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229|回复: 45

金瓶梅崇祯刻本的精美插图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8-3-8 07: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金瓶梅百回有图二百幅,选前几回发上来给大家看!金是我国古典文学里的巅峰之作。过去长期被人认为是淫书。其实他的文学性,艺术性,史料价值都非常之高,不亚于甚至高于咱们常说的四大文学名著!希望大家都能从这个高度去对待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 C# F( b5 m4 K/ l$ Z+ S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8 7:58:12编辑过]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8-3-9 11: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书我有一套
发表于 2008-3-8 22: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黄很暴力

发表于 2008-3-8 08: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8-3-8 20: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没注册金瓶梅。冤枉啊!
 楼主| 发表于 2008-3-8 21: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虫大人读书涉猎真广,触类旁通啊!我对宋朝饮食倒注意了一些,那会没植物油因此没炒菜,全是熬的!羹类最多。当了半天皇帝,都没吃过油条。
发表于 2008-3-8 22: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半个南方人,对茶感兴趣。

最近看了一个关于宋代茶文化的论文,正好临时卖弄……

发表于 2008-3-8 21: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代茶肆是很重要的社会场所

宋太祖灭蜀,得名画,命令挂于东门外茶肆,说:“独览孰若众观耶?”,挂在茶肆就能达到使大众观看的目的,可见茶肆在宋代有很强的社会性和公众性。

还有南宋宝庆间,奸臣史弥远与魏了翁、真德秀不合;有一小吏梁成大,有意到茶肆中公开诋毁这二人,结果很快被史弥远提拔为言官。也可以看出宋代茶肆的公众性很强,在市民生活和政治生活中都受到重视。

《水浒传》第3回,何进到茶肆打听经略府、18回官府捉拿晁盖一行人的消息在茶肆泄露;等等,也可以看出茶肆的在宋元时期是很重要的消息集散地。

盘子哥,别总研究煎炒烹炸,搞些茶文化的帖子吧!

5 m, j! P" @/ z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8 21:47:11编辑过]
发表于 2008-3-8 11: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不错,关注中
 楼主| 发表于 2008-3-8 11: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东篱你就捣乱吧!
 楼主| 发表于 2008-3-10 1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嚯!楼上这太平书局的版本不错,不过因为这个盗版极多!正版应都是四册
发表于 2008-3-10 11: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书不错!好嘛,藏记的图片弄馋记来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3-10 1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08-3-10 11:10:12的发言:
书不错!好嘛,藏记的图片弄馋记来了!

呵呵!这是 我发错地方了,本想发藏记去的!
发表于 2008-3-10 19: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盘子在2008-3-10 11:06:06的发言:
嚯!楼上这太平书局的版本不错,不过因为这个盗版极多!

别人给我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盗版

发表于 2008-12-29 14: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呵,现在的四大明著中就有一部明朝当做禁书,是《西游记》,因为

4 r9 z( Q# A' _3 P% B

孙悟空说了句名言:皇帝轮流做。。。。。。

+ _8 h/ w& ~' A$ Z% P) `" n7 v: A

    据当年明月著作中提出,金瓶梅的创作者有一定的政治目头,反映的是

+ D2 s. H4 @5 O- J

严世藩(奸巨严嵩之子)的生活。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9 14: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yidian在2008-12-29 14:45:00的发言:
4 @0 l# ^1 w3 a/ a$ T4 e% O4 w* \

    是呵,现在的四大明著中就有一部明朝当做禁书,是《西游记》,因为

6 h! k8 A; ]* Y& g( B# S J$ k

孙悟空说了句名言:皇帝轮流做。。。。。。

/ y1 [) p* |. g1 H, g

    据当年明月著作中提出,金瓶梅的创作者有一定的政治目头,反映的是

; X! ]: t* p# d2 C6 @- @( T( i

严世藩(奸巨严嵩之子)的生活。

! T. O" G* ]+ h" L, u

 

* a, r- c& e. H, m T

 

' c$ G" G* B2 ^3 ]

此观点,明<万历野获编>里沈德潜就提出过!当年明月不过是转述而已

发表于 2008-12-29 17: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电子版
发表于 2008-12-31 09: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盘子在2008-12-30 12:44:00的发言:
4 l$ @! b- u/ f: d

植物油炒菜出现很早,但普及其实应该很晚了,康熙皇帝出去秋狝带的饭菜特乐,这么大个皇帝就吃这破玩意,猪油炒韭菜一罐子,炒猪油菠菜一罐子等等。。。。。您想想直到现在很多偏远地区还用荤油炒菜!上世纪80年代初北京很多人家都是荤油炒菜,或者根本就是熬菜,我记得以前祖母说,熬白菜以后用筷子头上挂个铜钱沾一下油嘀嗒锅里这叫“钱儿油”。

4 u' O0 d# A0 R- F/ f: o. R

     这是一般大教的,清真的情况也类似,听家父说,60年代,我家门口修路,有开“气碾子”(就是压路机)俩回民,当时就住在附近,自己开火,也是熬白菜,煸锅用羊油,周围邻居闻见味去看才知道他们这么做饭。

; u5 w6 P. L% S5 @" g+ G; `& i

 

2 N* b# P( U& w1 a9 o& h

 

+ F4 e& g8 S H% R

不光康熙,至少到了乾隆,吃的东西看着也腻的不行,不是猪油炒这炒那,就是猪油点心,羊油啥啥的。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0 12: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植物油炒菜出现很早,但普及其实应该很晚了,康熙皇帝出去秋狝带的饭菜特乐,这么大个皇帝就吃这破玩意,猪油炒韭菜一罐子,炒猪油菠菜一罐子等等。。。。。您想想直到现在很多偏远地区还用荤油炒菜!上世纪80年代初北京很多人家都是荤油炒菜,或者根本就是熬菜,我记得以前祖母说,熬白菜以后用筷子头上挂个铜钱沾一下油嘀嗒锅里这叫“钱儿油”。

3 K. p3 g, O/ G ^% L

     这是一般大教的,清真的情况也类似,听家父说,60年代,我家门口修路,有开“气碾子”(就是压路机)俩回民,当时就住在附近,自己开火,也是熬白菜,煸锅用羊油,周围邻居闻见味去看才知道他们这么做饭。

* j% J( p8 C {0 u i% w/ j

 

9 e( P+ I6 H r$ E

 

发表于 2008-12-30 12: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盘子在2008-12-30 9:08:00的发言:
* i. K" z$ w3 c; D

恩,油炸的东西唐代也有,不过是用荤油炸的,到北宋晚期也出现了用植物油炸的食物,北宋皇帝一河南人,不爱用荤油。都是熬的汆的,要不河南怎么现在还吃烩面,洛阳还有水席呢!

/ e* K" |" W9 _2 b- b9 T

长知识,那那会皇上是说河南话吗?河南话是那时候的官话?

发表于 2008-12-30 12: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纸扇轻摇在2008-12-30 12:19:00的发言:
从啥年代开始广泛用油炒菜的?
: n. J i/ s x ^5 C

同好奇中.

发表于 2008-12-30 12: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金瓶梅出的都是繁体字的?看着费劲.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0 15: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仨儿在2008-12-30 12:26:00的发言:
为什么金瓶梅出的都是繁体字的?看着费劲.
+ ~3 v/ [- ~% v' ]3 x- Y

英文三姑娘尚且不怕,几个繁体字何惧!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0 15: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仨儿在2008-12-30 12:25:00的发言:
+ |# Z: Q: S1 f8 Y8 ~' G

长知识,那那会皇上是说河南话吗?河南话是那时候的官话?

0 D8 P" W+ ]- K# e: V# M$ c7 n. Z

听严守一说是!

发表于 2008-12-30 08: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盘子在2008-3-8 21:57:00的发言:
虫大人读书涉猎真广,触类旁通啊!我对宋朝饮食倒注意了一些,那会没植物油因此没炒菜,全是熬的!羹类最多。当了半天皇帝,都没吃过油条。
5 S3 U1 M$ O* v5 g7 _

盘兄错了吧,唐代就有植物油了,菜籽油,只不过是点灯用,不用来炒菜罢了。

发表于 2008-12-30 09: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ancezhang在2008-3-9 11:48: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194443452_1_b.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书我有一套
% m* V% D5 [5 [: q) e9 C3 w( L# R

我看的貌似就这版,朋友从香港带回来的,大概是94或95年

发表于 2008-12-30 12: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应该本着批判的观点去看,参考类目还有:《西门大官人的故事》《小潘情史》《高个矮个和一个女人的故事》《由一个挑帘杆引发的血案》等等
发表于 2008-12-30 12: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啥年代开始广泛用油炒菜的?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0 09: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堂行者在2008-12-30 8:59:00的发言:
. ~1 }9 Q' z6 l' K: o& x

盘兄错了吧,唐代就有植物油了,菜籽油,只不过是点灯用,不用来炒菜罢了。

+ x( \7 K2 Z- w, S0 K& _3 T

恩,油炸的东西唐代也有,不过是用荤油炸的,到北宋晚期也出现了用植物油炸的食物,北宋皇帝一河南人,不爱用荤油。都是熬的汆的,要不河南怎么现在还吃烩面,洛阳还有水席呢!

发表于 2008-12-30 10: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盘子在2008-12-30 9:08:00的发言:
$ e6 x0 G1 B q) ?2 F% g

恩,油炸的东西唐代也有,不过是用荤油炸的,到北宋晚期也出现了用植物油炸的食物,北宋皇帝一河南人,不爱用荤油。都是熬的汆的,要不河南怎么现在还吃烩面,洛阳还有水席呢!

3 U/ H( h t7 ]5 W4 y

洛阳水席太难吃了,除了胡辣汤味吃不出别的味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17 19:38 , Processed in 1.175863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