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22|回复: 1

7月17日(周四)纪录片沙龙:《煤市街》《胡同地图》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8-7-17 17: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月17日(周四)纪录片沙龙

主办: 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时间: 7月17日(周四)19:00 - 21:00
地点: 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号院搜狐网络大厦12层新闻会议室
报名: 请发邮件到 volunteer@bjchp.org 或致电64036532-606确认
 
注:由于场地有限,请大家提前报名,如果因故不能参加,请务必提前通知活动组织方。

感谢SOHU公司提供放映场地!
 

 

片名: 《煤市街》
导演: 欧宁
片长: 85分钟
语言: 中文(英文字幕)
原始素材: 张金利
部分摄影:
 黄伟凯,欧宁,曹斐
剪辑: 曹斐,欧宁
英文字幕: David Bandurski
制片人: 欧宁,曹斐
制作: 别馆
  本片是《大栅栏计划》的组成部分,《大栅栏计划》由德国联邦文化基金会和歌德学院北京分院共同支持
简介: 煤市街,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西南侧的大栅栏地区,是一条南北走向的街道。为了在2008年奥运会前改善大栅栏地区的交通和市政设施,对这一破败的老旧城区进行改造,从2004年12月27日起,北京市政府启动了煤市街道路改扩建项目,要把原来8米宽的路面扩宽到25米,因此这条街上的多数原住民均面临被拆迁的命运。张金利、孙铁生和刘瑞萍是煤市街的三个拆迁户,他们因为不满政府和拆迁公司的赔偿方案而走上漫长的维权之路,最后均以失败告终,就算是他们之中最顽强的张金利,亦难逃被强拆的结局。这是中国大多数城市在更新发展过程中司空见惯的故事,但这部影片特殊之处在于多数素材由当事人亲自拍摄,那种置身其中的热切以及他们亲历的伤痛,呈现出不可代言的力度。他们的抗争行动改变了煤市街寻常的市井空间,让它焕发出一种新的意味。在剧烈变迁的时代,手持摄影机的张金利们,正在成为另类历史的纪录者。

放映当天导演将亲临现场与观众交流!

 

片名: 胡同地图
导演: 赵晓宇
语言: 中文
片长: 41分钟
简介: “胡同地图”是一群学电视的大学生历时两年制作出来的作品,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这个片子源于他们的冲动,当时(2005年)对北京城胡同拆迁的事很关注,又“精力旺盛,没什么事情可做”,于是就拍了这部片子来表达他们对北京城特有的胡同文化的理解,和对正在消失的胡同的怀念。创作团队中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很少,大部分来自全国各地。

在内容上,这部片子以居民的访谈为主,一个个语言鲜活的胡同居民表达着他们的生活状态,讲述着他们记忆深处的故事,而这一切又都围绕着胡同的拆迁。在叙事上这部片子以时空的转换为线索,影片的记述从春天开始,经过四季的变化,又回到春天;在细节上,从清晨开始,又回到清晨。

       片子是用DV拍的,色调有点80年代电影的感觉,有点灰,有点蓝,很快把我们带进了一个胡同里的世界。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8-7-17 17: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都几点您才发,想看过不去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6-10 14:14 , Processed in 1.153780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