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食烟火斋

3月12日前夕,《植树时节说古树》[含5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3-13 09: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09-3-13 09: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3-13 09: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3-13 09: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现在已经换发新标牌
 楼主| 发表于 2009-3-13 18: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颐和吴老:此树雄姿数第一。堪比团城“探海侯”。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cimg0104-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 _8 W: Y8 n6 e0 d- P

发表于 2009-3-14 0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09-3-13 18:19:00的发言:
( U1 J, y) |( @2 Z: Q1 Y8 I: Z4 @- }

此树雄姿数第一。堪比团城“探海侯”。

8 R: s) {9 z5 _2 ^* e

这是车儿营关帝庙.

发表于 2009-3-14 02: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黑龙在2009-3-13 0:41:00的发言:
/ I2 n6 P }2 G9 ~/ g

只认的香岩寺和城子山;其他的不熟;后三个似乎是一个新修的庙里的

3 K. k7 }1 d* q0 ]& t6 M

 

/ R0 \4 F4 `" e9 V% D

img_7941.jpg 是哪里,很漂亮

% [. W4 q; o' Z, a

7941是北安河村,最后的几张是金仙寺

发表于 2009-3-14 02: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车儿营关帝庙的迎客松最绝之处
发表于 2009-3-14 07: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秋去爬八大处的野山,在接近六处山上的树林中发现两棵粗壮的参天大树,一人肯定是抱不过来,且两棵离的不远,和周围胳膊粗的树木极不相称,当时我就觉得这里以前肯定有过古建筑,我认为,有古树的地方都不是一般的地方,可惜没有拍下照片,这后悔
 楼主| 发表于 2009-3-14 20: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几位对古树都很了解

车儿营,是否在到金陵的途中?

& W! |# u" `* m' @. S

郊区古树,我不熟悉的。

# _, u1 [. x; \. Z% J

“车儿营关帝庙的迎客松最绝之处”,一条龙?

( A5 i. z. \# ]6 D. t8 j

还有这个,全是岁月和沧桑堆积的,顽强地活着,令人起敬。

# O R6 b4 n; D- u0 V3 ~; B"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发表于 2009-3-14 2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09-3-14 20:06:00的发言:
2 N+ \( m5 c( @ Z0 n, b9 i

车儿营,是否在到金陵的途中?

! p8 l/ ~$ ~+ _1 z

郊区古树,我不熟悉的。

: v6 ?$ B6 p* B8 J; s

“车儿营关帝庙的迎客松最绝之处”,一条龙?

" Z3 U6 o0 E2 `

还有这个,全是岁月和沧桑堆积的,顽强地活着,令人起敬。

+ S& R* n5 b! G i$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0 b# H+ ~+ u1 @9 {! m0 Y3 E! O% k

不是,位于海淀区凤凰岭,北魏太和造像原址附近.

发表于 2009-3-15 10: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发表于 2009-3-15 16: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析津志在2009-3-14 20:14:00的发言:
- e5 M4 c* D$ }2 f' _2 E1 D! c

不是,位于海淀区凤凰岭,北魏太和造像原址附近.

1 W: }0 r7 S* V2 @! b: \. ]

这是门头沟石门营村的古槐。

发表于 2009-3-16 07: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密云古柏

! [2 u. O: y6 a8 N" s0 a

 

|- W/ F/ T) v4 T



发表于 2009-3-16 07: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头沟房良村古槐:

 楼主| 发表于 2009-3-16 2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孙中山解救碧云寺塔顶的九龙柏

此文是“食烟火斋”原载于2006年植树节《法制晚报,风物志》其中的一段:

" _7 h( K; }1 w

 

+ R' l2 I- Z' E/ _9 A/ n

孙中山解救碧云寺九龙柏

! k- u+ k( Q7 l: P9 d: s2 p- i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至1929年5月26日移往南京中山陵安葬前,灵柩暂厝于香山碧云寺金刚宝座塔的塔室中有4年之久。之所以选择在这里暂厝灵柩,源自1912年孙中山与碧云寺塔顶九龙柏的一段情缘。

9 }6 h) _% b; K C0 \; k

碧云寺始建于元代,清代乾隆时期扩建时,在后院增建了一座34米高的金刚宝座塔。塔顶平台上建有7座石塔,还植有一株柏树。这株柏树当年被寺僧用绳缠、石坠的方法弄成了盆景样式,有九个分枝,称为九龙柏。

+ l/ Z4 j- Y/ N0 f9 F( x% {0 E. h

    1912年8月24日,孙中山为商讨国事来到北京,公务之余,由宋庆龄的姐夫孔祥熙陪同到碧云寺游览。孙中山早年在香港西医书院学医,1892年获医学硕士学位,立志济世救人。当他登上金刚宝座塔顶,见到被束缚得生机殆尽、行将枯萎的九龙柏时,顿生怜惜,于心不忍,他亲手解除了绳索,移开了石块,扶正了枝条,并告诫寺僧不要再折磨这株柏树,让它自由生长,于细微处展现了仁爱之心。

# U' x0 W" l0 |' H% I

    1925年孙中山灵柩暂厝塔室之后,登塔阶梯被封闭,4年间无人再上过塔顶。1929年5月22日,孔祥熙参与将孙中山灵柩移出塔室之后,重登塔顶,他看到当年孙中山解救过的九龙柏苍翠葱郁,长势很好,他睹物伤怀,于当日写下了纪念文章《总理亲手扶植香山碧云寺塔顶侧柏记》,这篇文稿的复制件现存碧云寺孙中山纪念堂内。那株九龙柏也被定为一级古树。

- ?6 Z( V5 m' d6 F2 ]/ m. K

 

- n9 ~5 y( u3 V6 z; ?* f


发表于 2009-3-16 2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陆老师每个图片都是一个故事,精彩!

 楼主| 发表于 2009-3-16 21: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颐和吴老)爱看您的古树

体会得到,您也是爱古树者,平时就积累很多照片。

* Z& ~+ X" G7 C! z

郊区的古树,我几乎都不知道,还要感谢您啦。

0 Q s& k, X! q% l8 [

有空请您继续发片啊。

. L# q, v+ n+ q

孙中山和九龙柏的故事,其实就在碧云寺展厅和塔顶牌子,我只是注意到了,并且在管理处得到一些细节而已。

7 N6 {9 W! {+ G0 g7 _/ ~

明年312,咱们俩合作一个北京古树专集,让杂志给登登、玩玩,好不好?

发表于 2009-3-17 07: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09-3-16 21:55:00的发言:
+ B5 d0 ~! {6 j* n/ j# A

体会得到,您也是爱古树者,平时就积累很多照片。

! V. d9 Y5 v8 @9 w

郊区的古树,我几乎都不知道,还要感谢您啦。

1 Y$ V! X! \0 Q; q1 v

有空请您继续发片啊。

( a, N X5 n* a+ D6 W

孙中山和九龙柏的故事,其实就在碧云寺展厅和塔顶牌子,我只是注意到了,并且在管理处得到一些细节而已。

" M, ^$ f V# K' L5 G

明年312,咱们俩合作一个北京古树专集,让杂志给登登、玩玩,好不好?

, O3 b: y+ o5 H/ _

陆老师好建议。那么这一年还要多拍点古树啊!

发表于 2009-3-17 08: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悼陵墓冢上的古柏:
发表于 2009-3-17 08: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黑山寨古松
发表于 2009-3-17 08: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地藏殿古楸树
发表于 2009-3-17 08: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山古松:
发表于 2009-3-17 08: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玉皇顶古松:
发表于 2009-3-17 08: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龙门古松
发表于 2009-3-17 08: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灵岳寺古榆:
发表于 2009-3-17 08: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栏村古松:
发表于 2009-3-17 08: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灰峪村古槐:
发表于 2009-3-17 08: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文亮墓前古银杏:
发表于 2009-3-17 09: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最古老的国槐--唐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5 09:21 , Processed in 1.204724 second(s), 4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