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03|回复: 1

敬惜字纸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7-12-17 16: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龙应台在南方周末发表过一篇关于文化的文章,题目忘了;只记得她写了一个细节:她到台湾一处野外胜地游览,把报纸铺在石阶上,坐下休息,一位老农递给她一块旧毛巾,说:“垫这,垫这;坐字纸不好。”她谢过老人,收起报纸。老农不是文化人,甚至不识字;但对文字所含的文化,却是挚爱和崇敬。不许辱没先人留下来的文字。日常生活的细节,漫不经心的举止,表现着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不是有意识的去“做”、去“表现",是一种无意识的本能,是感情的自然流露,是素质。 咱们北京人,早先也有“敬惜字纸”的传统;虽然不识字,对文字却有敬畏。“圣人传下来的,不能毁!”文字是神圣的,甚至有降魔、镇妖、辟邪的力量,道教的符箓就赋予了这种功能。祭祀、法事的“焚表”,是说人间的文字焚烧后,能上达天听,能沟通阴阳两界,能在人、鬼、神间交流信息。说来荒诞,可60年前,人们仍依此行事。 广安门大街路北,报国寺前街到下斜街(现在的长椿街)这一段地势高。原先比马路和人行道高出一人多;砖砌成台,临街房都在台上,行人走台下。乐培园胡同口外有座庙,不大;修的讲究。庙门临街,面阔三间。汉白玉浮雕拱卷门洞,两边窗户也是汉白玉雕的,当然不能开合。两扇红色大门,从未开过。门前一对高大石狮,高台西南角上是一座焚化炉,平面一米多见方,两米多高,顶如四角亭,筒瓦出檐。四面青砖墙,离地一米留洞口,上园下方;洞口上方刻“敬惜字纸”四字,涂红色。是焚烧有字废纸专用的。同样建筑物,在不远的长春寺门前也有一座。当时有些专门收集废字纸的志愿者,一手提写有红字“敬惜字纸”的黄色口袋,一手拿小铁钩走街串巷,捡拾字纸,集中到焚烧炉烧化。上世纪四十年代,街上常见这样的志愿者。 人们爱惜和敬重文字,是一种感恩、敬畏的心情。敬惜字纸的活动是寄托、是慰藉。认为是积德行善,是功德无量的善事,精神上满足,有成就感——甚至幸福感。因为是主动和自愿的。如果被动,响应什麽、执行什麽,做得好,是完成任务的轻松;做不好,则是担心受责的恐惧。出发点不一,感受也不一。 尊重文字,就是尊重知识。我们中华民族是有深厚渊源和历史传统的;在鲁迅的文章里、在费孝通的著作中都有记述敬惜字纸的段落。美籍学者王笛在他的专著《街头文化》一书中,对成都旧日敬惜字纸的社会现象也有描写和论述。在当年曾经存在过的这一事实,关于老北京的叙述里提的不多,我把幼时记忆写出,抛砖引玉,就教于方家学者。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7 18: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是这个样子的。

我生得较晚,但是,小时候奶奶曾经多次教诲:不能拿有字的纸垫在屁股下面坐。

中国有着敬爱文化的优良传统,可惜,丢的差不多了!!

问候老先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5-17 02:24 , Processed in 1.100969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