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考察的目的:为即将拆迁而不副存在的惜薪胡同保留第一手的资料,顺便考察惜薪附近的胡同和保存较好的院落。
. ?. S' Z$ N0 o# g& y
$ u3 S/ v. s5 |8 N# f: f# Y' F考察队简介:
$ `1 x" _! R- A6 s; c/ G; Z领队:老老的北京
" L8 U& z9 w. U队员:按姓氏比画顺序:yuyu(女)、广安门、飞哥、虫子、孟然、莉娜因巴斯(女) + x0 Z2 t } k4 K4 [
考察地段:西安门大街、鸡鸭市胡同(西安门北巷)、颁赏胡同、惜薪胡同、西岔胡同、双吉胡同、图祥山胡同、西红门胡同 # Q) ^$ G5 e. ?. W: o5 \
我们首先参观的是位于西安门大街路北的141号院,这是一座极其宏伟的大门: H, w- L; }2 J) B8 ~/ V% W
 9 x7 M6 ~- |7 R) O4 x
141号院是有着好几进院落的大宅门,虽然有损毁破败的地方,但整体格局保存还好,尤其是最后一进院,看摆设就知道怎么也是个“小康人家” 6 `8 i3 V9 Y8 ]0 ^. s
这是内宅西厢房和正房:
7 {; X6 A/ N5 q, b& A& ? : | l% Y$ w4 p' h

L c. d6 Z' z5 v当我们正想仔细打听一下这座宅院的历史时,这家的内当家的出来了“你们哪的?瞎拍什么?我们看这位大姐来势汹汹,只好匆匆拍了几张照片而作罢” % v. D, E9 v# x' J' m# K
参观完141号院,我们便钻进了鸡鸭市胡同(现西安门北巷)没走多会,胡同西边一坐小洋楼映入了我们的眼帘: + [* L R& z' f; E
 * o' P3 a% ^7 o! P$ Y
据住在这多年的一位老大爷讲,这座小楼最早是民国时期一位开浴池的资本家之私宅,据小道消息:文革期间,这位资本家受尽迫害而死。这是小楼近景: , i: H- b0 j+ o8 U

, y+ @/ U. [/ i& y出了鸡鸭市胡同,我们又回到西安门大街南边,随意溜达进一堆大杂院建筑(窝棚、小厨房),在窄的不能再窄的小道里寻觅着我们值得一拍的老房子,果然工夫不负有心人,我们找到了一处带廊子的正房: " V; O3 @4 K0 V. d

# C7 F; L9 P' g) Z尽管她已经显得比较破落,各种杂物无序的堆砌着,违章私拉的线路盘绕其间,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当年她的风采,甚至可以想象到她的主人当年的风光。 2 j0 g3 d1 g" p, T
由于在此处逗留时半路杀出了一个“程咬金”,我们不得不马上撤离,回到了西安门大街(这个“程咬金”,一会文章结束后将在考察花絮里给大家介绍)。 ' X! q/ n4 Q" B6 o4 Q- ?, `
由于天气十分炎热,我们经过刚才的一溜折腾后,已是口干舌灶。为了躲避炎热和大街上的车马喧嚣,我们一头扎进了惜薪胡同: 
. P; K( Q' t }& ]2 s惜薪胡同位于西安门内大街路南,即西什库对过,这里明清两代是内府衙门惜薪司的所在地。惜薪司是专门职掌宫中薪炭的机构。据《明清两代宫苑建置沿革图考》说,明代每年“用木炭二千六百八十六万斤”。这些木炭是用硬质木材烧制而成的。燃烧耐久,火力特旺,没有味,不冒烟,不污染空气。因此,就其重要性来说,惜薪司衙门仅次于锦衣卫。取名为惜薪司,多半是取珍惜薪炭,节省度用之意。这里现在多为民居,已无旧迹可考。 2 a H- Q% j( o5 a+ o$ @% h
在惜薪胡同西沿,有一条东西走向的不规则胡同,名字叫西岔胡同,可能就是因为它的位置和形状象是惜薪司胡同的一个“树叉”,所以才取名为“西岔胡同”吧!,在这里、汽车的喧嚣声,商铺的叫卖声,全然不见,迎接我们的是灰墙灰瓦的一座座小院,在绿树的映衬下,我们的心灵一下就安静了下来:
0 H5 i6 V/ `0 r0 ?% I$ l0 o # J) z; Z! L; r3 W: r* J6 S
这是西岔胡同13号院的一座如意门,现为一搬家公司使用: 6 M# X" P% [4 |8 D: r+ w

- N0 D" j8 V9 r7 i如今,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即将成为历史,永远的消失在“国际化大都市”的北京,每每想到这,我就一阵一阵的辛酸,因为不论是惜薪胡同,还是西岔胡同,只是北京每年消失几百条胡同中的一条,以后,你再来西安门大街遛弯,或许就没有了这个可以让你远离浮躁、吵闹、繁杂的避风港了! 0 ?' ^" ^% E$ o# s" c/ e1 A* s
* R2 N) @) Q& J0 ~3 h: h
: {* H$ {/ o8 M' I8 V5 k- X
6 H6 e4 n5 I4 X! q* k2 a
* ~% z6 l+ Y; p
这是西岔胡同2号一座精彩的大门!:门墩、石台阶,大门上的“云子”,墙上的砖雕,还有那“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标语,那一样没记载着了历史?谁说它不是该保护的文物?
& S1 [( t) H3 x% C! R" P/ g+ r
5 y+ m# d) d/ q7 m3 J' _0 F在惜薪胡同的西南,与西岔胡同平行的,是双吉胡同,这是双吉胡同内的一座宅院,虽然是大杂院,虽然住着很多人家,但,绿色仍不可抵挡的喷发了出来,给这里增添了勃勃生机:
5 t% N7 `6 U. G" l" g
K: y( T! \" P9 d5 S# K大家猜猜这个东西是做什么用的?我们猜了半天,有说是捣米用的,有说是装饰胡同用的,有说是天然形成的,最后站在旁边的一位大妈禁不住插嘴了:“你们别胡猜了,那是过去水井边上吟牲口用的!”众皆愕然! ( ?! R( o$ w/ \7 `/ U4 i

6 L8 W. F. a3 S8 K1 R, U3 v& H磨剪子嘞~~~镪菜刀~~~,不知道在不久的将来,在新北京,新奥运的2008年,这样的胡同,这样的手艺人,他们交织在一起所组成的美景,我们还能见到吗?
7 M1 O' o, o7 Y+ I( } K 4 j+ O1 C, ~& |, E
在双吉胡同拐角,有一座“大宅门”,我斗胆创了进去,在门口,收发室“老刘头”接待了我: $ @9 [& y$ L( U8 o1 _6 C
“大爷,您这什么单位啊?”
3 T3 o/ `/ @9 A m4 v& I& c“西城环卫局机关,现在机关搬走了,改职工宿舍了”
3 v8 ~5 n) x' ~ G“哦,那最早这是什么地啊” , T: s+ `1 j8 T
“这啊,听说是双吉寺” 9 _" X$ Q1 R! J
“我们拍几张照片行吗”
, o- v: i* F6 o; d8 h“不行,那可不行,你得征得我们领导允许!” 6 Y' p6 J3 _1 _: x
正在这时,老老的北京挺身而出:“师傅,我跟您聊聊天啊” " p/ n$ b+ I/ f o0 o4 ? W5 f7 [
在老老的北京同志掩护下,我们迅速的偷拍了几张:
6 z7 { {, g9 r* D# f' D
6 p3 G+ c" U9 l8 J$ c6 x; d从院子的情况看,从正房的廊子,到房顶的瓦,再到地下铺设的地砖,还有点缀在院子一边的银杏树,应该说我们得感谢西城环卫局的领导和干部职工了。从这里,我们不难想象,北京老城本没什么“危房”,只要政府和百姓合作,各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资金,我敢说现在北京根本不存在“保护院落”,因为每个院子都是值得保护的,也是完全可以保护的好的,可是现实是如此残酷:不该保护的,为了完成任务也要挂个牌子“保护”,该保护的,却被一小部分人的肮脏交易被强行拆毁了!
: m7 Z0 N* E* Z( c一点小小的安慰,位于西什库大街的一座正在修复的老房子,工人们正在用传统工艺和材料为房顶换瓦:
) _! I1 ^6 q% B1 }7 _- ?* T* J 5 u! Z0 t7 D& q) e
到了这里,本次考察结束,我们找了一家饺子馆,点了点儿凉菜、啤酒,吃了点饺子,每人花费不过20元,真不错! " U' ?8 j* f" Z
本次考察花絮: . a; y4 \, ~7 z
花絮1、在我们考察西安门大街一堆临时建筑中间的老房子,大家正在感叹这间屋子的沧桑时,突然,一个老头,斜着个眼睛,消瘦的身材,一瘸一拐的向我们扑来,口中念念有词:“你们这群混蛋!又来找我的岔儿,我跟你们拼了,快给我滚!”由于事出突然,我们大家也没有任何的心理准备,而且此处道路十分狭窄,且七拐八拐,倒霉的是虫子,猛然,广安门这哥儿三还推着自行车!结果一时慌乱,大家似乎忘记了车子该如何推,没推车的忘记了怎么走道,眼看怪老头就要杀将过来,说是迟,那是快,老老的北京大喝一声:“撤!”,我们才如梦初醒,狼狈逃走。说实在的,这也就是下午2点,太阳最足的时候,这要是半夜三更,有这种装束的人突然窜出来,非的吓出个好歹来!
) L3 k+ `* |- R3 z% X% Z' U& ?花絮2、在我们考察西岔胡同2号院的大门时,来了一位自称能写满文的“老北京”,跟我们攀谈了起来: 1 Z& {$ X8 S7 G# L. h
“你们做什么的?” % j+ Z2 c. h d! m) s
“我们业余爱好,喜欢这老东西” * R1 k- d* O+ W5 i8 K" N
“有研究吗?我教教你们,我可在旗” 2 h4 ?& S: `" t- h& \2 I& s% }
“给你们写几个满文看看” + r6 ]% t4 }, g8 R }/ a
您甭说,写的还真是那么回事,咱们的孟然同志给拍了,到时大家看看
3 ^4 }7 u3 Y5 {1 F, \我们继续攀谈:
1 t0 w0 f8 r& Z/ o. r“知道这个是什么吗?(指着门的底部左右各一扇铁质物体)” $ s3 V6 N$ P, @& @ D. U" h2 f w
“这叫云子” 7 x" s5 e1 l' ~% H
“知道房檐上的吻兽都叫什么名字吗?挨个说” 看到刚才把我们问住了,他似乎有点得意
% T" z" s+ k6 Z- N8 }6 Y7 r. I: J这时虫子忍不住了(本来嘛,也太小瞧我们几个了):我知道!打头的仙人骑鸟算不算? ) {' F6 V# d+ T9 N
当时那位“老北京”差点没爬下,“这位兄弟,那叫仙人骑凤好吗?咱说话雅点行不” : S, [8 P2 a4 k3 q
甭管怎么说,虫子一溜把名字都说上来了,也算叫他知道了我们的厉害。 + V! K1 C9 n7 n$ I( h6 X
整理过这两个花絮,我真得佩服咱老北京的这四九城的地界:正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没有,别看北京的胡同曲溜拐弯,别瞅它灰不溜湫,这里可是藏龙卧虎,集各大家于一成啊” 6 |- y2 U! U1 L% O5 B2 U5 J! C5 X
由于本次考察我要边拍边记,对胡同的名字,老物件的名字,说法写法有误的,请参加活动的和知道真实答案的同志们给我指正,谢谢! : x, P# J$ {0 S3 p% t% a. j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7 15:43:58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