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2|回复: 1

新加坡《联合早报》为奥运拆文化遗产 反映自信心不足?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8-8-2 10: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49年新中国建国时,北京有胡同6074条,若把这些胡同连起来,长度不亚于万里长城。到了2005年,北京老城区的胡同只剩1571条,其中900条在非保护区内。在过去七八年,胡同消失的最快。

  非政府组织“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发起人何戍中,用了两个“从来没有过”形容北京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文化遗产保护受重视的程度从来没有现在这么高,困难也从来没有现在这么大。

  他说,这几年媒体与政府官员对文化遗产的重视大为提高,立法工作也有明显进展。但房地产商对老城区地块的觊觎,政府对短期内政绩表现的急切,以及民众文化保护意识与法律意识的淡漠,也使文化遗产保护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

  奥运降临北京,加速了传统文化流失。

  “奥运对于文化遗产的影响,没有别的,就是使原本已经一心想着快快快的城市改建,变得更快。绝大多数人都喜欢马上要见效果,让别人一看,你发达了,发展了,现代化了,国际化了。”

  一般上说,即使不主办奥运,现代化趋势也是北京、甚至全球任何一个国家不可拒绝的浪潮。但何戍中的谈话引人思考问题的另一个面向:当速度改变,性质也跟着起变化。

  他强调,文化遗产保护确实困难,需要大量资金与长时间的努力。但只要房子还留着,可以慢慢整理干净,有条件再修缮,倘若一拆了将不可能回头。

  急匆匆拆除文化遗产的背后,还反映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不足的现象。何戍中指出,人们往往把建设国际化大都会的目标,片面地理解为把北京建成像纽约、巴黎新区。他们表面上会称赞胡同、四合院很美,但他们内心深处未必这么想。

  这是一个吊诡。有人说,增进民族自信是中国主办奥运的隐藏主题,可是民族自信不足的问题,也同时在北京迎奥的过程中,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表现了它的存在。

  除了加剧人们急于求成心态以外,主办奥运还提供“烧”钱的条件与理由。奥运带动北京的经济、绿化以及城市建设,也促进市区大兴土木,房地产业迅速扩张,老城面貌加速消失。

谈到奥运对北京城市规划的影响,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李晓东把奥运及其影响看做是一种北京必经的阶段。奥运引起国际对北京高度重视,由此促进北京的反思,这是奥运效应的积极面向。

  李晓东相信,后奥运时代,随着经济发展速度放慢,较接近符合正常规律,北京的城市规划工作会进入一个反思期,“速度一慢下来,就有时间去想以前的问题,怎么样发展更合理。”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8-8-2 10: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把自己的文化精髓看作是别人的东西,而把纽约、东京的高楼大厦看作是自己的奋斗目标。

各大论坛转一转,中国人的脑残比例占了绝大多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5-16 23:59 , Processed in 1.129470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