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余年之前的小学时期,住在什刹海前海东南岸的白米斜街,每天要去后海南岸的大翔凤胡同小学上学,一路经过万宁桥、什刹海东岸义溜河沿、现在的爆肚张门口、银锭桥,看惯了水畔的垂柳,听惯了树上的鸦噪,领略过寒冬的霜晨,感受过炎夏的柳阴。 ; N5 n% \ t! Y' X
11月22日参加爆肚张开张活动那天,顺路重访了四十余年之前的什刹海畔上学之路,不堪重负的万宁桥更老了,昔日只是一条土路的义溜河沿变得漂亮了,银锭桥早已不再是原来那座桥了,住过的白米斜街也换上了华丽的新衣,要不是张之洞旧居对门那座大照壁仍在,几乎都找不到老家的门口了。 4 }% _( e9 t; _ O
旧日,每逢冬季日暮时分,放学的路上,头顶是数千只归宿的乌鸦在海子上空盘旋,耳边是大合唱一般的乌噪鸦啼,沿岸的大树上,有许多枯枝搭造的老鸹窝。看来那批乌鸦若不是集体盘旋一番、啼噪一番,聚会一番,交流一番,是不肯趁着夜幕未合时分各自去投林栖枝的。 - I# u' M# J' s0 T3 n8 u& L
四十余年过去,一切都变了,胡同变新了,邻居变老了。没有变的,是那海子沿岸的老树,和树上的鸦巢。
y6 w/ Q a! g8 g
四十余年之后的什刹海
四十余年之后的什刹海
四十余年之后的什刹海
四十余年之后的什刹海
四十余年之后的什刹海
四十余年之后的什刹海
四十余年之后的什刹海
四十余年之后的什刹海
四十余年之后的什刹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