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礼王府的房,豫王府的墙,肃王府的银子用斗量”这是很多老北京人都知道的一句话。作为皇城文化的延续--王府文化,毫无疑问是北京的符号。它们气势恢宏,尽显王者之风。.按理说,我们这些个后人应当把它当作一笔财富,悉心保护起来。可是实际上呢? 众多王府早已被淹没在高楼大厦之中,难寻其踪。有的王府甚至在拆迁中被毁。除了恭王府保存尚未完整,其他王府或多或少受到损坏。要知道清朝王府的规制是十分严格的,如亲郡王正门为5启门为3,贝勒贝子正门为3启门为1.。亲王门钉63个其余均为45个。亲王下马柱10尺,郡王9尺 贝勒8尺,贝子不设。入八分公宅邸准称府,其余禁称为府。 不过话是这麽说,大部分王府是达不到标准规制的,很少有王逾制。可如今这麽一毁,有的王府干脆只剩个石狮了。大片的王府成为了曾经,成为了历史地理名词。只有在地图上才能找到了。8大铁帽子王的宅邸又有几个幸免了呢?不是被拆就是改建啊。礼王府花园和顺承郡王府成了酒店,郑王府成了大杂院,涛贝勒府,克勤郡王府成为了学校,敬谨亲王府成了政府机关驻地........悲哀啊,这是王府的悲哀,更是每一个热爱着皇城文化的北京人的悲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