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0 A$ {3 B& q5 M; ]9 a" j 作为一家享誉京华的北京小吃老字号,创始至今,金生隆已有150多年历史。
' \9 F B. w1 U: c- L: _* w* c 金生隆创始人冯天杰1874年生人,年轻时便在东安市场摆摊经营爆肚。后来,由于摊点太多,堵塞交通,影响皇家出行,宫中有关部门遂大规模“清理整顿”市容,将散布于东华门街边的摊点全部迁入一个演兵场中,以苫布棚顶,从而形成后来的东安市场。 9 ~' X7 S0 r- k: h
经过多年经营,冯天杰的爆肚制作技艺日渐精湛,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成为老东安市场中爆肚经营最有名气的两家之一(另一家为王金良,所谓“爆肚王”)。 2 k t9 a. M3 Y6 g% N# }" t
当年到爆肚冯家来的既有八旗子弟、达官贵人,又有社会名流、富贾名商。一些演艺界的明星也经常到这里落座品肚。
U4 m$ B( W/ l0 K 1949年,冯天杰去世。爆肚冯小店由第二代传人冯天杰之子冯金生接手经营。1957年公私合营,爆肚冯与老东安市场的八家小吃合并,成立金生隆小吃店,冯金生亦随之成为国营职工。41年过去。
3 N8 s2 ~1 n4 t5 _% J& z/ q4 J 1998年,冯家第三代传人冯国明继承先辈传统,在东城区著名的“簋街”边开办“金生隆”爆肚店,将家传爆肚技艺发扬光大。两年后,“簋街”扩路拆迁,冯国明遂将小店迁至海淀区健德桥边。 9 \$ X, y4 j" Z0 ?. I
走进金生隆爆肚店,首先要穿过一条不长的“家史走廊”。两侧的玻璃室内,陈列着各种物品,从金生隆创始人冯天杰使用过的条案,第二代传人冯金生用过的铜火锅,到第三代传人冯国明上山下乡使用的搪瓷缸子。顾客尚未落座,文化大餐已然拉开帷幕。
! t7 [3 X9 X9 W" `2 e 金生隆的爆肚,依其牛羊肚不同部位分为13种。其中,羊肚板、羊肚葫芦、羊食信儿、羊肚蘑菇又称爆肚中的四样“硬货”,为爆肚“发烧友”酷爱。关于这四样“硬货”的吃法,墙上悬挂的木制竖匾上刻有清人杂咏:“入汤顷刻便微温,作料齐全酒一樽。齿钝未能都嚼烂,囫囵下咽果生吞。”
7 d# M# B3 k/ L! k5 U6 D! Q 金生隆爆肚的作料不似它店,分为爆肚作料和涮羊肉作料两种。配搭精细,各自对应。服务员还会根据顾客所点菜肴的口感,先老后嫩,按顺序排列。另外,也会按照顾客进食的速度上菜,以保证顾客在“最佳时机”品尝爆肚。 1 L# v" q3 K# J9 z$ g
作为爆肚世家的传人,谈及这些年来的岁月沧桑,冯国明每每喜欢用其父冯金生的话一言以蔽之:“咱家没出息。三代人,一百多年,就琢磨出来一副肚子和一碗作料。” |