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八)
% ?) k3 B2 z+ a2 y 安远庙屹立在避暑山庄之东的山岗上,它东依巍峨屹立的磬锤峰,西濒潺湲清澈的武烈河水,与避暑山庄隔河相对,古刹庄严,殿阁巍巍。
; b3 f( _; K3 E/ I: ?: u 3 }) ]; x+ x! |1 [8 \7 K- `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八)
( J+ Z( a% |0 p u5 Q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八)
# {% z ^, M) h) j3 J Z* J
$ ? H4 s% I8 ^& g- e Y从图片看,安远庙非常壮丽。 w( u% z$ E+ [2 ^3 l
很可惜,由于近年来在庙周围种植了高大的乔木,遮挡了围墙与门楼,此景已难见到了!
: m( `# b9 J" ^( F0 X* q% }& v 娇阳当空,我终于来到了安远庙前:
$ z ]6 c( h/ r7 w% q( I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八)
% t% i8 C' Q0 c- a5 c: H1 @: l. Y
$ O/ G0 L2 o' |2 q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取得了平定阿睦尔撒纳叛乱的彻底胜利。
. J0 Y# X/ {8 C5 t' G, y/ Q为了安抚在平叛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对维护祖国统—作出巨大贡献的达什达部,乾隆皇帝决定将达什达瓦部迁往当时清王朝在塞外的政治活动中心——避暑山庄所在地热河(承德)。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5月,达什达瓦部2136人先后分两批到达承德,乾隆皇帝将他们重新编为九个佐领,归入驻防八旗。隶属于上三旗。同时拨给牲畜,划给牧场,发给粮饷,并在普宁寺附近的河谷上营建1000间房舍供他们居住,随同迁居的17名喇嘛也安居在普宁寺内。
8 w* B* N& M4 ]. Z为了使达什达瓦部安心居住在异乡的土地上,乾隆皇帝以“蒙古奉佛信喇嘛,不可不保护之,以为怀柔之道”为由,考虑到他们的宗教信仰和原伊犁河畔的固尔扎庙毁于阿睦尔撒纳的叛乱战火的事实,决定在达什达瓦部众驻地附近的山岗上“仿伊犁固尔扎庙式”,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修建了安远庙。 c: p$ Q: [3 u8 B* ^, E; \
乾隆皇帝在此庙中的碑文中写道:“予之所以为此者,非惟阐扬黄教之谓,盖以绥靖荒服,柔怀远人。”这座庙宇的建造,本身就是清政府利用宗教,怀柔、团结蒙古同胞的民族政策的体现。安远庙建成后,成为达什达瓦部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他们把对故乡爱念的情怀全部倾洒在塞外山城的原野上,成为我国民族团结的突出典范。
% D/ k. G' \/ Y5 [" S4 l安远庙因系仿新疆伊犁河畔的固尔扎庙而建,又称“伊犁庙”,又因其主体建筑普渡殿为方形,又俗称“方亭子”。
2 O# O' R* W3 w; H7 g" _2 g* ?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八)
) @ P% e; w) F* C
安远庙的平面布局呈纵深式对称格局,中轴线直对避暑山庄,是民族统一的象征。 O% s3 B7 Q1 m& F
安远庙宽l46米,长255米,占地2.8公顷。
: o' F' Y2 p( v! Z+ B安远庙内外二重墙垣。 3 h% K9 n! B# C0 C% W3 q
外墙垣正面及两侧设三座棂星门。三座棂星门现无存。 ' ]4 E; r8 B; ~) |( M% \9 C
内墙垣正中为山门。
1 T# W. I2 I& r/ D/ T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八)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八)
. e5 w/ m2 e3 m; X2 T2 ]# O% f
掩映在绿树浓荫中的朱红色的山门,面阔三间,为一座汉式单檐歇山顶砖石砌筑的门殿,下面辟有三个圆拱洞门,拱门上面为雕花石拱券。
* }$ K* d6 `3 L2 z正中拱门上额嵌有乾隆皇帝御书“安远庙”匾额,寺名寓意为安定远方,团结边疆各民族,巩固北方边防以维护国家统—,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书写,象征着民族团结,匾额正中镌有“乾隆御笔”的印玺。 ! i$ Z0 [ M [: J6 |' j/ S2 F$ L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八)
5 \+ m- _' w) f. M+ S
0 @* ]9 Y" O4 [, S! r+ @
山门内现为票务处。
o9 u3 q2 @5 a安远庙门票 10元 .
: D" S* N* ^, E" z5 p& H. i到了旅游淡季(11-01.——次年03-31.)关闭谢客.
/ G, Q# B0 D" |. j7 ~4 `我没有进庙。
6 J C& G a! F! k) T7 T来到安远庙的游客非常稀少,门可罗雀。 0 F* I/ \) h) F- a4 R% z% V
内墙垣内共分三进院落。 + [$ R+ r- k4 u/ e
进入山门的第一进院落是一片广阔的广场,御路两侧青松苍郁,花叶芳香,景色幽静宜人。
; S/ o* L. D' w( }7 K# h% _清代这里是庙内举行宗教活动的场地,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和正月初八日至十五日两次在这里举行跳布踏(打鬼)。 1 k% I4 { W$ l. r* n* [ \
古时西藏王朗达玛非常暴戾,毁坏庙宇,屠杀喇嘛,下令禁佛,有一个人借跳舞为名,袖中藏宝剑乘机杀死了朗达玛。后来喇嘛就以跳布踏为名,作为驱邪逐祟、战胜外道和迎吉纳祥的宗教仪式。乾隆曾在这里“集梵僧演布踏,以庆蒇事”。
1 {3 S% J5 J& [+ ~7 ^; e在广场的南北各有五间配殿,为专题文物陈列。
) M5 {- r0 l. g$ I在南配殿里陈列着达什达瓦部迁居热河的画面,在展橱里收藏着一件珍贵的文物——嗄布拉碗,据说此碗是17岁左右少女的头盖骨制成的,反映了封建贵族的残忍,成为历史的罪证。 2 i$ Y3 s" T+ u4 G( b0 [
在北配殿里陈列着中国儒家创始人孔子的画像及所作书册等文物,还陈列着清代承德高等学府文庙的石鼓拓片,以及铜鼎、乐器编钟等文物。 与山门迎面的是一座汉、藏结合的平台城门,墙壁上饰有藏式梯形盲窗,红白相间,色彩明快。 2 a/ Y( A9 N' ]3 u& E9 ]
过此门便进入第二进院落。
) h3 S" _3 S7 H% L第二进院落中原有64间单层群房,现已成基址。
, _$ b; k0 _# j5 r5 s过群房基址有一门殿。 9 w" v( |1 W4 r7 W; L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八)
+ W% U6 I" e: y3 T, [! ^
& Q+ G: H& U# @+ W) \- c+ [2 D门殿里存放着乾隆皇帝撰写的“安远庙瞻礼书事”(有序)卧碑一块,碑文记述了伊犁固尔扎庙的情况和修建安远庙的目的,充分体现了清政府利用宗教怀柔、团结蒙古同胞的民族政策。
$ k. b) s8 Y+ s1 V, }过门殿便进入第三进院落。
! w5 P. [" I* Q) r5 @* f( f 第三进院落由七十间廊房(嘛呢噶拉廊)组成,正中为该寺的主体建筑“普渡殿”。平面呈回字形,是蒙古寺庙中常见的“都纲法式”。
+ B. ]$ o2 \( Y1 _2 ]9 Y% x普渡殿通高27米,殿顶用黑色琉璃瓦覆盖,因黑色在五行中代表水,而新疆伊犁的固尔扎庙毁于阿睦尔撤纳叛军的战火,故以黑色取水能灭火之意。 " B6 L1 I+ c! Y+ [
黑色的殿顶使普渡殿显得庄严肃穆,尉为壮观,为外八庙屋顶建筑中的一绝。
; d: b% O1 d8 W5 U. }& k! M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八)
2 J6 t2 G1 D% F: h/ ^6 J
% Y, `$ ~6 s9 b1 w4 b在普渡殿檐下高悬乾隆皇帝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亲题的“普渡殿”云龙匾额,殿顶正脊上装饰有三座铃状喇嘛塔,侧面两山配以八宝法器式样的纹饰。 ' B: q: P# L: t5 ?; E1 u$ g
主殿普渡殿,外观四层,实际三层.
) D/ M! I+ v- p2 ?% I! J! K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八)
. r7 P5 [& c2 e U3 v. ~* e% ], P 8 `4 l1 c" s1 N" L8 g% h6 Z
一层与二层均是平面方七间,檐柱、老檐柱,金柱计32根环绕。
5 E. W5 E; D' z% m" m& t三层正、侧面仍七开间,殿内四周设走马廊两层,围以栏杆,将大殿内里隔成三层。
# K: C8 [9 D% I/ c8 t( y3 q2 j外观第四层(实际为屋顶的重檐结构)收成五间。顶部为八角形藻井,中塑盘龙衔珠图案。
l) V, Y# p4 Q) |1 o' s普渡殿殿内一层的主尊佛像,是雄踞在莲花座上的木雕绿度母像。 ) z% T. `( R8 @" D: f; _# q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八)
3 Q/ ]. q3 E6 p. B9 m+ ~; T
( g; c; y+ U7 J3 `8 r) g
绿度母是喇嘛教中最多见的女佛,亦称“救度佛母”、“多罗母”。传说度母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是救苦救难的善良女神。在藏传密宗佛教中,尊女性为佛母,认为男性表示智慧,女性表示禅定(即心神专注,观察“四谛之理”,止散乱之心)。从初学佛理到成佛,必须“定”、“慧”兼备。故此喇嘛教寺庙中供奉度母种类多达数十种,最常见的是以颜色区分为绿、红、黄、蓝、白五种,据说供奉绿度母能够摆脱八种恐惧,亦能解除狮难、象难、火难、蛇难、牢狱难、贼难、水难、非人难八种苦难,因此俗称绿度母为救八难度母。
, d1 W. r7 k* K5 I4 J/ p8 N w为了避免达什达瓦部众重受战火之苦,该殿特置金漆木雕绿度母像。
9 E4 a2 f! `8 d5 P2 S8 k6 L该像头戴宝冠,凝神垂目,神态安然,雄踞在莲花台上,左手擎莲花当胸向外,右手垂于右膝之上,左腿盘坐,右腿微伸向外作“吉祥坐”,表示这样就可以压倒愤怒,实现慈悲,以使众生安乐。该佛像身上的臂钏、手镯、璎珞、莲花等物,无不精雕细刻。佛身后的木雕背光上勇猛的大鹏金翅鸟、祥云卷草等图案,雕镂层次分明,工艺高超,与佛像浑然一体。在佛像前的金柱上挂有一幅乾隆书写的楹联。在金柱两侧各有一尊木制熊、虎,是乾隆皇帝木兰行围时亲手射猎的模型。殿内四壁绘有以绿度母经变故事为内容的工笔重彩的壁画,每一组皆画有绿度母,周围又有佛国净土的琼楼玉宇,还有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城市村落、寺塔伽蓝、帐房毡包以及山水、人物、花草、鸟兽等景物,壁画以《佛国源流》的内容构图,情节繁变,题材广泛。
M1 l& X& _% K" F4 y 普渡殿二层楼上供有三世佛和六大菩萨像,殿内墙上亦绘有彩色壁画,画中有庄严肃穆的佛、端庄柔丽的菩萨、矫健勇猛的天王、凶猛暴烈的力士,造型生动,富有灵活气息。很可惜多数已遭破坏。 5 v; ^/ O0 ~$ N( A
普渡殿三层楼上供奉着大威德金刚像一尊。 , Q; f a( B' A4 u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八)
7 c9 [" V& Z5 v
2 N" F$ p3 Y: |) p大威德金刚,亦称呀曼达嗄。它是喇嘛教中护法金刚之一,专司镇压邪魔。因此,在造型上突出表现它狰狞可畏、睚眦怒目的凶狠,其像为牛头赤身,共有9头34臂16条腿,手持各种法器,颈上悬挂骷髅串成的项链,足下践踏降伏的恶魔。佛教说它有“降伏恶魔之威,护善安良之德”,故此而得“大威德金刚”之名。
* ]9 } w: I! C8 X& N 雄伟的安远庙如同一座历史的丰碑,将达什达瓦部蒙古族人民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业绩载入史册。 1 C7 ^& J, k& ^
我回到庙前广场 ,只有一位停车场的收费员在祈盼远方游人的到来。 ; V5 z$ \! E8 B* x( T9 n. j0 t
我坐在树荫下,点燃一支香烟,边休息,边看四周的远景。
8 U- }! N9 i6 i2 r+ a 向西面稍稍偏北方向望过去,可以看到近处的武烈河上的安远庙桥以及远处位于狮子沟北面的须弥福寿之庙和普陀宗乘之庙。
% H. U; t# e2 v+ k* C: K5 S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八)
3 R- F D0 h( g( m- I5 H5 H! K7 z 拉近镜头看,看到两座大红台:
$ {5 m6 A X. [3 G) s0 T2 v% u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八)
w8 K( \0 ]# f- E- X
& L, `; f% y4 @北面的普宁寺被安远庙的院墙所挡,拍不到。 3 G3 p, ^& V. X4 ? m0 b
庙前广场西北角的低矮的墙垣外是近40米深的陡峭的山坡。 & [! ?6 |& w) J5 t# a3 U( r2 P
山坡的松林间有一条小路通向武烈河上的安远庙桥方向。
! h9 s3 Q- E4 o4 X 现在的时间是: 13:00 .
, o, C5 y0 v& t# ?5 D# p2 R 下山,去大佛寺(普宁寺)看看。 , T/ O" k) u( z$ G& ]+ ?' l6 @
下山的小路不难走,很快到了山下。
& N! Q* Y- r/ m5 i+ ~0 f( W穿过铁轨(承隆线),很快就来到武烈河上的安远庙桥处。
' i( z, r$ N" U* x7 A走到桥中部向南望去,变化太大了!!! 3 b8 R9 k2 H7 R) [. A
武烈河东面的河堤外已建成大片的高档别墅住宅,与武烈河西面的河堤外(避暑山庄东墙外)的住宅群隔河相对,大有会师之势! & _: Y2 D: t6 B+ z1 K2 S0 i5 n
唉!可怜的热河人!当楼群吞没了山庄,你们吃啥? 6 `7 S* B& B7 X8 y" t% t/ v8 `: u
............ - m/ k6 B2 Q6 t2 c
过安远庙桥后,向东回望,可以看到更美的安远庙:
6 \" |0 f+ r& [; y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八)
! n+ d. B0 N/ T8 y) s 向北望去就是普宁寺: * P, ~$ D A& V. V2 J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八)
' M' N. u& {" B7 V( z/ w
一直向西行,走到普宁路的路口再向北,继续走1000米,普宁寺终于到了! * a( y4 w) T0 @8 p \3 j
现在的时间是: 14:00 .
e6 j, b r B: G1 Z. o天气太热了! % [& M2 @' _/ y4 h
这一段路,边走边看,我竟耗掉一小时。
+ u, O3 n5 p) g) D$ m先补充点水吧!
) Y) K+ p( f; f 0 S' ^" {- Y' U. G& |# |( h3 L* A7 e
9 ` i8 ]5 ]' D
- H+ b- e; l0 {7 q7 s% _5 O- D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