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拍于1915年前后.
举报
的确信息量很大,摄影者是谁?
怎么个大法?
我也想知道怎么个大法...
照片出现的遗址较多,可以看出1915年的西洋楼现状.具体的可以让楼主或班马说.
我先说说.斑马再补充.
此照拍摄者站在海晏堂的位置,从东向西拍.南色的是谐奇趣,黄色的是养雀笼,养雀笼后面,(橙色)是蓄水楼,养雀笼的右边,看似一片空地,那里是迷宫遗址.最前方(红色),是方外观.
养雀笼两边墙身还在,方外观前的石桥可见,方外观后的好像是北墙,
一张照片有五景,我还是第一次见.
此照拍于1915年前后.我也有一张角度接近的电子版照片,拍于1915年,但取景不及这张广.(因外国博物馆借出研究,没经批准,不能转发他人)
问你怎么个多法,你让人家斑马说!唉。。。。。。。
想起段相声!
甲 你来来,来来,我听听。 乙 “我的儿汾河湾前去打雁。” 甲 头一句我知道。 乙 噢。 甲 我说下边的。 乙 噢。“天到了这般时不见回还。” 甲 咳,这两句是必然的词儿,这我知道。 乙 那么,您哪句马虎啊? 甲 我,这是第三句马虎。 乙 第三句马虎? 甲 哎。 乙 咳,这两句我白说啦。“我只得出门儿把儿观看。” 甲 我问第三句。 乙 是第三句呀。 甲 不,你这是第四句。 乙 怎么会是第四句呀。“怎不见我的儿他在那边。”这是第四句。 甲 啊,不对、不对、不对,那第五句呢? 乙 你连上下句都分不出来。 甲 没有的话,你记错了。 乙 “将身儿坐置在窑门以外。” 甲 是啊,坐那儿就完啦。 乙 怎么就完啦,还得有一句呢。 甲 什么词儿啊? 乙 我说你一句也不会呀?
问你怎么个大法,你让人家斑马说!唉。。。。。。。
该是"多"才对,要好好进修中文....
乙:看来你确实是一句不会呀!
甲:我会!
乙:会你不说!
甲:我想不起来了!
乙:想不起来还是不会呀!
甲:不会是不会!想不起来是想不起来!人有失手,马有乱蹄,久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常吃烧饼没有不掉芝麻的,干嘛呀你这是!
...............
如这张相的角度能向左移更佳.把整个谐奇趣也拍下便好了.
更可惜是没有高清图比较.养雀笼的已知年份照片较多,1877,1901,1911,1915, 1915~1918, 1922,1924,都有照片.如有高清图和这些再比较,更能推断这照片的年份,和确認其它西洋楼的年份...
我也不知...
再看也不肯定是1915年.方外观不好认年份.因张张角度不同.1915~1922年分别不大.
主要看养雀笼,张张角度基本相同.从养雀笼可推断年份.
哼
嘿嘿,我这是对HK好。我一回帖就跑题,所以不在HK的帖子上闹。
主要问题在于我一窍不通,老照片、古迹、老北京城,我什么都不了解,想说话都不知从何说起。
不过好的照片一概收藏,这个眼力我是有的,嘿嘿。
受益匪浅...
长了不少知识啊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5 21:10 , Processed in 0.144429 second(s), 18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