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公园里的牛
举报
门墩展
动物
二人转
各种花
可怜的小狗母子!
说得对!
小秋江同学: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任何文化都有它的历史背景,只是表现形式各不相同。有高雅的,就会有低俗的,这是必然的。几十亿人,各自的文化层次也不一样,欣赏角度也不一样,必然会有各种喜好,无可厚非。只是一种文化是否可以传承,可以发扬光大,可以流传百世。这就要看这种文化的根基是否扎实和有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了。有的可以在某地方流传百年,但有的却可以在全世界家喻户晓。有的只是代表某个地域文化,有的却可以代表中国的经典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文化有的就自生自灭,有的就传承百年。“二人转”只是东北一带的一种乡村文化,主要的人群是当地的乡亲父老。因这种文化适合那里的土壤,但它不一定就适合于其它的地方。如果硬是要把它推向其它地方,恐怕就不会有在当地的那种效果了。你喜欢,别人也许就不喜欢了。所以讲,“二人转”这种文化允许它的存在,但要看它在哪里能够生存,没有必要非把它当成中国文化的精髓,满世界的去忽悠,去宣传,否则就适得其反。
二人转是真的不好看,挤眉弄眼说话下三烂。站没站的型,扭没扭的样,鼓捣了半天人烦他不厌。村里人看了笑眼眯成线,外国人看了头脑不着边。这样的节目只在东北边,过了黄河真是没人看。
都梁,本名杨湛,比我们大一岁.在创作<亮剑>之前,从未发表过任何文学作品.<亮剑>的创作动机源于一次打赌.看了美国大片<拯救大兵瑞恩>后,有朋友慨叹说,这才是真正的战争片!并说中国搞不出这样的作品.都亮不服,当场打赌.
---后来,他先出版了长篇小说,<亮剑>,又改编成了电视剧---常播不衰,还捧红了李幼斌.
我是最早采访他的记者之一.
由此,我想告诉老培,想创作,任何时候都不晚.一不留神,你也会像都梁创作<血色浪漫>一样,整出个育新的长篇来!
我不认识这两个人,怎么,他们是做什么的?和我的工作是否有什么关系?
他们既是制片也当演员,有一位是《世界上最疼爱我的那个人去了》的制片,女的导演我也认识,很年轻;另一个
在最近的电影《咱老张是谁》里是总制片也是演员。他们客串的电影电视剧我就记不住了。我们年、节常有联系。另在《亮剑》和《血色浪漫》里担任军事顾问的战友告诉我,作者都梁和我住在一个社区(我的另一个家)。他说有时间带我去拜访他。要是能写写咱们育新的故事就好了
哦,原来也是做这行的同僚。那有机会可以让我们认识认识,大家做个朋友,相互切磋、相互帮助,岂不更好?!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23 13:55 , Processed in 0.166727 second(s), 17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