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家族到底有多少钱?
! z" H1 z7 _7 h* S( k) Q 四大家族这个概念最早是20年代,由中共当时的领导人瞿秋白提出的。瞿秋白和老毛有些相像,他们都是出色的文人,很会利用笔杆子,他提出了官僚资本的概念。1923年,瞿秋白在《前锋》杂志上发表《论中国之资产阶级的发展》,明确提出几大家族控制当时的官僚资本。所谓官僚资本通俗来说就是国家统治者利用国家政权把一些国有企业非法占为已有,也就说利用权力控制国家的大部分经济实体。 ( w5 t& j0 l0 d% v1 @% p7 Q% d
之后四大家族这个概念风行了近二十年,最终由当时文人之一的陈伯达的在内战(解放战争中)中完成的。他的《中国四大家族》一文提出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买办资本借抗战名义聚民财入私囊,并且估算这四个家族有200多亿美元的财产。这种观念老萨颇为不解,因为整个二战期间美国由于先欧后亚的政策,一共只向中国提供了16.2亿美元的租借物资,200多亿美元从哪儿来?200多亿金圆券还差不多. , }: V0 p% E. `
一些其他的佐证 . F2 G6 q( w9 P) P) H
目前大陆历史学家主要引用美国,日本和国民党内部的一些资料。 据国民党元老蔡元培日记所载,1934年12月26日《江南正报》曾刊文称:国府要人之财产多系秘密,而就可调查之范围内调查,则诸要人在本埠所有财产估计为,蒋介石1300万元,宋美龄3500万元,宋子文3500万元,孔祥熙1800万元,孙科4000万元,张静江3000万元。其他要人在上海各中外银行存款及不动产,据中国银行调查,约有5亿元,其不动产及公司多用其亲戚名义购置,故实款无法详确云。―――这些又是当时左翼报纸常见的文章,类似这种文章还有很多。都是猜测和估计之辞,没有半点具体的证据。
1 o3 f+ C# Q, b$ \& n 根据日本资料 8 z; K* v7 F5 z Z
1939年10月17日日本特务机关对国民党政府高级官员在上海外国银行存款情况所作之调查报告,名为《登集团特报丙第一号——政府要人上海外国银行预金(存款)调查表》,现摘引于下:蒋介石6639万元(按当时法币与美元的兑换价,约合809万美元。下同),宋美龄3094万元(377万美元),宋子文5230万元(637万美元),孔祥熙5214万元(635万美元),宋霭龄1200万元(146万美元),陈立夫2400万元(292万美元),
i1 T/ E J( q3 `* Y 这些存款均存在当时在上海开业的外国银行,如花旗、麦加利、大通、友邦、运通、汇丰、荷兰银行等。
6 w2 C- O1 s$ ~% k" O 这也是日本战前常见的攻击国民政府的老一套资料,类似的材料多如牛毛,曾经大量提供给汪伪用来攻击国民政府。这些东西都没有任何相关的资料证明。连当时引用的作者也说,这些并不可信。
" F) Q9 Y' G4 R' z 还有美国方面的
7 }8 `9 I+ E6 A3 Q" q5 y 国民政府在大陆的败退使得当时的美国民众对杜鲁门政府的政策失误非常不满,杜鲁门政府为了推卸责任就一股脑的把责任推给国民政府,说是其败退都是自身腐败贪污所致。有些国会议员还说美国送给蒋介石的几十亿美元的军援,都被国民党贪污了。
8 p$ J) e& y) `4 c0 V. K 其实国民政府早在1925年就有了一整套成体系的制度,宋子文在1925年到1949年期间曾经有过数次和外国列强的谈判,签订的协议都在千万美元以上。这些回去以后都一五一十的向当时的向中央进行汇报。需要说明的是国民政府始终存在大量的有实权的反对派的监督,为此蒋公曾经三次下野。这些借款的使用情况都由国民政府财政部控制,即使蒋公也无法随意使用。这些在著名的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有详细的大量资料证明。
4 }6 F8 i/ s' ?: m0 d8 S 至于美国杜鲁门政府当年的中国政策确实是失误了,当年面对国民政府溃败坐视不救,1946年还开始对国民政府实行武器禁运,之后终于在朝鲜接受了教训。 这些论点直到80年代在美国还非常盛行,美国作家斯特林·西格雷夫出版了《宋家王朝》,称宋家是世界第一富有的家族。不过随着90年代胡佛档案馆内关于宋子文的秘密资料的界灭,该观点就不攻自破了。 B0 `: e2 o. s% u8 z- ] h7 p
蒋家 $ n1 i. V* z R9 [1 B# A& N* s" M
孔令仪:宋美龄遗产只有12万美元
4 i) M. j7 r# E4 Z 孔令仪说,宋美龄一生不问金钱事,自1991年赴纽约定居后,只有一次问起孔令仪:“钱够用吗?”孔令仪回答说,放心,够用的,此后宋美龄再也没有过问金钱之事。宋美龄初时与小外甥女孔令伟同住长岛孔家老宅蝗虫谷,房子是大姊宋霭龄、孔祥熙夫妇买的;孔令伟1994年过世后,因长岛住宅太偏僻,冬天下雪不方便,孔令仪便劝宋美龄搬往曼哈顿住,但所住公寓为孔令仪大弟令侃名下所有,因此宋美龄在纽约并无房产。
5 m, W" X: |0 i* i7 B& f: v 孔令仪说,宋美龄在台湾也没有任何房地产。惟一拥有的一栋房子在上海,是宋美龄1927年在上海与蒋介石结婚时的陪嫁。这幢房子当时在法租界霞飞路(即如今的南京路)附近,现由祖国大陆方面保存。这是宋美龄生前惟一的房产。 3 ~1 D' g6 ?4 S
孔令仪指出,宋美龄一生不会赚钱、更不管钱,身后仅留下12万美元银行存款,由孔令仪代管,此外别无其它资产;宋美龄晚年在纽约,住的、吃的、用的,包括昂贵的医药费用,均由孔家出钱。
# K. g3 E$ ^: @$ s' y3 w- x4 g. g 这个文章显然是爆炸性的,自然不能让一些人满意。一派随即胡言乱语的攻击宋美龄有不少巨额的固定资产,什么运到美国的财产有97箱之多(据当时蒋家老家人回忆:这几十箱子也不外乎是老夫人的衣服、随行人员的行李,以及一些台湾土产和礼品等)。实际上所谓的蝗虫谷地处纽约长岛,在几十年前由孔家购买时还是非常便宜的。 / a7 X8 G( l" a3 c
蝗虫谷的孔宅1998年被拍卖,也不过卖了3百万美元,这在寸土寸金的美国纽约还是相当低廉的。
0 H1 t* I* b3 Q) m. W5 a% |; `" g 晚年困窘的蒋家大媳妇蒋方良 3 i% s3 s7 z, h# H u
蒋方良是蒋经国的夫人,也是蒋家第二代最后谢世的人。
9 Z; \ r+ `3 ~9 ~9 o$ J 以下是台湾方面公认的资料 & F0 O1 B. t4 d9 u! y" p0 G
1978年3月21日,蒋经国继承蒋氏大统后,蒋方良从当年的副厂长夫人,成为台湾的第一夫人。但是在生活上,蒋方良一直保持着低调,她鲜少在媒体露面,台湾百姓对她极为陌生。她与一位平凡无怨的主妇毫无不同,当丈夫经常加班或出差时,她只管把家庭照料好,虽有佣人,却常亲自动手洗窗帘。蒋方良和蒋经国一样,生活上不改当年在乌拉山区的简朴习惯。 9 g8 o' G1 _! y5 C$ F8 R, {1 O* ]
1988年1月13日,她陪伴了53年的丈夫蒋经国永远离开了她。在蒋经国去世后的岁月蒋方良的生活更为不堪。由于蒋经国素来清廉,素来没有什么积蓄。她仅仅靠蒋经国死前补发的20个月的俸额115.2万元台币为生。经济的拮据使之欲往美国散心和回白俄罗斯探亲都不能成行。
1 w i& R- J# ? 蒋方良在1992年当她接见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正、副市长时候,二位市长邀请她回故乡看看。蒋方良当时就回答自己现在没有钱所以没法回去,这让二位市长惊叹不已。 n' s1 t6 G6 W+ I& n; f/ y
陈家
; r, f$ W! O0 Z3 w- B( j& i 陈果夫:潦倒而死
% e e6 r/ q# z8 ^5 m4 a3 [0 k 陈果夫1892~1951,浙江吴兴人。原名祖焘,字果夫。曾与其弟陈立夫一起把持国民党党务,组织CC系,长期与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同为官僚资产阶级的代表,合称四大家族。去台后,蒋介石为了改组国民党,并给蒋经国扫清政治道路,“二陈”即被开刀,重权尽失。陈果夫久有肺病,又历来清廉,在陈立夫去美国后,家庭经济发生危机,无钱治疗加重的肺结核,导致病情难于控制。后虽得蒋介石特批5000银元接济,但已对病情无济于事。于l951年8月28日死去,终年只有60岁。陈果夫生前,曾希望死后能回到故乡浙江吴兴。他写过一首《故乡》诗,字里行间寄托着他浓浓的乡情。 0 \9 ]: m% U0 l7 t" U
陈立夫:养鸡为生 P$ S# {- Z: X) z% f+ @0 o B( Z4 n
陈立夫1900~2001,浙江吴兴人。曾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政治委员会秘书长,与其兄陈果夫同为CC系的首领。1949年12月去台湾,1950年,蒋介石“改造”国民党,整肃CC系,陈知大势已去,写信给蒋请求出国,离开了台湾,在美国办了一个小型养鸡场。与其妻过起了清苦恬淡的田园生活。1967年,陈立夫偕夫人返台定居,但除读书自娱,就是推动中医之学,不过问政治。 $ F( \( X! G. v2 @
宋家
7 I3 U2 r; C9 K6 p: M, ]2 K* a% s 宋家和下面的孔家的情况比前面二家都要好一些,主要宋子文和孔祥熙原本都是商人出身。宋子文还算一个外交家,孔祥熙则是单纯的商人。 6 @: ~; p2 N, `( j/ O+ E7 {
宋子文去世以后,他的家属曾把他们保存的宋子文的58箱的档案,都捐给了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档案馆。由于当时宋美龄,蒋方良等人还没有去世,宋家要求其中17箱的机密文件保密十年,禁止民间人士阅读。到了最近随着二位老夫人的去世,这些资料为美国方面全面解密,这些都让老萨欣喜不已。
6 ]* w3 j1 s0 u- z) h0 o 这些资料中包括:1941年宋子文手书个人财产清单、1949年宋子文开列其在中国大陆被没收的个人房屋地产清单、1950年宋子文致美国国会和国务卿杜勒斯表示愿意公开个人财产的有关信件、1968年宋子文自列个人财产记录和1971年纽约遗产法庭关于宋子文个人遗产分割执行书等。
9 `, z& U, ^* U, {* g! b 宋子文的每份财产报表都有美国会计师的签名,在美国,会计制度极为严格,这种签名非常严谨,是绝不可能作假的。
5 R6 W) D" M6 [" z 从遗产分割书来看,1971年宋子文去世时,他的非固定财产只有100多万美元,加上经过二十年时间大为升值的房产(二十年内美国房价升值大约7到8倍),除去税收以后不过400多万美元。虽然按照当时的汇率来说也能算是一个不错的富人,但是与以前被攻击为世界首富之称是没有法子相比的。 + U6 z( j) T) V& H. _& e9 J
还有一些关于宋子文晚年私人财务的资料。据说宋子文到美国以后曾经做过一些金融股票的投资。不过美国股票市场非常动荡,宋子文虽然是经济老手也马失前蹄过,投资中有过一定的的损失。资料显示,为弥补炒股的亏空,宋子文曾将他位于纽约第五大道的豪宅以28万美元的价格向银行抵押(老萨语,号称美国第一大街的第五大街的房子才抵押28万美元,可见宋老当时经济之困难)。 ) W" L' `+ J i4 Y5 Q' `0 A6 N
总之,宋家在美国算是富人或者说是中产阶级,但是这种程度的富翁在美国随处都是,根本没有什么稀奇。 ; W6 n6 u' v1 a' B( R1 G) b
孔家
. @5 K8 o1 q2 i$ Q- a/ d2 c( V' N' Z 可以说四大家族中最富的就是孔家了,而实际说起来孔家却是参与政治最少的一个家族。
* q# R* g {. f7 S9 b 陈氏兄弟长时间控制国民政府的情报机关和国民党的党产,势力强大。 ; a9 D; T& d K, _. @7 n
宋子文作为国民政府的主要外交家和列强周旋近二十年。 + ~3 K. t3 a3 }. L/ R, ~% O
蒋家自然不必说了。而孔祥熙从政也不过是主要管理金融界,从后世看来孔祥熙担任中国金融界的主要掌舵者的期间正是中国经济几十年来最为困难的二个时间。 ) W9 U- _2 j& Z- {7 h+ ^+ `
1933年4月6日,孔祥熙被南京政府任命为中央银行总裁。当时南京政府每月国库收入约为1500余万元,而每月支出账面数字就为2200万元,其中军费一项为1800万元,每月赤字就达700万元。当时财政部由宋子文负责,由于九一八和长城会战等原因,1933年前半年国库就有6000万元的新亏空。宋子文表示自己才能不足以扭转这个局面,希望辞职。10月29日,蒋批准宋的辞呈,以孔祥熙继任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长并仍兼中央银行总裁。 # v- z. z' x* w2 i2 S
孔祥熙上台以后采取了一系列大胆和出色的手段,不但很快稳定了国家的金融秩序,还把财政收入转为盈余。同时和列强关于历史外债问题达成了共识,最重要得是建立了法币体系―――这也是保证八年抗战胜利极为重要的一个决策,影响深远。
$ e' S. |( L) A; {8 Z" Z. F 抗战开始以后,孔祥熙被任命为行政院长兼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总裁。此时国家财政形式艰难到了无以形容的局面。由于抗战开始二年那,中国华北、东南广大地区相继沦陷,中国海岸线被日军全面封锁,沿海重要城市也大多被日军占领,占战前财政总收入90%以上的关税、盐税、统税和烟酒税的税源大部丧失。 - c/ y0 i5 O6 a; w: Y. f
国民政府此时要维持一支400万的军队,还有数以千万的逃往大后方的中国难民和大小的政府机关的职员,实在是非常可怕的局面。 2 h0 b$ I n8 e* l, @7 ^
孔祥熙为此建立了一整套战时经济制度,虽然到了后期普通老百姓生活非常痛苦,法币也几乎成为废纸,但是中国的经济在抗战中始终没有垮掉。中国几百万军队虽然粮饷不足,但是仍然始终保持必须的供应,以保证其可以继续作战。 - b3 W9 e2 v: G. h
到了1944年由于孔祥熙几次强烈要求美国政府立即支付美军在华费用的垫款问题(当时美军在华建设了几十个机场,费用都由国民政府垫付,耗款上亿。美国后来在抗战结束以后采用大量军用垃圾(所谓的剩余物资)冲抵)和希望美国加大援华力度,引起美方人员的厌恶。后在1944年要求蒋介石让孔下台。
8 Q4 x% H% x* N" e. o 孔于1945年辞职,从此不问政治。1947年秋,孔夫人宋霭龄在美病重,孔祥熙赴美照顾,就此在美国居住十多年之久。
6 P' B0 a) L9 L3 O8 J0 |# l9 j 大家可以看到,孔祥熙早在1915年就通过获得壳牌石油的山西代理权,赚取了巨额的财产。到了一战期间又通过卖给欧洲交战国重要的战略物资大大赚了一笔。之后又涉足上海的股票期货界,收入也颇丰。在1925年之前孔家已经当时全国有名的大富豪。而他担任公职的时均是国民政府经济最为困难的期间,各国援助抗战的资金都是杯水车薪。孔就算有心贪污受贿恐怕也找不出这份钱来。
1 l- X' I! K. B9 {8 ~0 W 到了1945年滇缅路开通,美国开始加大援华力度的时候,孔已经下台,根本没有大额贪污的机会。
( \0 o2 d( C* t& M, ] 孔家现在在美的财产却是也不少,主要都是孔家长子孔令侃早年精明的在美国投资房地产的所得。早在佛罗里达迪斯尼世界未建之前,他就以低廉的价格购买了附近的不少廉价土地,到五十年后的1997年就卖出了2000万美元的高价,不过其中大部分都捐给周边的学校及医院。而纽约蝗虫谷的孔宅在宋美龄死后的1998年也拍卖得到300万美元。
6 k1 O' K. ]8 c9 f 不过孔家也不算是巨富一类。
% ~( C1 O* y! K, }1 l 当年杜鲁门政府诬陷孔祥熙贪污了7.5亿美元。之后由于压力实在过大,在孔祥熙强烈要求下,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和财政部用了很长时间的调查以后,公布了一个华人在美资产的材料,资料统计了在美全部华人的资产。
* Q' a2 V* r* r: w' |( y 最终所有华人在美国银行的存款不超过5000万美元。其中最大的存户,只有100多万美元。而且这些存户中,大部分是侨居美国经营商业的华侨,且都在美国居住年代很久。 4 a9 C9 _+ {. c! x1 X* P# Y% }
由于美国金融界有保护每个储户隐私的法律和传统,所以当时没有透露具体每个储户的财产数。不过这5000万的存款中当然包括孔祥熙,不管孔家占5000万中的多少比例,都说明其绝对称不上巨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