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995|回复: 4

[转帖]庭院深深四合院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5-10-13 17: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i. H$ M- S; q! B5 `# v/ x5 A9 \& J& B9 G9 c9 C, g3 I) }' @$ k3 w! s+ u: u; X6 d6 Z$ ]1 I2 o8 d; I9 v" J; N% v7 [ u5 |# B" ]: m( d h/ }* {. I
. K. k' }4 J F( h3 |( R; v

庭院深深四合院2 z$ g+ v2 {$ t; ]/ t / w; R" a# C8 j. ~2 ]. C( `% ]- Y北京城里的旧院落,现在统以“四合院”呼之。其实,四合院是一种标准化了的特指院落,杂凑在胡同间的院落大多不合规矩,但这并不影响院落的功能。旧时生活在这些院落中的家庭,多是一家一户累世而居的大家庭。我出生并长期生活其间的那个旧院落,就是一个三代人聚族而居的居处。院落虽不是标准的四合院,但建筑形制仍是大同小异,如大门开在东南方,厨房、茅房也都各在其方位,即是第一次登门的送煤伙计、送水把式或淘粪工人也无须问询,就可以径直找到地方。/ t0 l" y- e2 K6 [6 x( k3 w * v* K& q9 z5 ~旧院落中房屋主次是分明的,主院北屋是上房,住老人;其他厢房、南屋和跨院等屋宇各房分住。有老人在堂,无人敢喧哗,有时父母有些小争吵,时间稍久,或说话音调有点激动了,隔着院子,听见上房里一声严厉的痰嗽,大家立即住口,谁也不敢再多说一句话。放暑假时,各房的小孩子都在院子里玩,可一到午饭后必须回屋睡觉,因为那时爷爷奶奶也在休息。直到堂屋里一声轻咳,各屋的房门才纷纷打开,放出孩子去玩耍。在这样的院落里,祖父祖母的权威和一家人的生活安宁是至高无上的。有一件事一直忘不掉,那是我家一位住在附近另一座四合院中的至亲,他在1957年“犯了错误”。他仍然早出晚归,晨昏不忘到上房问安,像没事人似的,直到老人在报纸上看到他的名字,把他叫到堂屋问话,他才“扑通”一声跪到地上说:“儿子不孝,把差使丢了。”老人“哦”了一声,说:“回家就好。”他才缓缓退去。 ) u- o- F4 {$ n1 z7 `- A5 g $ k1 j& q$ `- U- m F- T) ^这些场景,都能让如我这样作为家族晚辈的四合院居住者感到被限制了自由,感到有些压抑。可如今人过中年,在回首往事、重新打量逝去的生活时,却也觉得有所领悟:现在的我,不论在外面遇到多少不愉快,回到家仍是平平静静——用四面墙围住一片安宁,为人生的不测守护一个避风港,供鸟倦飞而知还——这是最平庸又极实在的四合院的智慧。3 M% k( b- P( v# N! ? 2 D) S: X5 A! I8 Y/ S+ o' t7 \ 我最怀念的是我家一进大门的那个大天井,这个天井约有百余平方米,里面没有房屋,南面是一个终日关着的大门,西北角有通向内院的屏门。因离上房较远,又有屏门阻隔,吵不到老人,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因此是我儿时最喜欢的地方。院子的东面是一个半人高的土台,大约也有上百米,台上种有花树。我曾在土台上抓到过一只硕大的、叫声极宏的二尾蛐蛐,阴的小朋友们艳羡不已。土台下停放着一辆人力车,当时称“洋车”,是爷爷外出时的代步工具,同时也是我的一个大玩具。家里没有雇佣专职的车夫,爷爷要出门总是临时招呼隔壁大杂院南房的一位关姓、小名三儿的小伙子。每当爷爷出门时,这位关三儿总是干干净净、俐俐落落地早早过来,把车子的瓦圈、辐条、脚铃、车把杆儿擦得锃亮,然后坐在门道厚重的大条凳上,拿着大海碗喝水,一边坐等,一边给我讲乾隆爷的故事。有时等的时间长了,他闲不住,就自己抄起斧头劈柴,或者到后院井中打水提到土台上浇花。他拉着爷爷和我出门,也如当今的“的哥”,话特别多。我听他说过他家是旗人,祖上曾立过军功,是“揪着龙尾巴”进的关。我们一家不分长幼都称呼他“三爷”,这个“爷”字不代表辈分,只是尊称。关三爷曾送我一个用粗铁丝做的弹弓,后来被爷爷没收了。爷爷总在背后说三儿没出息,不上进,连个媳妇儿也说不上。可在我眼里,他可是个有来历的人物,只不过没落到“游侠”一类。算起来,这位“游侠”也该在七十岁以上了。# X+ W* N- G- g: ^1 n; [ % ^4 [- H1 M5 c9 e7 x5 b, i记忆中至今还特别清楚的一件事是:一次关三爷拉着我和爷爷由街上回来,他们一路上仍是热乎地聊着,突然爷爷跺脚喊停车,然后紧盯着电线杆上贴的约两寸宽半尺长的黄纸条瞧,原来这是一张宣传火葬的宣传单。随后的几天里,爷爷总是神色黯然,不大说话。那时的宣传品不过是这样的小纸条,但仍能使人人看到,造成影响;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红海洋”,北京街头才充满了大字。0 r- Q. F# i1 `9 ?0 v 7 S+ W1 ?9 l) R3 }我家最后一进院落不大,只有三间北房,院中有一口井,院西一棵老枣树,主干树枝向东倾斜,夭矫如卧龙,覆盖了整个院子。三间房居中的一间是爷爷奶奶打牌的地方,西面一间是佛堂,供奉有几尊佛像,现在想起来,那些佛像并非属同一个教派,有密宗的,也有显宗的,摆在一起一定很可笑。上世纪四十年代,西藏某僧官呼图克图来京,驻锡雍和宫,爷爷曾请他来家里为几尊藏佛开光。后来这些佛像都捐到北海公园后身的阐福寺去了。东面一件是祖先的享堂,墙上挂着祖先画像,案上供有牌位,还摆着香炉、腊扦等物品。据说我出生那天,得了长孙的祖父就是在这里祭告的祖先。这些牌位和画像早在“文革”初期,被我悄悄填进灶膛,一把火烧了。) I; `9 s- h7 c+ L9 R4 ~ : |4 z& d* r; {5 v" }8 b6 y! X 我的父母都是三十年代毕业的大学生,他们是“五四”后的新一代,对封建家庭礼法深恶痛绝,他们是不肯参与祭祖这一类事的。祖父母也早已认可了他们,从不勉强。每次祭祖,祖父总是对我说,你爸妈不在,去替他们磕个头。如今我的父母都已高龄,也早已搬到楼房居住。一日,我那曾热衷于“科学救国”,并在医药化学等方面很有成就的父亲,唤我到他跟前说:“后院的祖先牌位应该擦一擦了。”让我大吃一惊。父亲确实有时有些“老年性痴呆”的初步症状,已经想不起他一生从事的化学专业了。但奇怪的是,他竟然忘记了他的科学,却还惦记着他的祖先。看来,四合院的魂魄其实始终追随着他,他也一定曾经尽力去摆脱、去忘记过,但没有完全成功——因为深深的庭院,太深了,太深了…… ( Q- S: H x! k& a) Y% E$ s

- w9 G# @8 ~' Q( l1 s' ? $ d! L- ^8 O& m5 m) H/ b4 V, j8 H' ?- L5 e$ f* T- l

7 k& E% v) \. E6 r" ^3 M

(转自往复论坛)
[em02]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4 15: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日,我那曾热衷于“科学救国”,并在医药化学等方面很有成就的父亲,唤我到他跟前说:“后院的祖先牌位应该擦一擦了。”让我大吃一惊。父亲确实有时有些“老年性痴呆”的初步症状,已经想不起他一生从事的化学专业了。但奇怪的是,他竟然忘记了他的科学,却还惦记着他的祖先。看来,四合院的魂魄其实始终追随着他,他也一定曾经尽力去摆脱、去忘记过,但没有完全成功——因为深深的庭院,太深了,太深了……

这段写的太感人了!现在忘掉祖宗的人太多了!在过几年叫北京和叫香港,叫纽约没什么区别了,祖宗留存的东西没了,祖宗也就不存在了

[em06][em06][em06][em06][em06][em06]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6 17: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数典忘祖的现象现在可时尚了。原因之一应该说是没有经历过四合院的规范。看《我这一辈子》深有感触。那时在房山找的一处外景地,那里有市镇,街道,商铺,和主人公福海的家,上下左右那样规整,那样和谐,那样格式化。

四合院是文化,无可替代。

[em07]
发表于 2006-1-19 23: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没住过四合院,可我一直向往着能在里面生活。我所能感知的最中华式的生活方式就是四合院。整齐规制的院落,历史里沉淀下来的习俗与禁忌,这是活生生的我们民族文化精华的载体。直到有一天我们中华民族的情感都没了寄托,那些拆古物建高楼做政绩的官员,怎么对得起祖宗,怎么对得起子孙?

发表于 2006-1-21 16: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严重同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9 23:05 , Processed in 1.136758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