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查看: 19223|回复: 98

愚人爱玉的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15 16: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愚人爱玉已经有年头了,近年来眼看着玉石价格“翻着番”的一个劲儿的涨,囊中惭愧的我没“米”下锅,也只有光看的份了,老这么这干熬着自己,长时间下去,也不是什么事呀,俗话说:“心动不如行动”,不如乘现在腿脚还利索,赔上点宝贵的光阴,在首都各大博物馆里一逛,找些自己喜欢的物件照下来,回家整理后挂在网上,闲暇下来的时不时地“露一露”,聊以自慰,何乐而不为呢!当然还有瓷器的PP,我也很喜欢,不如拿将出来一起欣赏,两者相映生辉!

愚人爱玉的故事

愚人爱玉的故事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5 16: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瓷”生“瓷”事之一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5 16: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愚人观玉之一:

愚人观玉之一:

) L, u6 n& b4 _. |

& }1 I$ E1 A* `0 O

5 P, P: h. ?" F/ N




发表于 2008-12-16 0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跟几张,不知是什么:

% z% u2 d4 H. ^7 ~; |- H: r- z

 

2 m/ x/ a P6 @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6 1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大家献宝,接着展示,

欢迎大家献宝,接着展示,具体品名先看看再说吧!记过暂时没有找到见谅!

! g; j" h* a& A6 q( ^; k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6 1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瓷”生“瓷”事之二:

( A1 Z9 \ g2 O2 {

, O( Z7 Y. {( C! Y



发表于 2008-12-16 1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玉带钩不错。。

7 k |* p t2 R: d$ I2 H

 

W6 b1 W% X' s2 t" Z7 X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6 15: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歹人家还让俺们拍呢。


约近大家看得越清楚,但是首博禁止用三脚架,给拍摄带来了困难,唉!人在屋檐下,不得不……好歹人家还让俺们拍呢。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6 15: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都说:金玉良言或金玉良缘,

人都说:金玉良言或金玉良缘,来个金冠带带吧!

# h* D, {9 l; `( U* q; }& S

 


发表于 2008-12-16 15: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管谁叫大姐!

, f9 k* l; \+ D' A0 M7 e0 y

就不给您大图片!

) ^. w6 _9 n: S8 \! q3 i

您拍盘子底我也拍了,都是明朝的~

" v% {# l) ~! `6 ^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6 15: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省了大家老鼻子的事了,学习了!

麻烦虫大姐,您老捎带手儿,把展品整得再大点儿就再好不过了,行嘛!老眼混花的俺心里好喜欢,就是看不“斟酌”,我就是老了点,到哪儿呢,都找人烦!谢谢了!但是您图中有说明,可省了大家老鼻子的事儿了,学习了!欢迎大家都来续图片啊!

% v, M0 \! r: f8 z7 b* K/ Z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7 09: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老年人来看,还是越大越不嫌大

对老年人来看,还是越大越不嫌大,看得真着!接着发,……

% p( s- N9 j$ i: G% a/ @

+ e( Y; ?, v* g- M" N% g& v3 q; x7 O- t


 

8 Y2 z. Q; L( t% J2 @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6 15: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手里还有一出“打龙袍”呢!

呵呵!上面这张看起来好多了!太清楚不过了。除了以上的帽子外,手里还有一出“打龙袍”呢!

* d- k7 n! y; _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0 18: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08-12-20 18:21:00的发言:
) d" o' L: Z% b$ \

巧雕不错~

' w u4 `9 l0 C3 t1 y

中国上古石玉不分,各种稀有质地的石头也都叫做玉器了~

, ^) T2 v/ L; ~$ T7 Y' h, w

  以上您说得极是。

2 J4 u0 a7 o" ?! p* G* ?

  俏色玉,也称巧色玉、巧作玉,它要求玉工利用玉石的天然色泽纹理,施以适合玉材的雕琢,使作品的造型与颜色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俏色玉是玉石工艺独有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玉石行业难度极高的绝活,需要应用玉雕艺术的全部技巧。雕琢俏色玉,关键是选材和构思。

    适合俏色玉的玉材有多色玉料、带皮玉料和带皮色的弃料等。俏色玉材不宜用纯色玉,而要用杂色玉,但必须杂而不乱,有规律可循。一块适合做俏色玉的上等玉材,一定是色泽典雅,纹理清晰,层次分明,对比强烈,质感、层次、光泽、色度都是上乘的。清代翡翠白菜,是利用玉材上下不同色泽碾琢而成,而清代翡翠西瓜、近代玛瑙虾盘,则巧用了玉材里外不同的纹理色泽。

    俏色玉雕琢的另一关键是玉工的构图设计。有经验的玉雕师傅得先审察玉材的纹理质感,进行构思,然后精细施工,可以说是玉匠心灵与技巧的结晶。

    俏色玉“综合性与肖真性”的艺术特色也十分明显。它生动传神的雕琢形体和绘画般艳丽的色泽使它具备多重审美价值。在现代仿生术、仿真术发明前,俏色玉所琢的动物、植物、人物最具肖真的艺术效果,堪称活灵活现。

发表于 2008-12-20 18: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巧雕不错~

- e6 P0 A; B. K5 R7 _( G: e

中国上古石玉不分,各种稀有质地的石头也都叫做玉器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0 17: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质细而坚硬,有光泽,微透明,可雕琢成簪、环等装饰品


质细而坚硬,有光泽,微透明,可雕琢成簪、环等装饰品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0 17: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质细而坚硬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0 17: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玉”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指一切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玉yù
⒈一种珍贵的矿石,质细而坚硬,有光泽,微透明,可雕琢成簪、环等装饰品。〈喻〉洁白、美丽:~颜。~龙。~人。
⒉敬词:~体。~照(人像照片)。
⒊[玉米]也叫“玉蜀黍”,“棒子”,“包谷”或“珍珠米”等。一年生草本,茎高而粗,叶大而长。它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花柱可供药用。子实供吃、酿酒、制淀粉等用。秆、叶、穗可作饲料用。

“玉”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指一切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汉代许慎在《论文解字》中给“玉”下的定义便是所谓“石之美者”。
今天,我们说到“玉”,便可总的分为硬玉软玉两大门类。这里“硬玉”指翡翠,而“软玉”则有狭义和广义之别。狭义的软玉只指新疆和田玉,广义的软玉则包括岫岩玉南阳玉蓝田玉玛瑙水晶珊瑚绿松石、青金玉等其他传统玉石。这样,由此而来“玉”有了狭义和广义之别。狭义的“玉”仅指翡翠硬玉与和田软玉,广义的“玉”包括了岫岩玉等其他传统玉石
发表于 2008-12-27 22: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养眼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7 16: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08-12-24 20:00:00的发言:
# s4 U) H7 C& @3 m

您这样喜欢高古玉器?那我就多说几句~~

# V6 n% I# {' w% b+ l0 X8 E

先说上面的红山文化玉猪龙(或者叫熊龙),是个不错的东西。您喜欢玉的美,但是您可能不大了解上古用玉的文化

3 [7 ^! W7 ~3 N3 L; _: Y! h

 

4 s l5 I7 F' D

兴隆洼文化,玦,透闪石质地,内蒙古白音长汗出土,7800年前,我实习时候拍的

( v- D. q! q6 |; }


 

( E6 H# `/ E( B2 W9 t


 

) o0 F, ~8 v$ e; y



 

1 T t3 y4 I2 f, m

谢谢虫大人给俺赐教,有道是:灯不点不亮,理不辩不明。今后还需您多多给予教诲!呵呵!

2 y5 k+ \ o s. p& ~! R

“7800年前,我实习时候拍的”,我晕,您老高寿了?……跟学生俺开玩笑,是吧!肯定是。呵呵!

8 j, ~4 g* L' T7 n4 @" {3 X

个人还真有点历史遗留的小问题请教虫老师,等照片上传后,您再给俺“掌眼”吧!

发表于 2008-12-27 21: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玉件距今7800年,兴隆洼文化大概距今8100--7600年,出土玉件这个房址大概距今7800年。

- ?+ a1 t' r( M1 B- D

然后是说:我实习时候拍的

0 ~, ?5 R7 f! p) q+ f1 A

我这点认识可是马马虎虎的,张冠李戴是经常事,您看着好玩就行了,别当成学问啊~~您不要称学生,这真是折了我了

发表于 2008-12-24 2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这样喜欢高古玉器?那我就多说几句~~

* r0 u6 @8 p) [, H. g6 _

先说上面的红山文化玉猪龙(或者叫熊龙),是个不错的东西。您喜欢玉的美,但是您可能不大了解上古用玉的文化面貌,比如说红山文化是“唯玉而葬”的,就是说大墓随葬只用玉器。您这件猪龙是采集的,红山文化玉龙出土的只有2件,都不在北京。

+ w9 d6 G! E7 h6 ~' y9 \3 V! }0 _6 m

这个玉龙的质地是岫岩玉,产地在辽宁岫岩县;但是红山文化分布在内蒙古东南--辽西,这种玉石是怎么被发现开采的是迷~~~

1 V. }- a( [1 A" {1 K

 

' e, a" e1 Q. N% ~

随便看几个:

( m7 E, Q: U1 R. b# F

 

) P/ [; z5 m% I+ {1 H2 b

兴隆洼文化,玦,透闪石质地,内蒙古白音长汗出土,7800年前,我实习时候拍的

6 a M H9 g7 b& E t4 b

 

$ y* j: b0 C. g& T. r, S

/ W4 g" B/ C7 h8 o

 

: @8 u- `+ g- ]1 ?2 J

 

! U# |0 d. x: {6 c/ E$ B% k

 

6 P- W5 ^( p' F* Z

红山文化,二连璧、猪龙,透闪石、岫玉,5000年前,辽宁牛河梁遗址出土

+ A' b+ C5 O+ n. v- Y3 n


 

& p1 d0 f" B+ z


. W2 C2 Q9 h& J; B; t: ]

 

2 B; n& L5 W0 L1 X

 

+ W3 D+ j0 S5 u. A# h! \

小珠山文化,琼曲玉,透闪石,5600年前,长海獐子岛出土

) u& G, W! y) X


 

发表于 2008-12-24 2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河沿文化,玉管

0 w: S% S/ B6 z0 f

 

0 C* g0 d+ z5 D8 K


0 a# ~# Y B4 C6 v! J

 

' N) [6 p8 w/ t# y( A: Y+ @! @

 

+ d, S# }8 E7 L" q

 

( f3 b. [6 ^% l/ B& J8 E

红山文化后期,玉箍、玉鸟

: X9 Z: ?% |8 H0 i' A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4 16: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各种稀有质地的石头也都叫做玉器了~



) J' o6 ~% V# K/ C

 

, v3 q! Q: w# @. I; D, ]" d

中国上古石玉不分,各种稀有质地的石头也都叫做玉器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1-1 1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俺早年收的一件小玩意,请大家过目一阅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08-12-27 21:26:00的发言:
; ~* A5 l- s1 [; D, b- L* B S

玉件距今7800年,兴隆洼文化大概距今8100--7600年,出土玉件这个房址大概距今7800年。

; T7 k$ U# i! S8 `! @6 Q

然后是说:我实习时候拍的

4 ?2 \# `- D9 K) ?

我这点认识可是马马虎虎的,张冠李戴是经常事,您看着好玩就行了,别当成学问啊~~您不要称学生,这真是折了我了

5 `% a/ g. T( W! E7 Q& C1 D. ?

新年伊始新学期将至,学生在此先躬身问候各位老师:“新年好!”再和盘托出新课题,与各位老师研究和鉴赏。

* V w# i7 C& m

俺早年收的一件小玩意,请大家过目一阅,是啥年份的?

, a- ] y/ {. | k1 j8 \ y' z

 

0 x# g5 G. J+ z5 Z2 B! K$ C" S

 

. ~$ u4 x, A' L, |2 s0 [; k5 Z

% g) l& L4 M( U: e* }, A6 {

 

7 a% {9 b. C; D& j) g

下面这张看得较清晰一点:
 


呵呵!大海里捞着针,还是友情提示一下:N千年以上的血统了,竹子上有一只蝉——俗称:“吉尼奥”是也。
发表于 2008-12-30 08: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漂亮啊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0 11: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8-12-30 15: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玉是越来越贵了

( x0 F: o" r2 o) L5 R0 O; _. G! I" v, L

好的东西是越来越少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1-7 15: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宝物”在这旮大儿,“靓了有些日子了

这“宝物”在这旮大儿,“靓了有些日子了,说话间已经过了新年了,至今尚无人问津,大家们也许对它有点……,“噤若寒蝉”了,可能是治学严谨使然,也可能认为它本身自根就不是什么“玩意儿”。其实我在当初,也没有把这“老什儿子”太当会事,回想那天在潘家园也是“心血来潮”,“多此一举”,……和它一块儿买回家的还有一块良渚文化的玉璧,另文再介绍。

( h' Y) V- i5 x, E

我为了查明此物的来历,特意查找一些有关玉器方面的资料和笔记。现摘录一些如下:

9 U$ _& h* y9 g+ C1 M; D9 F

  李@豪 在其著述的《民间玉》里说:

1 a2 Z6 @* h4 k; i

首先,买玉要看质地,玉色,形制,纹饰之外,应就技法论技法……;

: b2 x1 e' _( {. b6 w6 v

其次“古玉有“生坑”和“熟坑”之分”;……

q8 e3 `( k! ?# [! g# \

再此鉴玉是,必握在手中,凭经验感觉其“润度”……:

% b: e' P; Y B, Z& m

还有古玉色沁的变化多端,……

发表于 2009-1-15 12: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太....

7 q$ N" e/ y2 U' }

那些东西我都没摸过,只能在博物馆隔个玻璃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22 12:21 , Processed in 0.158576 second(s), 20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