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35|回复: 2

轿子的产生与应用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8-5-12 20: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轿子的产生与应用

轿是由车发展进化而来的,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明史,舆服志》 载:“轿者,肩行之车。”最初的轿称“肩舆”或“平肩舆”, 舆是古时候抬人登山用的代步工具。《 汉书· 严助传》 载:汉朝会稽太守严助视察灾情曾经“舆轿而吁嵛领(岭)”。唐朝颜师古注解说:.服虔日:‘轿音桥,谓隘道舆车也。’臣瓒日:‘今竹舆车也,江表作竹舆以行是也。”可见汉朝的时候所谓轿,只不过是一种过山间小路用的车。“轿子”的称谓最早见于宋代。诗人杨万里在《过陂子径五十里乔木蔽天遣闷七绝句》 诗中云:“为怜上轿啮人肩,下轿行来脚底穿。”
  
车子一但爬上人的肩头成了轿子,也就成了封建统治阶级役使百姓的工具。轿子首先普遍应用于官府,称”官轿”。官轿的等级是很严格的。皇帝是金顶黄轿,皇后是凤轿。百官按品级乘轿,轿的规格、质地、颜色、图案、装饰以及抬轿人数等都有严格规定。《明史· 舆服志》 载:“百官乘车之制。洪武元年令,凡车不得雕饰龙凤文(纹)。职官一品至三品:用间金饰银螭绣带,青缦,四品、五品:素狮头绣带,青缦;六品至九品,用素云头青带,青缦。轿同车制。”抬轿所用的人数也有严格规定。《清史稿· 舆服志一》 载:“汉官三品以上京堂:舆顶用银盖帏,用皂:在京舆夫四人,出京八人,四品以下文职:舆夫二人,舆顶用锡。直省督抚:舆夫八人,司道以下教职以上:舆夫四人,杂职乘马。”同时还规定,如果有人违反规定,看见者必须立即报告。《明史· 六志》 就曾这样写道:“弘治七年令,文武官例应乘轿者,以四人舁之。其五府管事,内外镇守,守备及公侯、伯、都督等,不问老少,皆不得乘轿,违例乘轿及擅用八人者奏闻。”明永乐元年,验马都尉胡观违反制度,乘坐了晋王济熹“朱镣棕轿”,被给事中同景看见汇报给了朝廷。于是皇帝下了诏训斥了借轿人济熹。因坐轿人胡观是皇帝的女婿,才免遭了惩罚。又如隆庆二年给事中徐向告发应城伯孙文栋不按规定乘轿,皇帝立即下诏停发了孙文栋的傣禄。
   
平民百姓不管家中如何有钱,也只能按规定坐两人抬的青布小轿。《明史· 舆服志》 载:“庶民车及轿,并用黑油、齐头平顶、皂绳、禁用云头。”但在平民百姓结婚时可坐带有颜色和图案的专用轿子,人们称它为“花轿”或“喜轿”。为什么结婚可以坐花轿呢?因为在封建社会人们把结婚叫“小登科”,视为考取举人、进士一样光彩。《都市丛载》 在娶亲一节中这样写道:“满天星轿坐娇娥,伞扇旗牌次第过,莫讶状元多若许,本来原是小登科。”喜轿的质地和装饰也不尽相同。高级点的在轿围上有平金丝绣,镶钻石。低级点的在红绿绸缎轿围上绣些吉祥图案如:“凤凰垂牡丹”、“百鸟朝凤”、“富贵花开”、“百子图”等等。结婚所用的喜轿数量和规格根据民族和贫富而不同。北京满族人只用一顶红卡拉呢的轿,供新娘坐。汉族用一至三顶。一顶为红(绣有吉祥图案的红色轿围),二顶为一红一绿,三顶为一红二绿。新娘坐红轿,娶送亲太太坐绿轿。有的喜轿还配有子轿,即轿内的小轿。当喜轿抬到房屋门口时,可将小轿抬到屋里叫新娘在屋里上下轿。喜轿行走时,也仿照官轿的排场。轿前配有执事仪仗:开道锣、旗、牌、伞、扇、金瓜、钺斧、朝天镫… … 。同时还配有鼓号乐队,一路吹吹打打鞭炮劈啪,热闹非凡。随着喜轿的产生,在北京“喜轿铺”也就应运而生。民国时仅北京城内就有大小轿铺几十家,轿铺除争租赁轿子外还备有各种执事乐队。
   
轿子除用于喜事外,还用于丧事称“魂轿”,即死人灵魂乘坐的轿子。此种轿子二人抬,体积比活人坐的轿子稍小些,用黑色l轿围。
   
轿子的骨架分木制、竹制和藤制。北方.用木制、藤制较多,南方用竹制较多。解放前我国南方普遍用的“滑杆”就是最简单的竹制轿子。
  
轿子使用的功能有供走平路的、有供走山路的。解放前在北京西山曾有一种专供人上山用的轿子。这种轿子很简单,两根长杆上架一把“椅子”四人抬,人们称它为“西山轿子”。
  
轿子除了有人抬的外,还有用骡代替人的叫“骡轿”或“驼轿”。元朝的皇帝还坐过“象轿”,即轿子前后各用一头大象驾着行走。
  
总之,轿子种类很多,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用途而各有差异。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8-5-14 08: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怜上轿啮人肩,下轿行来脚底穿
发表于 2008-11-18 19: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5 19:27 , Processed in 1.125262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