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了居士和其他网友的行程,特于本周同几位朋友走访通州古迹。
举报
明代的碑记
从城门后拍摄
张家湾镇十里街西花枝巷,这可是曹雪芹家的产业
现在只有一块新刻的确定位置的石碑,背后有一棵
茂盛的国槐
第一站,张家湾明代古桥运通桥
古桥保存的相当完好,难得桥上沧桑的古石板原汁原味;古意盎然;
背景中的张家湾古城的城门是复建的,有些匠气,古城墙部分是原始留存;
只是张家湾古城上的民居建筑全部因拆迁全部腾空;满布荒草。
桥头护板上的镇兽,可见当年级别不低,此兽头部破损,
现头部为后补刻,雕刻功力略差
桥的全景
典型的清真大殿内部,多顶勾搭连结构;
当年的当铺的残存的房子的照片
第二站张家湾清真寺
虽然重修过但还保留着原始的格局
大门
国槐西侧张家湾镇小花枝巷 曹家当铺遗址
也有一块新碑,却藏在草丛中不好发现。
不远处还有一个怪异的土包,实在有些像个土冢
第三站万字会馆;
民国建的,现为博物馆的南门
山门
许多建筑细节都用到了“万字”
清真寺的拜月楼和大殿连为一体,因后墙空间过小,只能拍出这种角度的
次渠宝光寺的大明铜钟;工艺精湛,有皇家风范;
第四站西海子公园
内的李卓吾墓,墓碑为明代的留存,碑亭是近年所建
三官庙留存 青沙岩制浮雕龙纹圆形花坛一座,直径2.35米,边宽0.41米,由数块拼砌而成。
博物馆内高僧坐化下葬的专用大缸
曾一度引以为豪的,圆形嵌山窗六处装饰了清真回文的雕花窗棂,据称是独创,
在曾经的返修中一度因破败换掉,最近修缮时恢复了;非常漂亮
乾隆御制重修马驹桥碑
碑首,碑座皆无,残存碑身,好在字迹还清晰可辨
原通州五里店的明初王爷坟的石像生;
体量巨大,堪比十三陵神道石像生
原永乐店镇明武清侯李伟的石像生
佑胜教寺院落
沧桑古槐,巨枝擎天,燃点塔下,青灯佛影
新修复的紫精宫,也叫红孩儿庙
庙很普通,大殿墙上有块清代的重修碑记
有些特色的石雕收藏
回文碑首,细线雕升降二龙,有异域风情
胡人戏狮石雕
中华民国的碑
第四站三教庙
元代管河公判署铁狮 元代衙署遗物,原雄雌各一只,后雄丢失,清康熙间补铸,置于通永道署今通州区第三中学大门内甬道两侧。狮、座一体,作蹲坐状,高1.4米,宽0.6米,为北京现存最早最大铁狮。方座正面右铭楷书'皇庆二年八月',左铭'镇宅大吉',两侧立面饰折枝花。1966年雄狮被毁,雌狮幸存。
造像古朴,就铁铸工艺而言,也够精美的
古塔映文庙
因三教寺去的朋友不少,简单贴几张,不多贴了
明代通州卫署前的石狮;庄严威武
第一进院的正房;占用和破损情况和城区大杂院无异
正房背后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24 08:12 , Processed in 0.152196 second(s), 17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