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648|回复: 55

替松爷补充几张康陵照片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7-9-14 1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事先声明,我和松爷他们不是一起去的

松爷和老五他们走的是正规渠道,我是旁门左道[em07]

松爷的照片已经很全面了,介绍也很专业,我只补充一些自己觉得有特色的

 这张是从陵外看宝城


 康陵的明楼可以从侧面的马道登上,而且只有明楼右侧有马道,左侧没有


 这个是看陵人养在宝城里面的,我原以为是驴子,松爷说是骡子,看来松爷和它们都很熟[em01]


 月牙城从这个角度看效果比较好

中间就是武宗的宝顶,不过被树木遮得比较严实 

这张是在明楼侧面得礓礤顶部向下拍的,可以看出对明楼的加固螺栓。明楼另一侧也可以看到类似的东西。让我不解的是,难道是用整根的钢筋穿过明楼基座,然后两边拧上螺母的?要打穿明楼没那么容易吧? 


另外,求教一个,武宗宝城里面的填土似乎很浅,泰陵好像也是,不过有的陵似乎填土很深(忘了具体哪个了),这个有什么讲究吗?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7-9-14 11: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是膨胀螺栓吧,不应是打穿的。

泰康二陵可能是因为年代近,形制相似吧,都是明代中型陵墓,封土不至于比其他陵墓浅薄。可能仅仅是视觉效果。

9 M, Y( v1 Q; I& h. j v. [%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14 11:16:04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7-9-14 1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是膨胀螺栓的话,打在那里是干什么用的呢?
发表于 2007-9-14 11: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板井胡同在2007-9-14 11:27:49的发言:
如果是膨胀螺栓的话,打在那里是干什么用的呢?

那不叫膨胀螺栓,是锚杆加固.

防止或减缓墙体鼓肚儿.' Y+ Y4 F: z" w+ U- d$ n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14 11:45:32编辑过]
发表于 2007-9-14 1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喔!原来如此!受教受教!!

板井胡同井儿胡同没看清楚以为是一个人呢,心想怎么自问自答呀?哈哈

发表于 2007-9-14 13: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07-9-14 11:15:15的发言:

那是膨胀螺栓吧,不应是打穿的。

泰康二陵可能是因为年代近,形制相似吧,都是明代中型陵墓,封土不至于比其他陵墓浅薄。可能仅仅是视觉效果。


二陵风土的确较其他陵浅

 楼主| 发表于 2007-9-14 13: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井儿胡同在2007-9-14 11:44:00的发言:

那不叫膨胀螺栓,是锚杆加固.

防止或减缓墙体鼓肚儿.

那它打进墙里多深?

如果不贯穿整个明楼的话可能很难有效阻止墙体鼓肚儿吧?

发表于 2007-9-14 14: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板井胡同在2007-9-14 13:51:54的发言:

那它打进墙里多深?

如果不贯穿整个明楼的话可能很难有效阻止墙体鼓肚儿吧?

根据需要,有长有短.常见的有1.5到2.3米吧.

矿山巷道和铁路隧洞,地铁隧道里到处可见.

绝对不贯穿,主要是利用外面那个大面积的托盘把外墙酥皮固定住,防止冒落,伤人.

发表于 2007-9-14 14: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个陵为什么封土浅呢?
发表于 2007-9-14 16: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07-9-14 14:47:29的发言:
这两个陵为什么封土浅呢?

各陵的封土都是嗣皇帝即位后逐步培补,孝宗后的武宗就没把这事放心上,武宗无嗣,世宗才不给他操这心呢。

相比之下,永陵的封土至万历朝才算最后完成(我记得是啊)。深啊..................

发表于 2007-9-14 16: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啊

对,正德到处跑着玩,太不孝了。

他自己的浅活该

发表于 2007-9-14 16: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对锚杆加固这么感兴趣,就贴上两张图来分享。锚杆加固墙体的工艺


先用钻打个洞(类似打空调孔的)


再把锚杆膨胀套筒件用大锤砸进去

+ s( o) K* J& P/ W6 I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14 16:42:09编辑过]
发表于 2007-9-14 19: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兴趣呀,组织一次古建修复实习吧。
发表于 2007-9-16 23: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松园在2007-9-14 16:26:24的发言:

各陵的封土都是嗣皇帝即位后逐步培补,孝宗后的武宗就没把这事放心上,武宗无嗣,世宗才不给他操这心呢。

相比之下,永陵的封土至万历朝才算最后完成(我记得是啊)。深啊..................

关于封土浅的问题,松爷的解释还不是正根儿,这主要和陵寝宝城的建筑形制有关,呵呵。

十三陵的刨去崇祯不算,其余帝陵的明楼宝城建筑形制分为4类

1。长陵型:只长陵一例,宝城下有券洞,券洞内为“T”字形甬道,与慈禧陵的很像,明楼后宝城封土很满。

2。献陵型:献、景、裕、茂、泰、康6陵均为此形制,宝城下有券洞,券洞后为一道不到一人高的挡土墙,墙前独立的琉璃壁,由于封土是从挡土墙开始填起,填向宝城中心,所以土怎么也不会太慢,否则就会冒过挡土墙,流失到宝城下券洞里了,顾炎武称之为“冢半填”。

3。永陵型:永、定2陵为此形制,因为太有才了,明楼都是石质,太重,所以宝城不设置券洞,当然填土是满槽的,可以填很满。

4。昭陵型:昭、庆、德3陵为此形制,宝城下有券洞,券洞内为正规的名符其实的“月牙城,哑巴院”,其实就是把康陵那种不到一人高的挡土墙增高,直至与宝城墙同高,然后把琉璃壁嵌入正面挡墙,这招儿让大清学去,清东西陵几乎都是这样的形制,好处是填土可以满槽填,又高又多。

    献陵型的封土填筑方式确实有它的弊病,就是如果矮挡墙损坏,那宝城内的土就会流失,甚至把宝城门洞埋了,康陵过去破败时就是这样。

    小冢半填,可能是建筑设计的问题更大一点儿,我觉得........

[em01][em01]
发表于 2007-9-16 23: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板井胡同在2007-9-14 11:05:19的发言:

 月牙城从这个角度看效果比较好

 

康陵的明楼可以从侧面的马道登上,而且只有明楼右侧有马道,左侧没有


另外,求教一个,武宗宝城里面的填土似乎很浅,泰陵好像也是,不过有的陵似乎填土很深(忘了具体哪个了),这个有什么讲究吗?

这个可能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月牙城,也许可以算个月牙城的雏形吧,昭陵这个称为月牙城还是比较贴切的[em07]


康陵的明楼可以从侧面的马道登上,这道礓嚓是乾隆维修时加的,那时把献、景、裕、茂、泰、康、昭、庆、德9陵的宝城门洞封了,加了右侧礓嚓,为了可以在门洞内就近堆些旧料,还防止人畜随便进入宝城,而由于登城马道均在门洞内,封了门洞人就上不去宝城了,为巡视方便,才加的右侧礓嚓。

[em07]
发表于 2007-9-17 09: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风间铃音在2007-9-16 23:41:54的发言:

康陵的明楼可以从侧面的马道登上,这道礓嚓是乾隆维修时加的,那时把献、景、裕、茂、泰、康、昭、庆、德9陵的宝城门洞封了,加了右侧礓嚓,为了可以在门洞内就近堆些旧料,还防止人畜随便进入宝城,而由于登城马道均在门洞内,封了门洞人就上不去宝城了,为巡视方便,才加的右侧礓嚓。

看迷糊了……

一个题外问题:为什么用礓嚓不用台阶呢

发表于 2007-9-17 09: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07-9-17 9:39:50的发言:

看迷糊了……

一个题外问题:为什么用礓嚓不用台阶呢

礓嚓方便运东西,台阶不方便。o(∩_∩)o...哈哈我猜的

发表于 2007-9-17 09: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哦,多谢!

那沈阳故宫太庙门也用礓嚓,那里面需要运什么重物吗?

发表于 2007-9-17 09: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07-9-17 9:46:57的发言:

哦,多谢!

那沈阳故宫太庙门也用礓嚓,那里面需要运什么重物吗?

祭品呀!什么猪啊、牛啊的!

明楼方城前也都是礓嚓坡道啊!运棺椁...........

发表于 2007-9-17 09: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哪有那么多牛羊啊

我看礓嚓现在比过去有用,现在可以上下走着锻炼身体,调节呼吸心跳。

 楼主| 发表于 2007-9-17 10: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风间铃音在2007-9-16 23:24:54的发言:

关于封土浅的问题,松爷的解释还不是正根儿,这主要和陵寝宝城的建筑形制有关,呵呵。

十三陵的刨去崇祯不算,其余帝陵的明楼宝城建筑形制分为4类

1。长陵型:只长陵一例,宝城下有券洞,券洞内为“T”字形甬道,与慈禧陵的很像,明楼后宝城封土很满。

2。献陵型:献、景、裕、茂、泰、康6陵均为此形制,宝城下有券洞,券洞后为一道不到一人高的挡土墙,墙前独立的琉璃壁,由于封土是从挡土墙开始填起,填向宝城中心,所以土怎么也不会太慢,否则就会冒过挡土墙,流失到宝城下券洞里了,顾炎武称之为“冢半填”。

3。永陵型:永、定2陵为此形制,因为太有才了,明楼都是石质,太重,所以宝城不设置券洞,当然填土是满槽的,可以填很满。

4。昭陵型:昭、庆、德3陵为此形制,宝城下有券洞,券洞内为正规的名符其实的“月牙城,哑巴院”,其实就是把康陵那种不到一人高的挡土墙增高,直至与宝城墙同高,然后把琉璃壁嵌入正面挡墙,这招儿让大清学去,清东西陵几乎都是这样的形制,好处是填土可以满槽填,又高又多。

    献陵型的封土填筑方式确实有它的弊病,就是如果矮挡墙损坏,那宝城内的土就会流失,甚至把宝城门洞埋了,康陵过去破败时就是这样。

    小冢半填,可能是建筑设计的问题更大一点儿,我觉得........

[em01][em01]

周末去西陵转了一圈,回来就发现这么多值得学习的文章,咱们这里真是藏龙卧虎之地啊[em05]

 楼主| 发表于 2007-9-17 1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松园在2007-9-17 9:51:46的发言:

祭品呀!什么猪啊、牛啊的!

明楼方城前也都是礓嚓坡道啊!运棺椁...........

我也觉得有个斜坡运东西方便,地下放几段木头就可以滚着走了

只是上人的话不太方便

我猜古代皇帝是不上方城、明楼,也不进宝城里面的吧?

发表于 2007-9-17 1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07-9-17 9:59:55的发言:

哪有那么多牛羊啊

我看礓嚓现在比过去有用,现在可以上下走着锻炼身体,调节呼吸心跳。

哈哈,是啊,下雪后还可以滑chu溜(不会写了),小时候玩儿没够。


[em01]

7 ^2 ]" R1 A' a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17 10:59:12编辑过]
发表于 2007-9-17 10: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板井胡同在2007-9-17 10:48:13的发言:

我也觉得有个斜坡运东西方便,地下放几段木头就可以滚着走了

只是上人的话不太方便

我猜古代皇帝是不上方城、明楼,也不进宝城里面的吧?

您比我快,哈哈。康陵原来的礓嚓都走闪了,上人都悬啊。

皇上祭陵是不是只在祾恩殿里做做样子,估计连后院都不进,我猜,回去查查书。

发表于 2007-9-17 11: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风间铃音在2007-9-17 10:52:58的发言:

哈哈,是啊,下雪后还可以滑chu溜(不会写了),小时候玩儿没够。


[em01]


不下雪垂带可以滑chu溜啊,好多地方垂带都是两道沟啊,大家都滑。

发表于 2007-9-17 1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板井胡同在2007-9-17 10:48:13的发言:

我也觉得有个斜坡运东西方便,地下放几段木头就可以滚着走了

只是上人的话不太方便

我猜古代皇帝是不上方城、明楼,也不进宝城里面的吧?

祭祀内容没有进宝城一项,所有礼仪都是在正门和殿前广场进行,可以参考《明史 礼志》的部分,但是不能排除正规祭祀完毕进去遛个弯什么的。

发表于 2007-9-17 11: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你们说得都对呀,松二什么时间再走一趟吧。

 楼主| 发表于 2007-9-17 17: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07-9-17 11:11:34的发言:

祭祀内容没有进宝城一项,所有礼仪都是在正门和殿前广场进行,可以参考《明史 礼志》的部分,但是不能排除正规祭祀完毕进去遛个弯什么的。

是啊是啊,反正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后院了,不排除有一些皇帝也好这口,呵呵[em01]
发表于 2007-9-17 18: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南城胡同串子在2007-9-17 11:57:53的发言:

是啊,你们说得都对呀,松二什么时间再走一趟吧。

只要您不加班,我不加班

发表于 2007-9-18 02: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陵都在修复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7 07:41 , Processed in 1.206169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