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97|回复: 6

五十年代见到毛主席的回忆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3-18 17: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 S- z' U0 W0 _3 a' B# d

在1956年我刚刚考入北京十三中不久,就在国庆节前的一天,学校通知大家:明天不上课,早上七点集合,去迎接外宾。因为当时的中国,在国际上是比较孤立的,建交的友好国家不多,所以每次有外宾来访,都会组织各校的学生轮流去车站、机场迎接,有时还会在沿路夹道欢迎。因此我们也没把这次的通知当回事,只是作为一次平常的迎接活动。

1 g$ f7 M& F: S$ `9 @# A+ j

第二天我们按时到校集合,七点半左右十三中的队伍出发了。一路上,我们还见到了女六中、四十中的队伍都在向西直门进发。但是到了西直门队伍没有停下来,而是出了城继续向西走。当时的西直门外没有现在那么多建筑,只有一条不宽的通向西郊机场和颐和园的柏油马路,马路两侧就是一片片的农田。走到现在的展览馆附近的时候(当时展览馆还没有修建),我看见前面的路边已经有许多学校的队伍在整队。

5 \5 _* _3 W5 `* j3 u

我们开始向南转弯,沿着一条更窄的马路向阜成门方向前进。走了大约有一里多地,队伍停住了。大家都茫然地站在那里,不知道今天为什么会来到这里。和我们前后来到的女六中、四十中的队伍,也在我们的附近停了下来。原来我们每次迎接外宾,都是在城里的路边列队迎接,从没有到过城外。不久我们又看到许多其他的学校的队伍也敲鼓吹号地来到这条路上,很快这条路的两边就都沾满了人。

" c! W2 k! e6 d: R! r" ?& a

一些同学围住老师,打听今天是迎接谁,为什么到这里来迎接。老师们也是一头雾水,闹不清今天的阵势。于是只好含含糊糊地支应着学生们的提问,安慰大家要耐心等待。不一会传来消息说:今天是迎接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有些人就在猜测:来的客人是总统,那么迎接的会不会是毛主席啊!许多人都为此而兴奋起来,都想等着看看毛主席。

6 m* T' S3 V$ U# L5 h+ B7 Q

是啊,当时毛主席在人们的心中的地位是大救星,是无人可以替代的人民领袖。全国人民谁不想看看人民的大救星呢!

5 K0 \$ [2 N, h& ? K5 X7 ?

可是从八点半左右到达指定地点后,现在已经是十一点了,还不见动静。大家都有些着急,不断地派一些人到动物园方向去打探消息。可是每次回来的人,都是没课奈何地摇摇头。

+ h' y, G6 B" A# S

快十二点了,忽然听到来的方向有了鼓乐声,大家的情绪一下子被这突如其来的鼓乐声调动起来了。学校军乐队也一下子忙了起来,忙着拿起自己的乐器,站好队,等着指挥的命令。可是不一会,鼓乐声没了,先导车队也不见踪影,原来是一场虚惊。

2 {- a2 ?" p9 f# q

直到快一点了,才见到一些汽车匆匆忙忙地向我们开过来。不久,一辆指挥车慢慢地边开边招呼各学校整理队伍,准备迎接苏加诺总统。又等了很长时间,才听到远处有了人群呼喊的声音。这下大家才真正来了精神,赶忙都站进队伍里,翘首向北瞭望。很快呼喊声就传了过来,等听清了才知道是在喊“毛主席万岁!”啊!真的是毛主席来了!大家立刻也像前面的队伍一样,跟着喊了起来。“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的呼喊声,一下子就传了开去,后面的队伍也跟着喊了起来。原来是毛主席亲自到西郊机场去迎接苏加诺总统了。当时还没有现在的首都国际机场,一般外国来宾的飞机都是在西郊机场降落,也有在南苑机场降落的。

8 c( J+ ]. n( ] W/ _2 b

就在我们的呼喊声中,不久就看到了一辆辆的小汽车和摩托车匆匆地开了过去。再后来,就听到前面的声音越来越大,前导车队也很快出现在我们的眼界里。前导车队一过去,我们就看到了毛主席和苏加诺并肩站在一辆敞篷车上向我们开来。大家一见到毛主席,就不顾一起地高喊“毛主席万岁!”,哪里还记得老师千叮咛万嘱咐地叫大家喊“欢迎苏加诺总统!”的嘱咐呢!军乐队本来还在演奏迎宾曲,一见到毛主席,连乐器都不顾了,只顾向前拥,举着手双手和同学们一起喊“毛主席万岁!”了。

; \! v2 y9 r; |% D' l V t0 x

毛主席的敞篷车走在路中央,距离我们不到五米远。这是我一生中见到毛主席距离最近的一次,后来在国庆游行时,虽然也见到了毛主席,可是那时距离最少也有一百米开外。毛主席穿着他那身著名的灰色中山装,不停地向欢迎的人群挥手致意。毛主席当时才63岁,正是我们经常看到的红光满面精神饱满的经典形象。苏加诺总统是听不懂汉语,要不然他一定会发出“到底是在欢迎谁?”的疑问。毛主席乘坐的敞篷车虽然开的不快,我们也只清楚地看了几秒钟。

" e- c: |/ w/ C4 v. b' X9 B* e

毛主席的车过去了,同学们还在不停地大声呼喊着“毛主席万岁”的口号,直到后面的所有车队都过去以后,大家才慢慢地静了下来。可是这么近距离见到毛主席,使每一个同学和老师都兴奋不已。大家忘却了七八个小时等待的疲劳和饥饿,不停地互相诉说着自己的心情和感受,不停地交换着看到毛主席的每一个细节和毛主席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至于苏加诺总统,真是对不起了,大家几乎都想不起他到底是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带没带帽子。

/ K" |$ S" W% M. S/ `& y3 T: X/ B

回到家里,我也是急急忙忙地向见到的每一个人诉说我见到毛主席的情景。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近距离见到毛主席的一次。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3-18 21: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等那么多个小时不吃不喝,组织者真是太过分了。
发表于 2009-3-18 17: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幸福的回忆~~
发表于 2009-3-22 19: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过类似的经历,那个时代人的情感啊------。
发表于 2009-3-22 19: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牛老者在2009-3-18 21:42:00的发言:
等那么多个小时不吃不喝,组织者真是太过分了。
$ h" Q7 V. K( K- c

在那会儿,这太正常不过了。

发表于 2009-3-21 14: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挺美好的回忆。
发表于 2009-3-26 22: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20年大庆在天安门组字见过毛主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6-20 21:06 , Processed in 1.120163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