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查看: 5184|回复: 1

闲话马三立先生与少马先生的柳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28 05: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7-06-29 | 谈一哈马氏父子的柳

! w+ z2 Q9 W9 {0 r! u
& V" ?6 X* P2 Y" B$ j8 g8 n8 i
+ H: ]% H) n3 A7 s
标签: 马氏相声的柳 
$ r- O3 X# f# c+ P
6 |& r! c/ J( k. f1 M' S* |3 }, l

柳活:又称门柳,包括戏曲,曲艺,歌曲的学唱和演唱。

F6 T r2 N2 |( Y$ Y! D5 E4 t

马氏相声中,马三立先生虽然嗓音先天条件并不好,但是韵味十足,无论是正唱还是歪唱,绝无哗众取宠的感觉,马老先生用其多年的艺术修养来弥补自身条件的不足。“学李多奎”的卖菜腔还有独特的“拉洋片”马三立老先生和张庆森老先生的一版“拉洋片”不但是真锣上台,而且全凭唱功,两位演员的唱给人以进入气氛之感觉,该作品很干净,没有什么粗俗的东西,而且取消了长见的用扇子打人那番。他们基本上唱的是京八章,曲调优美,而且有所创新,唱的里面有新内容。只可惜,这样的段子凤毛麟角,实在太少。

4 ]# m7 b& O5 Q/ ~1 L

 

1 o( C2 i2 |$ Q% T( g6 V

少马爷马志明则因有戏曲功底,又涉猎广泛,在曲艺方面堪称全才。他的“听曲艺”中仿学了多种曲艺形式,在“太平歌词”中其演唱也很有特色。最爱听的柳有两段一是在相声“自食其果”中的小垫话学白派阎秋霞老师的那段脍炙人口的“黛玉焚稿”另一段就是马志明先生演唱的太平歌词“秦琼观阵”其腔调与韵味难以用文字来形容,实在是耳目一新的感觉。

发表于 2009-5-14 02: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氏相声中的柳活多是曲艺,而不是京剧。当初还是侯宝林告诉少马爷,说要多唱唱鼓曲,唱味道。而马三立学邓丽君,学唱流行歌曲也挺好玩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11 08:00 , Processed in 0.106837 second(s), 17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