x/ N% H* R, o2 }4 }) V ]- ~0 ?% X; ?- C & F* P* n7 v- x

是蔚县玉皇阁内的。
发表于 2009-4-21 16: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老觉得红砖砖性很粉,缺少一种烧结以后的刚强。用瓦刀敲击声音也粉,没有青砖的金石声

1 D( h1 T" V$ b) ]6 V

 

# n- {& p. W+ b4 ~4 D1 ]3 |

这主要是淘泥工艺变化造成的。并不是青砖与红砖的区别,如果用传统办法烧砖即使不闷,也是金石声

发表于 2009-4-21 16: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6 v+ w, |2 x3 K" A

我对于灰的了解都处于初级阶段 。但是知道灰膏的神奇之处。愿意听师兄继续讲。

; V# S8 K d# m* h. t+ i! P

 

" l# P I* b t' K* M

我把我之前答应写给师兄您的文字整理出来了,都跟砖有关。帮我看看。

O2 H8 k( |8 ~6 a7 D" G8 s+ s9 @

 

& l) l9 u" H/ l; y- M, l

我一直喜欢建筑。老的建筑尤其喜爱。上学的时候,建筑课上有个模数概念。让我很喜欢。因为这在现在已经是不稀奇的事情了。然而中国古人很早就把模数概念用于建筑。而且运用的非常绝妙。现在咱们用了跟国际一致的“米”作为公用单位。也是一种模数。

: {! T8 F6 p$ Y: T& G

 

2 q$ U& X: x3 C' H

建筑模数,建筑设计中,统一选定的协调建筑尺度的增值单位,是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作为建筑物、建筑构配件、建筑制品以及有关设备尺寸相互间协调的基础。目前,世界各国均采用100mm为基本模数,用M表示,即1M=100mm

" [" Q+ D3 Q* |3 _' Z; g* p

使用3M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统一模数制》中为了既能满足适用要求,又能减少构配件规格类型而规定的。所以房子的开间最小一般是3或者3的倍数。

' i( q1 o3 U, `9 y5 k5 f

 

# b1 E: _8 k8 Z/ O

 

9 O0 T2 m3 r! H

下面的引用文字的初步说明一下古代模数制度。

0 {! g9 W7 ]0 d) v3 l! P" c* z7 k

 

* O( P, C0 w3 b- g+ \

宋代匠作监李诫所著的《营造法式》规定了“壕寨、石作、大木作、小木作、雕作、旋作、锯作、竹作、瓦作、泥作、彩画作、砖作和窑作”十三项制度。在每项制度中,均对其等级、尺寸、材料以及加工方法、用功多寡作了详尽的规定,从而使《营造法式》成为一部政治、技术和经济为一体的建筑专著,尤其是其系统性很强的材分模数制对后世的建筑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g6 l, v, n4 O" ?- G2 a7 p

清代继承和发展了宋代的材分模数制,在《营造法式》基础上又制订《工程做法则例》重新规定了在大式建筑中用斗口宽度作为建筑的模数制度。为适应不同建筑的需要.斗口尺寸分为11个等级。

. P! B% L) ^9 S- A6 k

小式建筑(无斗拱厅堂建筑或其它建筑)先定明间面宽,再依次折减,如次间为明间的八折,梢间为明间的六五折或七折。出檐长按檐柱高三折,檐步按檐柱经五倍计算,金步按檐步八折。其它梁架和空间尺寸皆可由斗口或檐柱直径而排出,即模数一定,全盘皆定。总之,我国古代建筑的模数制是科学而实用的,它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我国古代建筑能于世界建筑之林独树一帜.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 o! j& r6 q* z/ S

因此,“以材为祖”即在大木结构建筑设计中,以栱、枋断面“材”作为设计的基本模数(上图)这个模数系统称“材分制”。材有八等,依据建筑的等级高低而选用。大木梁架结构中,栱、枋是最小的构件,又是多次重复而有规律使用的单位构件,与其它构件联系密切。以其作为建筑模数是很有道理的。

5 ]4 p. d$ W/ Y" a: K

梁柱的断面大小也是以材而定的。一“材”高为15 份,宽为10 份,高:宽比为三比二,具有良好的抗弯剪断面形式,符合力学原则。不同等级、不同规模的建筑,就选用不同等级的“材”。等级高的建筑,就选用断面大的“材”,反之亦然。这样不仅满足了殿堂高大壮瞻或适形亲切的礼制、艺术要求,同时也满足了结构力学的要求。材分模数制的使用,使预制构件现场装配成为现实,这样可大大提高劳动效率减少施工时间,节约资金。

8 C& X' j& x( n5 t$ Y+ H

可见,八等材的模数制,即是建筑等级制度的产物,又是建筑技术经验的成功总结。

3 B, R; E: I g f; b; {+ @7 r

 

7 L+ O5 {7 D M7 J5 S t+ f( h

我想,所谓 “材”,就是房屋主要柱子的尺寸。有经验的造屋工匠,根据房子主人提供的柱子直径长度尺寸,就能推算出用这个尺寸的柱子盖出来的房子的开间宽度,檐高,廪宽,瓦垄条数等等,当然最后一点落实的,就是砖材的尺寸了,最后形成一个这座房子的和谐的整体,然后每个院子和谐,然后是整个建筑群的和谐。清代的样式雷家族,在这方面的成就尤其突出,连他们做出来的烫样(现在叫沙盘)比例都是那么和谐可爱!!。这就是这种模数制度的科学高明迷人之处!!

3 R% k* l1 {8 W0 ~% l

 

E [( E/ P8 u0 {

古人的木材的等级一般有定数,所以砖窑生产的砖的尺寸模数,都是跟柱子模数一致的,那样的柱子造成的开间恰好用这些相应模数的砖填满,不会出现碎砖墙,当然就结实耐用了。尤其皇家建筑的砖材都是根据固定等级的模数特别烧造的,其坚固和美观实用都达到了极致。

1 P6 D$ o, y3 H- E% l

 

1 ^7 F6 }$ U- s$ \" V+ Z3 b- j' m

现在,人们在努力做很多仿古建筑,做出来总是不如意,总是让人觉得生硬,板,看着浑身不舒服,我想就是没有把古代的建筑模数研究透,以为模样像了,用灰砖了,就能像了,竟不知一句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老话,作出来的总是四不像。所以我很久以前形成了一个小习惯,看到一座让人舒服的老房子,我总要看看它的砖的尺寸。什么样的柱子什么样的砖成就什么样的建筑,这绝对没错。因为怎么看都是和谐的。犹如你看一个精美的蜂巢,会发现它每个小格子的尺寸都是恰到好处,安排得当。古代建筑都是以木结构为主,所以这种量材为屋的制度做到了材尽其用,和谐美观。现代建筑都是要先定房子面积再定柱子尺寸墙的厚度。钢筋混凝力理学上达到了很高的高度,可以用很小的尺寸达到木结构无法达到的承载力,所以设计思路完全是另外一回事。我看到的很多现代仿古建筑比例很多不协调,可能跟设计建造理念有关,没有关注每一个尺寸和大尺寸的和谐关系,没有一毫米的和谐何来几十米的和谐?

, f' Y9 B3 ?! \3 U7 M

 

* g- P2 d$ q6 a

还是回来说砖,红机砖曾经服务建筑业半个多世纪,它 的标准尺寸是:240mmx115mmx53mm,外加10mm的灰缝。其实都跟建筑模数3有关,工地通常说红机砖的尺寸都是长240,宽120.52.中间的不足用灰缝找齐。说实在的,这个尺寸是当代最和谐的尺寸。它造就了我们的房屋的墙厚,37墙,24墙就是这么来的,37墙,就是墙厚达到了370mm,一丁一顺的砌法就正好是240120和灰缝这个尺寸。墙的厚度也习惯称呼为,半砖墙,一砖墙,一砖半墙。红砖应用以后,水泥也广泛使用了,水泥业的发展很快,水泥的强度不断提高,砖还是原来的水平,所以我发现后来很多倒塌的红机砖建筑中,都是砖体碎裂,水泥灰缝仍然胶结牢固,倒塌的墙体是一块一块的龟裂。就是他们强度比例不一致的结果。强度再高的砖和水泥都要有最基本尺寸要求的,尺寸不达标同样不能发挥正常的作用。印象最深的是去年汶川大地震,我看到倒塌的学校走廊外墙竟是半砖墙,别说大地震,小地震也得塌。半砖墙一般很少用,用了墙高也不能高于1.5。大型建筑的山墙都是37墙甚至40墙,其承载力和保温性能才能合格。建筑的基本制度在何时都应该严格遵守的。让我想起很多东北的苏式建筑,墙体都很厚实,这就是要求的保温性能高的结果。

+ o! @. ` H& Z, `1 [ m6 j

 

6 y% s7 r+ `4 ?9 S0 P

我国传统的青砖制作工艺是在烧成高温阶段后期将全窑封闭从而使窑内供氧不足,砖坯内的铁离子被从呈红色的三价铁还原成青色的低价铁而成青砖。据有关砖家的研究,青砖在抗氧化,水化,大气侵蚀等方面性能明显优于红砖,中国古代的秦砖汉瓦,能历经上千年仍保存完好可见青砖性能优良。但是因为青砖的烧成工艺复杂,能耗高,产量小,成本高,难以实现自动化和机械化生产,所以轮窑及挤砖机械等大规模工业化制砖设备问世后,红砖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青砖除个别仿古建筑仍使用外,已基本退出历史的舞台。那种中间带缝的青砖的尺寸比现在的红机砖长宽厚都大一点,也就是10mm左右,就这一点差别,盖出来的房子感觉差很多。解放后普通平房旧房改造的时候,都用红机砖了,跟原来的尺寸差的就不是一点了,于是出现青皮红核碎砖头填塞,无法正常的丁顺咬合,墙体强度也就没法保证了。

( M. E1 X6 q& ~1 S2 n/ X( N6 V+ B

我在山西看到的老房子砖是另一个景象。跟北京的青砖尺寸又不一样,同比例的大一号,所以房屋都高大一号。砌筑的花样也很多。砖与砖的咬合做得非常细致结实,砖活好的没法说!如果墙体倒塌看到的都是砖块们多少勾连着一起倒下,松散状,或者随着腐蚀面散落,那种整体性让人难忘。这种砖体在高大的山墙上时,倒塌前都是山墙中央部位先出现裂纹,上面的受力部分先倒塌,基部总是很稳健的存在。在河北的蔚县,看到的砖长宽都和山西的类似,厚度却没有增加,感觉像个大薄片,这些大砖造就的山墙很舒展厚实,配合一个浑圆舒展的筒瓦屋顶,别提多敦实多可爱了。从山墙上面带花砖的烟囱,可以想象屋内有一个大大的舒服的高炕了!!然而山墙中央先裂的弊病更加突出了。说明这种砖整体性不好。或者整体咬合性不好。猜想了一下,也许还有这种砖和木构架的模数差别很大,明代以后那边的木材是奇缺的,盖一个房子不易,他们的祖先们用了这种大号砖来弥补某些不足吧。红机砖的房子比较少出现这种状况,一般受力墙体两边容易先坏。我老觉得红砖砖性很粉,缺少一种烧结以后的刚强。用瓦刀敲击声音也粉,没有青砖的金石声。猜想很多,还需要多去几次才能了解和证实。也希望了解的朋友们多说说,批驳我的想法。

/ Y- G. |" {" c$ X/ F4 G

 

( T/ x; Y* _. a% v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的城墙的城砖,无论明代的清代的,都有着特别和谐的比例,坚固结实,每一块城砖都有一个可爱的样子!造就了城墙雄伟精美的结构,这也是看看这些残墙上面的砖想到的。赞叹越多,心痛也越多。不提了不提了!

8 o3 w z% d% G

 

师兄,大概就这些,我见过的东西少,老书也没看过多少,反正就这么多。呵呵。
发表于 2009-4-21 16: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排版咋变样了?

. u7 M9 H6 E ^

 

1 N) E4 A. s, _* [3 @% F8 D

 

- V3 n7 h! ~% A/ d

嘿嘿,一编辑变好了!!

发表于 2009-4-23 07: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横窗瘦影在2009-4-22 23:14:00的发言:
: ^' B( Q+ S# ~, w( l/ f- ~) o

谢谢吴老的资料照片~~~

* M6 Q0 R. I( C& _

我插队在浑源,向东跨过广灵就是蔚县,向西挨着就是应县,只是没有吴老如此心细:))

' U- w/ `" a: V/ R- n5 N( H

我的同事就在浑源插队,赵克坚不知认识否。清明我去了浑源、应县、广灵、暖泉镇等。您是知青,我也是,只不过在黑龙江。

 楼主| 发表于 2009-4-22 23: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4-22 23: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房管所的各个班组里有不少的女工,大约占到三分之一,她们大多是大跃进期间参加工作,基本都是壮工,但不包括后招收的和接班的学生及青工,在这个行当里,她们的官称是姓后缀个姐字,如张姐,王姐,李姐等,年纪再长些的还会再缀上个大字。fficeffice" />

- _7 u+ [8 l8 B' V, H

每个班组里也都会有位老大姐承担类似管家般的职务,就如同机关单位里的内勤,不说德高望重吧,也得有些威信,能让班长和大家伙儿放心。除了活儿特别忙时,她们一般不下工地。虽然不下工地,她们的工作也不轻松,所里、工段里的通知要由她们记下,来访的老百姓也要由她们接待和登记,运输工拉来的料她们也要协助装卸,也就是说,班组点儿上的里里外外,包括打扫卫生都在她们的工作范围内。此外还有些重要的准备工作也要她们抽空完成。

7 f I: W$ r8 K

瓦匠用的灰多一半都离不开麻刀,因此择麻刀就是这些老大姐们的主要业务之一。这活计说来简单,干好也不是很容易。运来的麻刀都是压得很紧很瓷实将近一人高的大捆,开包后先要将它抖落散,潲上水,等干松些了,要用木棍或竹片敲击抽打,有的老大姐为效果好还要将木条上钉一排透骨钉儿,将麻刀打出来成为松软茸茸状的才可以使用,剩下粗硬的棍状的甚至还有碎麻片就是应该扔掉的渣滓。

" Y: N1 _; O; N1 J; C

和灰时先把白灰膏摊在灰盘上,再将抖落敲打好的麻刀撒在灰膏上,然后要用“三齿”子不停地搅和,并用铁锨翻动,直到完全看不出麻刀来,就可以使用了。

; p; u! \( U. \: y! _6 a" z0 ^

曾经有段时间,流行过用玻璃丝替代麻刀,它落在人身上衣服里比麻刀刺痒得多,皮肤敏感的人还可能红肿,它的唯一长处是白色透明,能与白灰膏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但不知什么原因,没用多久便被淘汰了。

9 D0 k; r0 P7 V4 v$ q `& ]' A

这种白灰在房管部门里的用量很大,拆砌、翻建后的内墙抹灰只是一部分,更多是用在居民老房屋内的零修找补上。

' h! H+ f3 i7 n: Q: E1 M0 B* F

老北京人在冬季到来之前必须搪炉子,这里指的是大量使用蜂窝煤和蜂窝煤普及了炉瓦之前,一般搪炉子时,大人会指派孩子到专卖绳麻类的日杂商店去买两个“窝头”(我记得我经常去的是宣武门外达智桥路东的那家),其实就是青灰和黄土掺和一起的土疙瘩,然后砸碎泡软和成泥,搪在炉膛内。但居住在房管所班组点儿附近的居民也会懒得跑路,到班组点儿要上一点儿青灰,自己再在街道墙根儿旮旯处找点儿黄土掺和到一起使用的。那个时代,班组点儿的老大姐们也许是没有增收节支一切围着钱转的意识,总是会尽量满足居民的要求,不会横眉冷对,更不会口出恶语,拒人于千里之外。

9 E8 P0 ^2 s7 d( C0 E' T

青灰使用前必须要泡,一般都要在大桶里泡上好几天,还要经常搅和搅和,然后将稠浆用小沙蓖子或细眼铁蓖子过滤一下,剩下的渣滓和化不掉的石块就是废料了。这样沥出来的青灰浆成为浓浓的汤状物,将其倒入前面说过的抹内墙的白灰膏内,就是可供使用青灰了。各班组点儿的大桶里常年会浸泡着青灰,就像老字号里的陈年老汤,以保证泡出的浆汤稠色浓有光泽。这种青灰和好了,要放上一阵子,让它“肉头”了才好使。它主要是用在抹灰平台、棋盘星和天沟,再有使用得大量的就是查补房了。还有房管所瓦匠做的比较少的必须与原墙一致的老式清水墙,灰缝极窄,此时大多要用青灰或白灰抹上薄薄一层,但这时用的灰不能加麻刀。

& R6 O! m; [" a8 X1 ^, O, H

 楼主| 发表于 2009-4-22 23: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路丁在2009-4-21 22:20:00的发言:
5 S: ^. |3 r4 e$ A* G- ~% F

横窗老弟好!

8 u1 L+ V" B6 c7 b/ ?/ U

去年我家院墙翻新,拆下来的全是老灰砖,比现在砖大也厚,中间还有一条细细的凹槽。随着这老房,我想这砖也得有百十来年了,可真结实啊,拆下来整整儿的,一点儿没缺。还有一种是薄的,我听砌墙的师傅说是小砖,现在已经没这样的砖了。

$ @' N, r/ n# _/ ?* u$ T: U3 }

看您的文字,真长知识,谢谢!

( [/ O5 ~: ~* ]$ Y; {! u* [

以后有空儿侃侃太平湖------。

, x0 G" f+ Q5 _( s$ z

路兄好~~~~~~~~~~~

e k, N9 q% y* x8 U; |; Q; b

侃太平湖有些难度,你讲话了,家长不让去呀:)小时候家长不让去,大了那地方又太破了,记忆中的印象一直不是很好,不过有限的印象倒是很深刻,特别是周边的胡同也很乱,不规整。等侃完了瓦匠再说:))

 楼主| 发表于 2009-4-22 22: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窝窝头子屋在2009-4-21 16:07:00的发言:
2 B" P, V6 e$ A! c

排版咋变样了?

+ B9 m8 E' ^' D0 ]

 

3 R! ]% y6 m ?4 a

 

Y1 {, U5 c. Y- Z7 d- {$ r

嘿嘿,一编辑变好了!!

/ W0 {; e8 o! A* _

师妹好~~~~~~~~

% {) ]# {* I; a& q

你这文章太专业了,我得好好学习吸收下才行:)

! V& q3 y+ c0 a' |

我当瓦匠那会儿已经是30多年前的事儿了,当时也讲技术,有练兵有大比武,可惜很少有理论学习的机会。说练活儿,一是要有兴趣,二是要有悟性,更重要的是得有个好师傅。可那会儿的师傅讲得不多做得多,而且他们有的根本也说不出什么来。比如说下封户檐时,不管抽屉檐还是菱角檐,大多先干摆浮搁地码上,端详半天,看着顺眼了,行了,就一块块开始砌。那些规矩呀,制度呀,并不像写书人那么认真矫情。特别是房管系统,好多是旧房已经走劲了,有本事得看谁对付得好才行。

- p. g+ M9 S! z+ x; {) [

我写的这些事儿,是我经历的,30多年了,只能是回忆一点儿写一点儿,所以理论上根本说不全也说不好:)

: L$ z' d6 [, g; G) Q

你说的红机砖,确实对建筑业影响很大,基本上统一了其后的墙体尺寸。只是它的工艺水准也有个变化的过程,其间质量有好有坏,先是烧制水平低,但规格标准,随后是标准提高,但水平下降,粗制滥造的多了,这些年应该说质量又好多了,这兴许是与国家这些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关吧。:))

2 ?3 t7 V+ T+ `

 

 楼主| 发表于 2009-4-22 23: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吴老的资料照片~~~

r6 [! {$ c% }6 U) e! X. ~

我插队在浑源,向东跨过广灵就是蔚县,向西挨着就是应县,只是没有吴老如此心细:))

 楼主| 发表于 2009-4-22 23: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盘子在2009-4-21 16:13:00的发言:
2 { t' F; f: h3 k2 _. A5 Z

我老觉得红砖砖性很粉,缺少一种烧结以后的刚强。用瓦刀敲击声音也粉,没有青砖的金石声

+ e- x: q; {) R4 g& D, z7 j

 

8 C: |3 i7 r6 v" _7 q! Y5 r% {& n5 T% Q

这主要是淘泥工艺变化造成的。并不是青砖与红砖的区别,如果用传统办法烧砖即使不闷,也是金石声

' d# D$ k7 J1 E! P# T8 ]4 c' z: I1 X

突然记起来了,小时候还干过磨红砖末的游戏,跳房子,铤锅佬也经常用红砖头画印儿,大概也能说明点什么:)

6 j( T( J# u8 j( E4 G0 g3 ~ [

问好老盘子~~~~~~~~~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23: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颐和吴老在2009-4-23 7:46:00的发言:
8 K4 [" A/ U* L v6 B, a- U' J

我的同事就在浑源插队,赵克坚不知认识否。清明我去了浑源、应县、广灵、暖泉镇等。您是知青,我也是,只不过在黑龙江。

; j) H$ o# B3 x! G# T

呵呵----------您好:)同是天涯沦落人呀

; R" g" M% X% h1 n# h# c# c

很抱歉,您这位姓赵的同事我不认识,我们那儿是三个学校的知青,男八,女六和110------那个鬼地方,当年穷死了:)如今也的确好多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23: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管瓦匠叫泥水匠一点儿也不冤,瓦匠活虽然说不上是带水作业,可干起来却也离不开水。砌墙如此,抹灰更是如此,甭管用哪种灰,都要先将施工面浇湿洇透才好施工,否则不是开裂起鼓,就是两张皮,甚至整块墙皮会一起脱落。唯一有些例外的大概就是抹灰顶棚了,它是需要打底后干得差不多了,才能罩面,只是对灰的质量要求更严格些。fficeffice" />

7 F' h) C# ?& L' f- t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房管部门引入了一项新工艺取代的房顶抹灰的传统繁琐做法,而且防漏效果更好,那就是刷沥青油。

, [7 H J1 a( |8 d% U7 g3 m0 u! G+ A

旧工艺在灰平台、过脊灰棚、棋盘星及天沟抹灰时需要在抹好的泥褙上再抹层青灰,与普通抹墙一样也要打底儿后再罩面,稍干能上人了,还要三浆三压,这是边洒稠青浆边用抹子一点点地压过,三遍要分时段进行,这才能基本保证屋面不漏雨。但这样做终究耗时费料,灰要和得好,浆要调得稠,还得瓦匠手艺高才行。

) d3 `& r" C5 q+ r) b

从使用了沥青油后,虽然也要两毡三油,但工作简单了许多,即使是一般壮工都能应付得来。于是一到夏天,大街小巷胡同里经常能看到一些浑身穿戴得像黄教喇嘛,捂得严严实实,推着特制的上有脏兮兮黑油桶和大捆玻璃丝毡子小车的怪模怪样的人,他们也许就是货真价实的瓦匠哟。

6 X; d8 y8 }! U1 u& @0 v. H! B% W0 p

夏日,当书斋里的孩子们高声朗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时,房顶上会有许多瓦匠们正在汗滴房上瓦。这是房管所瓦匠最遭罪也是最日常的工作业务之一了,脚下是坎坷不平晒得发烫的瓦垄瓦面,头上是没处躲无处藏的毒日头,在三米多高三十多度的斜坡上弓腰屈背保持着挨批斗的姿势,手中瓦刀还得不停忙活着,一气儿就得干二三个小时,回想起来也真得很不容易。捎带说一下,上房干活的,不管是瓦匠还是小工,都不准穿皮鞋及硬底鞋,于是那种曾经很时髦的黄帮矮腰军球便大受青睐。

# `& D$ L, {: c! K% h; C* ^; {1 \

这种活计的专业学名叫查补房。

& V$ ]3 g* J$ }$ h! f; ?

老北京的合瓦房基本都建造于解放前,一些爷爷辈的会有几百岁的高龄,人老了病多,房子老了也会有许多问题。诸多问题中最让老百姓讨厌和头疼的莫过于房子漏雨了,就算是一些大宅门,规整完好的院落,也会面临着夏季漏雨问题。特别是伏天赶上连阴雨,顺房顶嘀嘀嗒嗒顽强不懈持续不停歇的滴漏声像是要考验人的神经。有的人家盆盆碗碗地接着七八处,大有锅碗瓢盆交响乐的意境,受到严峻考验的还有那些纸顶棚,如果你躺在床上,眼瞅着在去年“垩淋”中心又有了水痕,它渐渐地扩大,洇湿,湿透,起鼓,下垂,真不知当作何想,你是挪床呢?还是卷起被褥?还是找正方位摆上个大号的脸盆?为了防止纸棚大面积陷落,大约最紧要的办法就是登上凳子,在洇湿的纸顶棚中心捅个窟窿,让那些混和着泥土的雨水顺空儿而下,接下来,除了倒腾开下面的物品外只好听天由命了,心中祈祷着老天爷快发发善心,祈祷着“湿地”面积别再扩大了。

) R$ m, s9 v7 h& U3 S

再一个办法,就是像找“110”一样,赶紧找房管所或各班组点求救。其实不管瓦匠师傅还是住户老百姓,都心知肚明,要治房漏只有等到天晴。但也终究有些漏得严重实在挺不住的。这时还有个办法,就是盖苫布,像是给房顶穿上件帆布雨衣。可那会儿的苫布很有限,一个小班组要是有二十块苫布那就赶上富农了。不过随着塑料制品的流行,塑料布的广泛应用,应对老房漏雨紧急状况的困难局面有了很大改善,遇到紧急情况,就是居民们自己也能上房盖块塑料布救救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23: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村野匹夫在2009-4-24 22:56:00的发言:
0 m7 c" m1 n; r+ s* w

 

' z+ R- ~: i: Q

向老家来人问个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5-19 19:44 , Processed in 1.196907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