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关于老北京的保护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出台了许多方案,北京市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许多重要的、有北京特色的文化古迹被保留了下来,与北京高速发展的趋势和迅速崛起的一片片现代化建筑相比,老北京的成分却是在逐年减少,究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但总的前提是,城市的建设只能越来越现代化,那些低矮的,窄小的胡同与院落和现代化的建筑必然形成鲜明的反差,带给人们视觉上的不协调,居住条件更就不用说了,一个本应该一家一户的四合院,却住着几家甚至更多,院子中间私搭乱建的房子将院子的空间变的更加拥挤,过道里、房顶上都堆积着杂物,长期以来,本人接触过许多住在胡同内大杂院里的人们,对他们进行过许多采访,谈到居住条件,几乎没有满意的:北京建了那么多房子,那么多人都住进了宽敞明亮的住宅,我们却还在这里,单位分房的时候没有赶上,现在房价那么贵,只有拆迁才能换来一些廉价的住房面积,大多数当地的北京人生活并不富裕,问到对拆迁的看法时,他们都表现的很无奈,一方面盼望近快改变居住条件的要求非常强烈,一方面担心一旦拆迁能否回到现在的居住地,当谈到老北京文化的特色需要保护时,他们说:那是政府的事情,我们就盼着居住条件的改善,多少年了,住这样的房子,够了!
举报
居民的心情还是可以理解的。拿我来说,自打上楼以后,老婆子讲话:“打死我也不住平房了!。”为什么呀?夜里还得出门上厕所。
...问到对拆迁的看法时,他们都表现的很无奈,一方面盼望近快改变居住条件的要求非常强烈,一方面担心一旦拆迁能否回到现在的居住地,当谈到老北京文化的特色需要保护时,他们说:那是政府的事情,我们就盼着居住条件的改善,....
"拆迁能否回到现在的居住地"?
恐怕是作梦吧.
人该迁走改善条件,可房子不该拆.
政府可以搞旅游,也可以出租办公或餐饮,还可以成片的改成敬老院.总之,拆了我就不同意!!!!
我们家东四的房子房管局给翻修了,自己加点儿钱能盖个卫生间,有这环境,还住什么楼房啊
不过也只有保护区里的老房子才有这待遇吧。
只不过是特例,其他保护区里的老房子未必有这待遇,如鲜鱼口地区.
不过是作完婊子挂个贞洁牌而已.嘻嘻......否则那10亿元如何申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11 21:03 , Processed in 0.121253 second(s), 17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