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论小时候玩什么游戏的帖子中,我提到小时候玩的一种游戏“嗄拉哈”.我一直以为这是个满族的说法,今搜了一下资料,网上是这样说的: ! h R7 A! M& h, E7 [2 @/ n3 A
起源于北方的蒙古族和达斡尔族女孩喜欢玩的游戏,蒙古语叫作“嗄拉哈”,达斡尔语叫作“喀什哈”。《塞上杂记》记载:“作喀什哈,云塞上六歌之一,以羊膝骨为之。”此种游戏在元朝时传入北京地区,俗称“耍拐”,是北京地区妇女、小姑娘玩的游戏,又叫“抓子儿”。所谓“拐”实际就是把羊腿骨关节,经过蒸煮、去油、上色所制成的玩具。其四面虽然凹凸不平,但却很有规则,加上五颜六色的装饰,另有一番特色。
4 |+ |: x6 w g9 M4 s另,抓羊拐是西安的叫法,因为羊拐是羊脊椎上的骨头。抓羊拐在关中西部一带叫“抓羊儿”,玩的是一些又圆又滑的小石头。关中东部又叫“抓子儿”或“抓核儿”,玩的是小石子或桃核。叫法有别,玩法大同小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抓羊拐一直是女孩子的专利游戏,男孩子很少玩。 " X3 U( k' T6 c3 T4 L! M
玩法其实各地都有不同. , a. @, S$ |% ]% R) V
我想讨论的是,“嗄拉哈”果然是蒙古族的游戏,元朝时传入北京,而与满族无关吗?
5 ` F8 Z( ~: b4 N1 \$ u3 G1 c& i
* ]0 q% j& B/ ~: f8 E: L[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26 17:37:0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