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美国城市设计师批评长安街建筑,一时有感于外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更具体些对北京的印象。在他们看来,北京就应该是古朴的,应该是将两三百年前的建筑风格以一贯之的城市。所以,北京有任何超越质朴的建筑都会迎来一片谩骂声,就像国家大剧院、央视新址、鸟巢以及其他最近几年兴建的“超前”建筑。 这让我联想起:在他们看来,中国人,或者具体些,北京人,最好现在还是长袍马褂,头上打着长长的辫子,赶着马车去西山运水...也许在他们看来,这就是中国。 真的是可笑。 历史是我们引以自豪的财富,但是,停足于历史,这就是固步自封了。 北京有着众多历史遗迹,很遗憾,也有很多因为历史原因被毁坏了,但是该保护的,北京也保护了。在保护好历史遗迹的基础上,在远离这些“财富”的区域,北京为何就不能有所尝试?超前的建筑与古朴历史遗迹的共存,才能彰显北京包容并蓄、容纳百川的气度和独特魅力,就像在北京能吃到各地最正宗的菜肴一样,这是北京的魅力。 那些希望北京放慢脚步的人,估计在心中就是带着一份敌意或者至少不好的情绪来看北京,我觉得那未免太过于小家子气了。央视新址、鸟巢、国贸3期震撼世人,引发口水战无数,不过事实终是事实,北京决不会因为反对的声音就放慢发展的脚步。 未来的CBD核心区估计会石破天惊,估计届时又会引发大论战。 不过,北京不会就此停滞不前的。畅想今后600+出现在北京的天际线又何尝不可呢?!
http://www.beijingupdates.com/forum/dispbbs.asp?boardID=13&ID=15966&page=1
举报
有意思,一个老北京论坛,一个新北京论坛
我爱老北京,我也爱新北京
古典和现代都是北京的一个侧面,两者缺一不可
绝不能为了建设新北京就抛弃老北京的文化传统,那样北京还能称其为北京么
相反,也不能为了保护老北京而排斥新北京的建设,毕竟时代是要发展的
也许是北京是首都的关系,很多人误以为北京的一切建设,包括城市基础设施、交通、饮水等等的建设开支都是拿中央的钱来做事,所以北京以外的人认为是他们在养活着2000万的北京市民,所以总是与北京敌视与对抗。疏不知,这完全是无知地误解。北京和ZY不是一码事,北京是用地方财政来造福北京市民,像公交、地铁低价政策得以实施的财政补贴是北京地方财政,不是中央拨款,外面的人没必要不平衡,你们的城市没这么做是你们的市委市政府的问题。
北京是独特的,正因为她集古典与现代于一身。二者缺一不可。北京需要发展,它不可能永远都是老样子,同时我们也希望她的古典能以最完美的形象展现。
楼上的朋友说的太好了
非常赞同您的观点
新北京 老北京缺一不可!
在远离这些“财富”的区域,北京为何就不能有所尝试?
当然是可以有很多尝试,如果国家大剧院不是在现在的位置,而是跟鸟巢水立方等搁在一起,或许看起来会好一些。
楼主也提到了“在保护好历史遗迹的基础上”,现在的最大问题恰恰就是很多应该保护的历史遗迹没有保护好,反而拆光了,在这个“基础上”有了“新北京”。我们反对的不是新建筑,而是这个。
楼上的说的非常中肯
我相信每个北京人没有不希望北京
作为一个城市 发展得更好的
北京先是北京 然后才是首都
就像纽约先得是纽约人的纽约
然后才是美利坚合众国事实上的首都
这些话不是我说的
是9*11后布什所表达的意思
此话怎讲?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22 00:30 , Processed in 0.134049 second(s), 18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