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600|回复: 16

若无于谦拼命洒血力挽狂澜,北京城早就没了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8-8-13 00: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代力挽狂澜,血战德胜门,保住了北京城,保卫了北京人民身家性命的兵部尚书于谦,在北京与袁崇焕齐名,在杭州与岳飞齐名,被称为杭州岳、于双少保。于谦出生于杭州钱塘县(今杭州祠堂巷),在北京考中进士,曾任河南山西巡抚、兵部尚书,埋葬于杭州西湖附近三台山。于谦在北京、杭州、太原、大同都留有纪念遗迹。相传于谦遇难后,当了北京都城隍庙里的都城隍爷。为国家、为百姓玩过命洒过血的清官,即使数百年之后,也会有人记得他的。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13 01: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若无于谦拼命洒血力挽狂澜,北京城早就没了之二










 楼主| 发表于 2008-8-13 0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若无于谦拼命洒血力挽狂澜,北京城早就没了之三







 楼主| 发表于 2008-8-13 01: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于谦千古名篇《石灰吟》


《石灰吟》是于谦清白伟烈悲壮一生的写照: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楼主| 发表于 2008-8-13 01: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補充说明:《祈雨感应碑》是于谦撰文,

于谦题写太原窦大夫祠《祈雨感应碑》.jpg
是于谦撰文,马璘書丹。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发表于 2008-8-13 07: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加精,东单裱褙胡同的于谦祠修好了吧,去看看.
发表于 2008-8-13 08: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斋主的贴跟2005年的郭得刚相声一个意思!给的多!!于少保为人时候保了北京,成神仙后却没什么作为,不过遇到国朝这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主,谁也没戏。

发表于 2008-8-13 08: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国人好象不大知道感恩,日本有神社,法国有先贤祠,听说韩国有个忠烈庙.

韩国人做为惩罚,把当过日奸(日本占领时的勾结日本人的人)的后代财产收归国有,

哈,咱们变成统战对象.真是"普天之下皆兄弟".

[em01]
发表于 2008-8-13 08: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感恩也是横扫一切之后的事,过去传统道德体系里这是很重要的一块.我 个人一直觉得国朝早期很象洪天王,大破大立,毁掉了不少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宝贵遗产。
发表于 2008-8-13 08: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逆料历史

这文章只是从于谦民族功绩出发,闲谈一番,根本不存在研究方法,也缺乏常识,刊在社会报纸上吸引大家眼球倒是其宜。

从当时蒙古政治经济形态出发思考,假想北京失守,也不至于就将北京烧成白地。这文章根本不掌握当时北方少数民族的社会情况,完全静态考虑问题,只知道于谦保卫北京是民族英雄,却不晓得蒙古兵不是天兵天将,他们来北京是意图广泛的。

兴废的事,评论起来总要有些逻辑,怎么能单纯形成悼词:“若无英雄在,我们就完啦”……这文章是矣。金末北京失守、明亡清朝入关,北京不曾“没了”,我们也不能假设蒙古军事胜利北京就能“没了”,因为从当时的蒙古族发展情况研判,他们稍稍统一了,需要北京,这是蒙古内部斗争一个大筹码,得到北京就有可能恢复对周边各部的管辖,也有可能恢复蒙古族在北方的统治。

最不削报纸上的花边文章,多是毒树之果。

发表于 2008-8-13 08: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于谦实在是大明第一君子,在人格魅力上又胜袁崇焕一筹.

  但往往“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于谦是绝对的忠臣良将,但却不是能一个把握全局的政治家。

发表于 2008-8-13 08: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虫大人,那张金朝钞票给我吧
发表于 2008-8-13 09: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08-8-13 8:35:47的发言:

逆料历史

这文章只是从于谦民族功绩出发,闲谈一番,根本不存在研究方法,也缺乏常识,刊在社会报纸上吸引大家眼球倒是其宜。

从当时蒙古政治经济形态出发思考,假想北京失守,也不至于就将北京烧成白地。这文章根本不掌握当时北方少数民族的社会情况,完全静态考虑问题,只知道于谦保卫北京是民族英雄,却不晓得蒙古兵不是天兵天将,他们来北京是意图广泛的。

兴废的事,评论起来总要有些逻辑,怎么能单纯形成悼词:“若无英雄在,我们就完啦”……这文章是矣。金末北京失守、明亡清朝入关,北京不曾“没了”,我们也不能假设蒙古军事胜利北京就能“没了”,因为从当时的蒙古族发展情况研判,他们稍稍统一了,需要北京,这是蒙古内部斗争一个大筹码,得到北┚陀锌赡芑指炊灾鼙吒鞑康墓芟剑灿锌赡芑指疵晒抛逶诒狈降耐持巍?lt;/p>

最不削报纸上的花边文章,多是毒树之果。

不要这么尖刻啦,温柔一点好了。即使你说得很对,即使我同意你。呵呵。

发表于 2008-8-13 16: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当年差点儿把于谦祠拆了,幸好保留了下来,收藏了,谢谢。

发表于 2008-8-13 16: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青报的风俗地理栏不错,都说的北京城的往日今昔,应该每期看看,嘿。

 

[em04]
发表于 2008-8-18 10: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万古流芳
发表于 2008-8-18 23: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朽的丰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5-14 05:59 , Processed in 1.203988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