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56|回复: 3

《图说老北京民俗文化》自序节选[含2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1-18 18: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 U1 ~& _. B6 l2 {) ?# u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而北京作为一个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和850多年建都史的古老城市,曾先后历经了辽之陪都、金之上都、元之大都,直至明、清之首都,历五朝都城。岁月的沧桑更为这块土地增添了深厚的历史与文化积淀,造就了北京城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形成了其独有的皇家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城市个性特征。fficeffice" />

+ x; G- f7 [5 K& e% A+ T- @

北京城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两代封建王朝明和清的都城,其设计规划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最高成就,被誉为是“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个体工程”。然而,历史的变迁无情的抹去了这座古城诸多辉煌与灿烂,现代化的城市进程已经使我们越发找不到古城的旧影。

# I+ W7 @$ f: i- r, T0 i; ~4 g

 

# q; b8 c# m7 F# |0 L7 r3 J1 a; a

 

( j f1 c, l- ^/ f0 m

对于老北京的四合院、胡同和街市,已经都是儿时的记忆,虽然已经久远,却依然是如此的清晰与真切。母亲家是旗人,家住在北新桥一条(旧称箍稍胡同)内的一座两进四合院当中,而我出生时则是家住西单力学胡同(旧称李阁老胡同)里的一座三进四合院中院的西厢房。

: G. G0 J3 c" F! ^

院内高大正房的门户、窗棂、檐廊;室内的花罩、隔扇、卷窗;院内葡萄架上爬满的藤萝,巨大鱼缸中悠哉游哉的鼓泡眼金鱼,都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宽阔悠长静谧的胡同,树冠交和的林荫大道,已经是今天难以得见的景象。那时的大街没有经过今天的改造和变迁,金鳌玉蝀桥的石栏尚在,东岳庙的山门依旧,更没有今天的二环路,朝阳门护城河上的还是木桥土道。

( W& ]1 V( ^/ N) Z

每到年节,全家都会去姥爷家拜年,最美的是可以吃到家里做的正宗老北京芥墩、米粉肉和豆酱,饭后在胡同里放炮仗、疯跑。入夜后胡同街巷的灯光幽暗,每个小孩子手里都会捏着放炮仗用的香头,或提着点着蜡烛的彩纸灯笼,星星点点煞是好看。

: ~4 E+ |1 ~2 t Q

许许多多今天被我们怀念追忆的文化名人和我们一样居住在这一条条胡同和一座座院落当中,享受着那个世代皇城根下北京人的平凡生活,目睹和经历着这座古城景象的逐渐消逝和湮灭。

# b" G/ r: V: ?9 }8 ?* M5 t

今天,对都城文化和历史遗迹的保护日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许多曾经逝去的得以重建,破坏的得以保护和修复。人们已经开始重新审视、认识这座多灾多难的文化古城。重新追忆、整理那些逝去的岁月,向后人展示、回顾老北京的悠久历史和文化,是每一个生活在皇城根下平凡北京人心中无法释怀和永不磨灭的情节与责任。

; S4 {2 z2 c$ v% T

 

8 `# J+ |- n6 F) m% d" D

?. ^' g9 x) |2 q- j8 v, T" M

本书是“北京文化图说丛书”中的两个分册《图说北京皇家文化》、《图说北京民俗文化》之一,前者主要讲述北京的皇族贵胄文化,后者则主要讲述北京的民俗市井文化。本书将北京的民俗文化分为:四合院文化、胡同文化、街市文化、寺庙文化、习俗文化、名人文化六个部分。具体划分为:北京的四合院、北京的胡同、北京的街市、北京的寺庙、北京的习俗、北京的名人六个章节。

3 g/ [/ k7 I4 ?% U

 

. Y" b. e+ S! N! ?$ ?# ^; [+ f( V

     ……

5 f2 h/ O: L/ {3 R

 

( e, V* D2 M9 G/ ?' \$ O

《图说老北京民俗文化》自序节选

《图说老北京民俗文化》自序节选

《图说老北京民俗文化》自序节选

《图说老北京民俗文化》自序节选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9 23: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客气了 不敢  一定前往
发表于 2009-1-19 20: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喜欢您的文章,只是在摄影版您不光顾,只能拜读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3 14: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早年间 居然有一篇 发在鹰飞版里的帖子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4 05:45 , Processed in 1.131122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