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984|回复: 32

北京人的幽默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5-12-12 09: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人和天津人都很有幽默感,说话“哏儿”。所以我国传统的曲艺形式―――相声在这二个地方特别有市场。我在西北曾经生活过12年,大学也是在西北上的。我很爱听相声,同宿舍的大学同学都觉得不可思矣,说你一个女孩子怎么这么爱听相声呀?我说那是因为你们西北人骨子里就缺少幽默感。得,就这一句话,把全班都给惹怒了(因为全班都是西北人),觉得我这人特傲,特狂,说我骨子里有一种北京人的优越感,看不起他们。其实我平时并没有表现出狂傲,心里也没有半点儿看不起谁的意思,我哪儿敢呀!学习成绩比他们好这倒是真的,所以我觉得他们这么说是由于嫉妒。而且我说的那句话也是事实。您琢磨呀,一个连相声都不爱听,或者连听相声都不会笑的人还有什么幽默感可谈呀(当然我指的是那种即有思想性,又有艺术性的高质量的相声段子,那种无病呻吟,嗝肢你笑的段子则不在其列,听那样的段子我也不会笑)!! Z4 m/ S( s3 U% b" {9 J/ N 1 i9 e+ Q9 e/ f ) ^0 ?3 g+ z0 k1 K

3 r: r1 u; ^# {1 @

幽默绝对是一个人智慧的表现。说话很幽默风趣,善于调侃的人一定是一个很聪明的人。" |& |. h! z8 i/ ]/ ?7 Q) r

$ h I7 k4 }$ ^2 a0 _. {! `$ c

! U8 V0 S! m- r' y! I2 k( n

除西北人之外,南方有也缺少幽默感。一次我去餐馆吃饭,要了一碗面条,40分钟了还没上来,我便用幽默的口气问服务员:“你们是不是现种麦子哪?”,要是这时候旁边有北京人坐着,准定会笑得喷出饭来。可是这服务员是个南方小姑娘,竟然一脸茫然地望着我,不懂是什么意思,这令我很扫兴。当你幽了一默,而没有看到观众的预期反应时,那种感觉就像是把醋倒进了沙拉里,很不是味儿。 ! {2 h7 ]0 V: j1 t3 M: @! @- ?

1 A5 V5 b0 C* g, s

' e+ w* Z8 S5 M( {

还有一次,我在形容我们单位的一位领导由于身陷许多荆手的事务中而十分苦恼时说“他现在是一脑门子官司”,结果我们单位绝大多数是上海人,听了这话,还真以为这位领导目前正在和谁打着官司。您瞧瞧,由于这帮上海鸭子缺少幽默感,还差点儿闹出大误会来。 . Y" }1 ^: j3 v: m/ p, J

: _ K# [' t/ `1 G

, Q+ E( ]/ R. a. E e+ T2 i5 Q

一位刚分配来我们单位的大学生,她的一位朋友在某报社当记者,每周都会寄给她一份报纸(该报为周刊)。报社就在本市的西直门,一般周一上午寄出,总是在周二下午即可收到。忽然有一周她没有收到报纸,便打电话询问,朋友说这次怕丢,是用挂号方式邮寄的,时间可能会长一些,于是她便耐心等待,直到了下一周的星期五才收到,整整地晚了10天!我开玩笑说:“10天,拿着这张报纸,打西直门爬也爬也到了!”这句话倒是连上海人也都听懂了,大家哈哈大笑起来。 3 @# W; r0 F4 o4 C! Z

/ V: s; u, h; t3 u

$ c K# n& \0 z' l y! S

我还想起多年以前我在西北时,有一次到火车站送一个朋友回北京,恰巧遇到也有几个北京人在车站上送人,只听其中一个对已经在车上的那位说:“东西看好了啊,现在阶级斗争可复杂”,甭听口音,就说话这“噶”劲儿,肯定是北京的。那时在西北,听到北京口音的会感觉很亲切。 9 d- H3 }, {) c( u* C1 w

) {& b+ Y8 o$ m: d- d2 [ n( K2 i

8 M P% R( h8 O" l' c- d- Q l) t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篇北京网友发的帖子,说“今儿我和一东北人聊天,后来说到地区人的特征。他觉得北京人特油,说话特损。我问他是不是有时听俩儿北京人对话就跟听相声似的?他说,有时你都听不出来他是夸你呢还是损你呢,我说这就是你们太实在了,实在得有点过了,这绝不是语言攻击,这是我们俩朋友之间胡侃呢。”看了这篇帖子,第一感觉:东北人也应当是很有幽默感的,要不怎么会有那么多东北小品演员呢,可这位东北哥们儿怎么这么笨呀;第二感觉:瞧瞧,这就是北京人。幽默已经成了他们性格中的特质。 8 c- ]! H. X c! U

9 Q" P! E5 F$ i6 E

, A3 o) q! e$ o: ] o' B

7 \% A. Y9 E* d I0 y: ^

2 L- r# |$ V) O# X7 w; x

1 W; Z5 |& s4 v5 K. V c0 {% p6 h

- J. b# F7 q/ w3 D

" i5 d* j4 k, R1 R8 V

2 c# w7 R9 n# X& e5 ~

1 ^* R5 }( U8 \4 e

5 L; d" z/ A4 N. q5 I! i+ v5 ^5 w

5 p" H8 C. h% h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12 9:37:05编辑过]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2 18: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恩,北京人幽默,东北人也幽默,这就是我作为东北人喜欢北京人的原因.呵呵.

. N9 d2 c8 I' C e

可是,幽默归幽默,风格可不一样.北京人的幽默的确跟那位哥们说的,有点损人的意思,而且损人于无形之中.而东北的幽默,是啥风格呢?我也说不好了,可能是一种总说实话,总给自己宽心的幽默吧?

8 Z) X4 U# g8 q4 i6 ]+ A

没有什么褒贬,只是这样感觉的而已.希望大家讨论!

: z- M7 p7 t5 h$ C4 Y

呵呵,想必楼主也是聪明人,只是还有一点,东北(确切的说那么多小品演员大部分都是辽宁的)的幽默是全民的幽默,不分聪明不聪明的,这也是我奇怪的一点.可能就是因为实在吧.你不得不承认在这个年代,有时候说实话就是幽默.在这个时代,如果想好好的活着,没有点幽默感还真是——人何以堪啊~~~~~~~~

2 K$ w; u) c7 L4 @) R% L2 j0 i

总结: 幽默是一种求生技巧,呵呵!!

* B" W/ R) ^% B/ ?9 n. @. x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12 18:42:20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3 10: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宣南胡胡在2005-12-12 18:40:32的发言:9 O, p+ E1 ~0 I4 U% b

恩,北京人幽默,东北人也幽默,这就是我作为东北人喜欢北京人的原因.呵呵.

5 w L- U/ n2 A

可是,幽默归幽默,风格可不一样.北京人的幽默的确跟那位哥们说的,有点损人的意思,而且损人于无形之中.而东北的幽默,是啥风格呢?我也说不好了,可能是一种总说实话,总给自己宽心的幽默吧?

& _) T& V% X2 K% J& O! A% H" t

没有什么褒贬,只是这样感觉的而已.希望大家讨论!

: ?8 T7 X' q$ ~6 ~8 j* X

呵呵,想必楼主也是聪明人,只是还有一点,东北(确切的说那么多小品演员大部分都是辽宁的)的幽默是全民的幽默,不分聪明不聪明的,这也是我奇怪的一点.可能就是因为实在吧.你不得不承认在这个年代,有时候说实话就是幽默.在这个时代,如果想好好的活着,没有点幽默感还真是——人何以堪啊~~~~~~~~

6 C& x, N) \- u) m n/ o7 |

总结: 幽默是一种求生技巧,呵呵!!

宣南胡胡说得好呀!精辟!聪明!& q- {; `: O) f; l* m% H5 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13 10:31:58编辑过]
发表于 2005-12-13 19: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幽默的人.

发表于 2005-12-16 12: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许是地域差异吧,北方的幽默我经常弄不懂~~~~~~~~~所以......我没感觉到冯小刚的电影好笑~~

发表于 2005-12-17 07: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是最喜欢北京人的说话方式。。听着就那么舒坦。。。
发表于 2005-12-22 12: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北京话应该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了,应该好好保护了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3 06: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gogolei在2005-12-22 12:25:38的发言:. g( I) Y E3 W0 i; v 我觉得北京话应该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了,应该好好保护了
8 a" q- ]3 _8 b9 T5 x$ z3 [9 C8 Z/ P* c) j0 w 想法不错呀!小同学。谢谢你总看我的帖子,并且回应我的帖子。
发表于 2005-12-28 09: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人的幽默有一种骨子里的贵气,天津人的幽默多一些自嘲,而东北人的幽默有点大智若愚.
发表于 2005-12-28 10: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gogolei在2005-12-22 12:25:38的发言:8 \3 {8 H# b) G1 Y& p8 P 我觉得北京话应该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了,应该好好保护了
# d& H+ `9 [- H) f6 [

严重同意

发表于 2005-12-28 1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gogolei在2005-12-22 12:25:38的发言: ) v( M/ G7 N7 i" J1 f$ g2 U: K, p. Z R我觉得北京话应该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了,应该好好保护了
4 l, Q8 B7 o6 s$ ?

严重同意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8 17: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闲篇儿,我更想见你了

发表于 2005-12-28 23: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04]
发表于 2006-2-19 0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幸格格在2005-12-16 12:40:43的发言:& f+ F" u4 X7 V% h' O7 I) J, w4 Q# u - a; m, i) }5 O+ F3 ?2 G3 I* T

也许是地域差异吧,北方的幽默我经常弄不懂~~~~~~~~~所以......我没感觉到冯小刚的电影好笑~~

$ I6 t) s. D- A& V% ~$ V( b! _: o& H& g7 S5 f3 y: T 呵呵 他的电影不是一般的逗啊
发表于 2006-4-29 22: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呢

北京呢首先是一个各色人等的汇聚的地方,文化杂了,融了,慢慢的呢,就结成了一疙瘩了,这个患里面就是幽默的元素和生活经验

另外皇城呢一直给他一个清闲的环境,大家有的是时间去逗闷子

还有就是打八旗子弟们不用劳动以后呢,市场就有个这个需要了

慢慢的

什么就都来了

我们高中的时候哥们们就没事逗闷子

现在从北京回家的火车上还闹呢

前年

老王给了老李一大耳贴子

我们知道没事啊,结果过来一老头说:“年轻人别打架,有什么话不能说开了啊”

说着老李一嘴巴回过去了

我们一群人就乐了

他们跟没事似的就坐下了

呵呵

一车厢人都蒙了

还有就是在宿舍的时候那乐的事多了

老王要去呼和浩特

老李早晨偷着起来把一破床单子给人家装旅行包里了

回头人家到了地被接站的哥们翻烤鸭给翻出来了

没给我乐死

发表于 2006-5-8 04: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我很纳闷为什么北方人比南方人普遍有幽默感
发表于 2006-5-13 0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儿意思!
发表于 2006-5-16 01: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01]一定得开得起玩笑,必须得有幽默感!
发表于 2006-5-20 23: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习惯北京人说话,听着亲切,我也喜欢天津人说话,听着跟唱歌儿似的!
发表于 2006-5-26 03: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话就透着亲切~~
发表于 2006-6-8 09: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奔儿在2006-5-16 1:58:26的发言:
[em01]一定得开得起玩笑,必须得有幽默感!

[em17]讲的精辟!一定得开得起. & i6 c- a4 m+ W2 E( u. 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8 12:13:25编辑过]
发表于 2006-7-8 2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皇城根儿的幽默,别处学不了。他们也没有。

我在上海上学,有一回我跟几个哥们去吃涮羊肉,临了我问他,有手擀面吗?她非常茫然的看着我,我当时没明白过来,就又说了一遍,“手擀面!”她还不明白。

我只能翻译,面条。

发表于 2006-7-21 10: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有时北京人和外地人说话会得罪他们的原因。你说的话他根本不理解,这时你要在对他一笑,完了,他就准以为你骂他呢
发表于 2006-12-7 19: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京味电视剧阿,北京话很有意思
发表于 2009-5-2 14: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错 非常舒坦..........
发表于 2009-5-4 01: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分什么南方人北方人,也不分什么东北人西北人,在我看来,只有北京人和外地人之分。
发表于 2009-6-30 15: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话很亲切啊

发表于 2009-8-16 21: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人的幽默别处学不来,是天生的,透着那么的智慧
发表于 2013-1-20 00:4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咱们说前门楼子她说胯骨轴子,他不懂这不能怨咱们实在不行咱自己留着。自己开心不就得了。
发表于 2013-1-25 17:39:47 | 显示全部楼层
sapas 发表于 2006-12-7 19:08 : M- c% q" Q) B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2 C& |9 C3 P! E  ~+ O
有空看看冯远征拍的“最后的王爷”。里面的台词台逗乐儿了..*^_^*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30 21:03 , Processed in 1.180007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