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733|回复: 22

告别了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2-18 22: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思乡之情”终于宣泄差不多了

1 v. S! O1 L+ G5 k2 `, R0 q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2-20 12: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盘子在2009-2-20 12:13:00的发言:
6 O; ?, J3 s: | [2 Y

呵呵,好像南方有人这么干了,自主建房,最后失败了,不过您这想法要是放土地私有化的国家是完全可行的。咱们这不成。

2 R0 O7 y. B! k/ x! @3 E+ k( o1 A

 

4 |+ w+ Z, H% M7 u, Z7 ^

那当然,失败是必然的,他们非要在好地段拿地,直接触动政府和开发商的利益。

. m2 K8 m- _2 i3 B5 t' e0 b& H

 

3 s+ O3 }; ?2 e- _, n- g

我的想法不一样,所谓私房指的是地上建筑,土地永远是国家的,找地方政府签租赁协议,能有50年就行,咱们商品房不才70年吗,其实跟租赁又有什么区别呢?有了这个50年的使用权,什么时候拆迁都得有赔偿,因为这是合法的,这跟买农民房的性质可不一样。

发表于 2009-2-20 12: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盘子在2009-2-20 12:03:00的发言:
% r* D+ x" q1 Y+ X4 T# q# i. p

 

0 V( ^( D% M! ]

 

7 d) P. X0 p& X3 i

呵呵!有人已经这么干了。现在好些村都搞这个了。

" `- w5 S. y/ j8 X% y

 

- d" o; t1 R2 r1 Q

您是说香堂文化新村这类的吧?他们是由地方政府出面开发的,这跟我说的可完全不一样,我的想法说直白一点就是一帮老北京人拉家带口开辟新的居住地,就像游牧民族一样开辟新的草场。除了用地需要经过当地政府的批准,我们交纳土地租金或者出让金以外,其余环节没有政府、开发商的参与和干涉,自己花自己的钱盖房。

发表于 2009-2-20 12: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羊油麻豆腐在2009-2-20 12:10:00的发言:
6 m5 e# `3 _5 J4 M. Z' C

 

/ ]$ | G: H; y+ ]

您是说香堂文化新村这类的吧?他们是由地方政府出面开发的,这跟我说的可完全不一样,我的想法说直白一点就是一帮老北京人拉家带口开辟新的居住地,就像游牧民族一样开辟新的草场。除了用地需要经过当地政府的批准,我们交纳土地租金或者出让金以外,其余环节没有政府、开发商的参与和干涉,自己花自己的钱盖房。

& w9 a% J; p4 Y0 [# J: M

呵呵,好像南方有人这么干了,自主建房,最后失败了,不过您这想法要是放土地私有化的国家是完全可行的。咱们这不成。

发表于 2009-2-20 12: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羊油麻豆腐在2009-2-19 10:55:00的发言:
朋友,用不了那么多钱,只要不用耕地,跟当地政府、大队签个50年的开发租赁就行了,咱们自己盖院子花不了几个钱,只是大家一起扎堆居住,有钱盖个大一点的,钱少就盖个小一点的,丰俭由人,千万不要想着咱们弄个小北京城什么的,我只是想大家都住到一起,互相能有个照应,把气氛、传统都恢复恢复,创造一个京味儿氛围,城里的房子租出去,就当咱们的居住成本,真的不难实现。
8 Y# e5 w5 R# |) ^; I+ w

 

0 ]6 ^; X2 W1 x: x- s1 X3 M* x9 [

 

& v4 @: c4 l" f

呵呵!有人已经这么干了。现在好些村都搞这个了。

2 P J" {( c1 m

 

( u; W7 w7 q) s7 n8 I4 v

2 k" r6 I# j! [8 l h, `# |

 

" n: L s2 ~8 @+ \5 D( W

 

7 m! ~2 ?. b6 w% t

 

+ ]: m& e- K) L5 K# `

发表于 2009-2-20 11: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荔枝在2009-2-19 13:36:00的发言:
很好的提议,在对“城里”的建设无能为力的今天,这也许是我们比较容易实现的做法了,只是,离开了京城的四合院和胡同儿。。。总觉得缺点儿什么啊
& q2 D4 U5 N! X4 g3 U3 W

 

z, c ~1 D0 z/ @3 o

确实是相对容易实现的一个办法。

5 G5 r% l8 h h0 W

 

- b* g3 ~* I0 l9 U

这么说吧,城里的胡同四合院大部分都拆了,就算你有钱能搬回去,可你的街坊邻居都是些什么人呢?即便住在胡同里还有以前的氛围和感觉吗?!

) X1 C5 }8 ^4 ^* g5 H

 

5 w$ ~' ~( M! j0 p; t1 D

所以,找一些真正热爱老北京的朋友,大家一起搬走,规模逐渐扩大,有何不可?平时都热爱、怀念老北京,怎么一到了有所行动的时候就都退缩了呢?!

( J; m9 U! o& d: i) E( I D6 F+ w

 

2 M7 c( M$ @% ~8 J+ R

当然,如果是一时经济上的问题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总要有理想、有目标,条件一旦齐备便可商量行动。否则,我们老北京人的结局只有一个——————“坐以待毙”!

发表于 2009-2-20 12: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盘子在2009-2-20 12:24:00的发言:
历史证明,跟CP没理讲。到时候人家拿坦克说话。
) T2 n9 }. L' Z/ P2 \7 y# |

 

( f9 {! O. s: [& U- j9 g/ w6 i

哈哈,您要是这么说,我可没脾气了,到时候何止是我们盖的房子呀,就连城里的房子也是一样,都得给人家腾出来,一炮下来全成灰。

发表于 2009-2-20 12: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证明,跟CP没理讲。到时候人家拿坦克说话。
发表于 2009-2-20 17: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ayumi在2009-2-19 10:10:00的发言:
人不能活在文化和感情里,总是要面对现实的!
2 U6 o7 q6 H4 x% K' I( q6 M/ ]

面对现实,如果没有坚实的物质财富作为基础.一切都显得很苍白!

! P0 _* i5 H0 Y. [

 

0 V6 f/ ~% A8 v# W

 

3 H; G: r7 f' m6 d3 Q, g

 

) W x f L$ ~' W# c


 

发表于 2009-2-20 18: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盘子在2009-2-20 12:03:00的发言:
7 P$ z' {, j. o! d# p/ E- i$ r

 

8 G/ T0 C8 |* m5 C. M! a* E

 

/ |/ R2 z, b; a& T6 n

呵呵!有人已经这么干了。现在好些村都搞这个了。

我真希望我有一天也能拥有这样一个院子,邻居住的都是老北京人~
发表于 2009-2-19 13: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羊油麻豆腐在2009-2-19 10:20:00的发言:
. K" I; P% D! C8 J5 N

希望老北京网能够到郊区某个地方,不是太远的,找个政府洽谈以下房地产开发事宜,集中规划格局,我们各家自己掏钱盖房,都要院子,然后冬天一块儿雇人烧锅炉节约成本增加效率,这些院子就住我们这样君子之交的网友或是老北京人,若干年后,这里还住着一群北京原住民,不同的语言和风俗习惯,咱们这些人也就对得起老祖宗、对得起咱们北京城了!

: ~$ v; s7 |% _- M% h+ f1 H7 X7 y( `

 

0 `1 \ H# E& `! K% ~* x7 O6 s

说实话,我挺有这个意愿的,不知道有没有哪位愿意一块琢磨琢磨这事儿的?先说好了,全是为了保留文化创造和谐的老北京环境,绝非盈利性质

很好的提议,在对“城里”的建设无能为力的今天,这也许是我们比较容易实现的做法了,只是,离开了京城的四合院和胡同儿。。。总觉得缺点儿什么啊
发表于 2009-2-19 13: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羊爷说的在理,搬到哪儿去都是老北京人。
发表于 2009-2-19 11: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完全志同道合的人也不好找,社会多元化了,牵扯的因素太多
发表于 2009-2-19 11: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ayumi在2009-2-19 10:10:00的发言:
人不能活在文化和感情里,总是要面对现实的!
/ M, ~7 _3 d! l6 q# @0 p+ p) \

。。。

发表于 2009-2-19 10: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朋友,用不了那么多钱,只要不用耕地,跟当地政府、大队签个50年的开发租赁就行了,咱们自己盖院子花不了几个钱,只是大家一起扎堆居住,有钱盖个大一点的,钱少就盖个小一点的,丰俭由人,千万不要想着咱们弄个小北京城什么的,我只是想大家都住到一起,互相能有个照应,把气氛、传统都恢复恢复,创造一个京味儿氛围,城里的房子租出去,就当咱们的居住成本,真的不难实现。
发表于 2009-2-19 1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朋友,您的想法恳定非常好,但是肯定不现实的,正~不会批的。

发表于 2009-2-19 10: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羊油麻豆腐在2009-2-19 10:20:00的发言:
7 [0 e, n. b5 l: A# F+ W

希望老北京网能够到郊区某个地方,不是太远的,找个政府洽谈以下房地产开发事宜,集中规划格局,我们各家自己掏钱盖房,都要院子,然后冬天一块儿雇人烧锅炉节约成本增加效率,这些院子就住我们这样君子之交的网友或是老北京人,若干年后,这里还住着一群北京原住民,不同的语言和风俗习惯,咱们这些人也就对得起老祖宗、对得起咱们北京城了!

, L4 i4 Y( {! c6 e0 z: M6 B0 Z

 

0 z5 q/ z( H* S! A

说实话,我挺有这个意愿的,不知道有没有哪位愿意一块琢磨琢磨这事儿的?先说好了,全是为了保留文化创造和谐的老北京环境,绝非盈利性质。

3 E6 }6 g) q. x y' K. L% y% S

 

1 u2 E, x) [6 l0 P/ v/ n2 U

我要趁个几十亿,我就办这事,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没钱。夜晚总有千条计,醒了还是卖豆腐

发表于 2009-2-19 1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人,话总是能圆着说,缺少了老北京人的耿直,不愿意为了一个共同理想而付出,其实问题并没有想象中的复杂,只是现在的人被CP改变了,凡事都比较爱动嘴了。

4 X4 m; s) ~0 o, @; X" V+ ]

 

+ E1 U: S0 Q0 C* E2 I( D" R; k+ a

我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为了北京民俗文化能够继承,要不然谁没事儿往城外扎呀,而为什么说住在一起的人必须是君子之交?!无论大家多熟悉,无理要求谁也不提,就决不会出现邻里友谊的破裂,关起门来是自己的私人空间,打开门我们就是北京文化的继承者,互相之间礼尚往来,年节礼俗慢慢恢复,一切按照老北京规矩行事,这其实也是一台戏,一台可以延续的戏,为了我们的理想,也为了我们的后代,搬到哪儿去我们都是老北京人。

 楼主| 发表于 2009-2-19 10: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不能活在文化和感情里,总是要面对现实的!
发表于 2009-2-19 10: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老北京网能够到郊区某个地方,不是太远的,找个政府洽谈以下房地产开发事宜,集中规划格局,我们各家自己掏钱盖房,都要院子,然后冬天一块儿雇人烧锅炉节约成本增加效率,这些院子就住我们这样君子之交的网友或是老北京人,若干年后,这里还住着一群北京原住民,不同的语言和风俗习惯,咱们这些人也就对得起老祖宗、对得起咱们北京城了!

+ q8 g8 o8 y; m7 C! [8 E

 

9 z, S0 k; N) _0 S: I

说实话,我挺有这个意愿的,不知道有没有哪位愿意一块琢磨琢磨这事儿的?先说好了,全是为了保留文化创造和谐的老北京环境,绝非盈利性质。

发表于 2009-2-19 09: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总要继续
发表于 2009-2-18 22: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2-18 22: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慢走不送,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到哪不是过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15 23:16 , Processed in 1.178499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