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是幽默的,所以北京话中也不乏幽默,生动之至。光形容人死就有好几种说法,我想听听诸位对“搁儿屁着凉一个大海棠”是怎么理解的,为什么会用它来形容人死呢?
“那小日本儿搁儿了。”、“那小日本儿搁儿屁了。”这些句子是不是经常出自儿童之口?还是它本身就源自北京胡同中垂髫之口?请教了。
举报
搁儿屁着凉大海棠
小时侯常说,现在不说了……难道真是小孩的专用?
搁儿屁着凉大海棠;脚脖鸦儿沾白糖。
好像是这个样的。要是错了,请各老少爷们儿指正。
搁儿屁着凉大海棠[em01]
仿佛回到20年前
以下是引用小顺子在2005-8-31 16:50:34的发言:脚脖鸦儿沾白糖。
脚不丫儿泥拌豆腐 ) ~) {) m& M1 @3 x5 ~% h
被窝里吃 被窝里拉 被窝里放屁赛喇叭
前边还有一句"擦屁股纸糊窗户"呢
一到这全想起来了.
对 前边是这句
似乎不是小孩儿就说不出口了。难怪。
以下是引用jaoooo在2005-9-2 13:33:20的发言: ( G8 Y/ X: ^$ c& M1 \ q7 n。 : e5 @1 s% _' n9 l, s6 k+ Q% q+ c: h 脚不丫儿泥拌豆腐 . `5 g" j' h6 \ / k1 |2 |) H! f$ x5 T- N4 G! `# K( L# r被窝里吃 被窝里拉 被窝里放屁赛喇叭[em01]嘿嘿嘿
脚不丫儿泥拌豆腐 . `5 g" j' h6 \ / k1 |2 |) H! f$ x5 T- N4 G! `# K( L# r
有没有人小时候说:
是我的兵跟我走,不是我的兵,大屁崩,崩出油来好点灯。
泥锅儿泥碗儿你滚蛋。
爱跟不跟板蓝跟。
上小学的时候简化成搁儿屁
上中学的时候简化成搁儿了
上高中的时候大家都不说了
上大学后发现大家根本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
前面有一句"洗脚水熬冬瓜"
应该是:擦屁股纸糊窗户\洗脚水熬冬瓜\脚巴丫泥拌豆腐
以下是引用justdoit在2005-9-4 13:49:33的发言:* K- h$ u# C/ ?# A * `! n% [5 y' b) Q6 x; G 有没有人小时候说:: a/ U6 ~( c# K; G( v 是我的兵跟我走,不是我的兵,大屁崩,崩出油来好点灯。# T* W8 O1 A6 M8 f- t( {4 ] 泥锅儿泥碗儿你滚蛋。 2 ?0 I: P/ i9 t0 t9 J爱跟不跟板蓝跟。
哈哈 是啊
是我的兵跟我走哈哈
以下是引用虫在2005-12-14 23:03:44的发言:( n6 T# z# t$ e# F7 D2 ^! ? 谁知道"起哄驾秧子"是怎么回事?
起哄不用说了,秧子过去通常是指家中富有或者有权的纨裤子弟。他们有些整日游手好闲,横行霸道,但没什么真本事,所以管他们叫秧子。他们周围经常簇拥着一些地痞流氓,或者一些依附于他的人,现在话就是收的小弟。通常听“秧子”发号施令,这些人就叫架秧子。
哇,对对对,我们小学时候都这么说
“戈屁着凉大海棠,脚不丫子蘸白糖”
“是我的兵,跟我走;不是我的兵,马屁崩”,这句话好像女生说的比较多,小学里女生都比男生厉害
“泥锅泥碗你滚蛋”,被数到的人一听见让自己“滚蛋”,好像特美
“爱跟不跟,板蓝根”
这么一说,藏在旮旯里的回忆全都给勾搭出来了,爽啊。
还有什么来着?谁还能想起别的
搁儿屁着凉?
好象起源于 "打嗝儿放屁", 据说人死的时候(尤其是上吊自杀的),真正死并且没有救了的标志就是 "打嗝儿或放屁",
于是渐渐转变为 "嗝儿,屁"
据说当年林彪死了的时候,有外国记者问胡同里的孩子"林副主席那里去了?", 小孩回答"嗝儿屁着凉--大海棠!", 那个号称"中国通"的外国记者竟然猜为"大会堂",认为是在大会堂枪毙林彪呢.
咯儿屁着凉。
玩皮筋时候是:小河流水哗啦啦,我到河边采棉花-到现在也没理解为什么棉花要种河边?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3 07:56 , Processed in 0.140228 second(s), 17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