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隶图书馆
公元里的碑___西夏文碑
御笔碑
墓碑
举报
那西夏文碑是明朝的
西夏文一直沿用的明代,党项遗民使用,元代党项人逐渐分布到北方好大地区。
元代的使用情况很广泛,叫河西字;明代初年印过西夏文佛经,明中期以后就消失了。
保定有个明中期的西夏文经幢,连同这个碑,是最晚的西夏文实例了。
西夏文沿用时间长的原因是这种文字在西夏普及使用,成为河西地区与汉字并行的文字,西夏人(包括汉族、党项族、青唐族等等)一生都是双语。西夏文使用广泛,它近似汉字又比汉字容易掌握,经文、钱币、官方文书、文化教育几乎面面俱到。
野利仁荣创制西夏文时候大概有4700个字,后来有所增加,达到6000多个。西夏文文物丰富,又有《番汉合壁掌中珠》这样的对照书籍,所以到今天还被广泛认识。
我因为收藏钱币,其中有几种西夏文字的,高中时候就了解一些西夏字,大概认识500个。前年又出版《西夏研究》西夏文研究专集,几乎是个大字谱,有兴趣可以找来看。
同时代的女真文、契丹文就不同了,使用不广泛,更近似密码;所以消亡很快。
女真大字、小字在金灭亡前就很少见了,或说根本没普及——虽然元代还有女真文文物;
契丹大字用得少,消亡得早;小字是一种拼音文字,用处稍多,见得稍多,但是到今天还是迷一样的东西。
所以他们都不如西夏文成功。
了解西夏、契丹、女真文字是虫大人的爱好之一。
西夏文并不是在西夏灭亡后就失传了的,他的消失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起码到明代还见到使用的!
不过到底是什么人用呢?而且是在河北,没有使用的合理群体啊。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5 11:52 , Processed in 0.173908 second(s), 18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